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冯

作品数:9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新生儿
  • 3篇早产
  • 3篇早产儿
  • 3篇产儿
  • 2篇治疗新生儿
  • 2篇综合征
  • 2篇小肠
  • 2篇小肠结肠炎
  • 2篇结肠
  • 2篇坏死
  • 2篇坏死性小肠结...
  • 2篇肠炎
  • 1篇导管未闭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导管
  • 1篇动脉导管未闭
  • 1篇药敏
  • 1篇药敏试验
  • 1篇药性分析
  • 1篇遗传病

机构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第42...
  • 2篇解放军第四二...
  • 2篇解放军421...
  • 1篇扬州大学
  • 1篇解放军第一八...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9篇叶冯
  • 2篇袁丽
  • 2篇朱德新
  • 1篇昌宏
  • 1篇肖波
  • 1篇李春亮
  • 1篇劳晓玲
  • 1篇朱德新
  • 1篇武荣
  • 1篇袁丽
  • 1篇朱德新
  • 1篇朱德新

传媒

  • 2篇华夏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医刊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氨茶碱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氨茶碱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方法:将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茶碱。氨茶碱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 mg/mL,先分别在入院后1 h和3 h给予氨茶碱2.0 mg/kg静脉滴注,每次静脉滴注时间控制在20 min内,以后每12 h 1次,疗程3-5 d。观察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9.23±1.54)d vs(10.50±1.27)d,P〈0.05],吸氧时间短于对照组[(2.77±1.17)d vs(3.90±0.99)d,P〈0.05],入院12 h时的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69±5)次/分vs(76±6)次/分,P〈0.01],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214.46±55.19 vs 170.40±0.43,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00.0%vs 61.5%,P〈0.05)。结论:应用氨茶碱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能缩短住院及吸氧时间,改善呼吸频率和肺部氧合,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叶冯朱德新武荣
关键词:氨茶碱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43例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OS)病原菌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EOS患儿,根据患儿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病原菌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研究期间我科共收治新生儿3040例,诊断败血症146例,占4.8%,其中EOS43例,占住院新生儿的1.4%,占败血症患儿的29.4%。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6.3%)为主,其次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均占9.3%;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20.9%)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9.3%)、鲍曼不动杆菌(4.6%)。除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外,余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头孢曲松、克林霉素、红霉素耐药率均很高,但未发现对利福平、万古霉素耐药;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第一、二代头孢及不加酶的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但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耐药率低。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是新生儿EOS的主要病原菌,应根据其药敏结果使用抗生素。
叶冯昌宏
关键词:败血症早发型病原菌药敏试验
妈咪爱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妈咪爱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所有患儿均给予早产儿奶喂养,对于喂养不耐受者,给予微量喂养及红霉素促胃肠排空、抚触、灌肠等综合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妈咪爱1g/次,2次/d。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及达全胃肠道喂养、恢复出生体重、胎便排尽所需时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发生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分别为15.0%和37.5%;达全胃肠道喂养所需时间分别为(10.11±2.77)d和(12.04±5.42)d,恢复出生体重所需时间分别为(7.86±3.26)d和(10.28±5.73)d,胎便排尽所需时间分别为(5.64±2.04)d和(6.46±2.13)d,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妈咪爱可有效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叶冯朱德新袁丽
关键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比较早产儿与足月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预防和诊治早产儿NEC的方法.方法 分析2009-2012年收治的24例早产儿NEC患儿和18例足月儿NEC患儿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检验、检查结果特...
叶冯朱德新袁丽
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和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的新生儿进行间断胃肠减压的效果探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和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的新生儿进行间断胃肠减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广西省桂林市人民医院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和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的7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这70例患儿分为减压组(35例)和未减压组(35例)。在这两组患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和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对减压组患儿进行间断胃肠减压,对未减压组患儿不进行间断胃肠减压,并比较两组患儿溢奶、呛咳、呼吸道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率。结果:减压组患儿溢奶、呛咳、呼吸道感染和VAP的发生率均低于未减压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和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的新生儿进行间断胃肠减压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降低其溢奶、呛咳、呼吸道感染和VAP的发生率。
李雅玲甘恬叶冯
关键词: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新生儿先天性右肺动脉起源异常1例
2009年
叶冯
关键词:新生儿大动脉动脉导管未闭右肺动脉
呼吸指数、肺顺应性在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呼吸指数(RI)、肺顺应性(C)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变化,以探讨上述指标在NRDS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本院NICU治疗的38例NRDS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患儿在机械通气过程中的RI、C的动态变化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两组患儿在机械通气早期C值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病程进展,存活组患儿在机械通气过程中,不同时点肺顺应性随通气时间进展而逐渐增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患儿上机后2h和末次检测结果显示肺顺应性仍显著下降,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存活组患儿在机械通气过程中,RI随通气时间进展而逐渐降低(P〈0.01);死亡组患儿在上机后2h和末次检测相比RI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态监测呼吸衰竭患儿机械通气过程中呼吸力学特征可用以判断患儿肺部病变程度,以指导呼吸机治疗及判断预后。
叶冯肖波李春亮劳晓玲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功能试验肺顺应性
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比较早产儿与足月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预防和诊治早产儿NEC的方法。方法:分析、比较24例早产儿NEC患儿和18例足月儿NEC患儿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和特点。结果:感染是主要致病因素,与足月儿相比,窒息、动脉导管未闭(PDA)及机械通气等更容易引起早产儿NEC,常出现皮肤黄染、胃潴留、腹胀、呼吸暂停及休克,且较足月儿更易出现肠穿孔。另外,早产儿以白细胞降低为主,足月儿则以白细胞异常升高为主,两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低及C反应蛋白(CRP)持续升高。结论: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较足月儿致病诱发因素多,病情重。
叶冯朱德新袁丽
关键词:早产儿小肠结肠炎坏死足月儿
X-连锁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症研究进展
2013年
X-连锁的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症(XLP)是一种少见、致命的T、B细胞均发生缺陷的联合免疫缺陷病,属于伴性家族遗传病,其发病率为每10万人1~3人.XLP可于任何年龄起病,目前报道的发病年龄多小于41岁[1],1岁以内小年龄儿童起病者多见,病死率为75%,且多数死于10岁前.XLP患者对EB病毒高度易感,对其他疱疹病毒免疫反应正常.
叶冯朱德新
关键词:X-连锁发病年龄家族遗传病EB病毒B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