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立敏 作品数:22 被引量:63 H指数:5 供职机构: 爱尔眼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课题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电子电信 更多>>
弱视在院内综合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弱视儿童在院综合训练与家庭训练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1-04沈阳市部分幼儿园检查出的弱视儿童,在院治疗患者90例114眼为治疗组,选择家庭训练患者90例108眼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1%阿托品药膏睫状肌麻痹验光后,配戴眼镜。视力相差两行以上,遮盖优势眼。治疗组来我院弱视训练中心进行综合训练。对照组在家按医嘱自行弱视训练。每个月复诊,进行视力观察和疗效评价,随访观察6mo。结果:在院弱视治疗组6mo时无效0例,进步18例23眼(20%),基本痊愈72例91眼(80%)。家庭治疗组6mo时无效9例11眼(10%),其中2例放弃训练;进步66例79眼(73%);基本痊愈15例18眼(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77,P<0.05)。结论:弱视儿童在院综合训练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家庭训练。 杨积文 卜立敏 张宏文 刘佳关键词:弱视 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合并水平斜视的手术治疗 卜立敏 杨积文成人共同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远立体视功能重建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成人共同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远立体视功能重建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共同性外斜视手术的成人患者12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年龄、手术年龄、斜视度将患者分组。患者术前均无同时视,术后6周用同视机检查是否出现双眼立体视觉。应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组别双眼远立体视重建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病年龄、手术年龄、术前斜视度与双眼远立体视功能重建的相关性。结果:按照发病年龄分组,≤9岁组术后双眼远立体视重建率为38.67%,>9岁组为57.45%(χ~2=4.703,P=0.030)。按照手术年龄分组,18~28岁组术后双眼远立体视重建率为49.23%,29~39岁组60%,≥40岁组28.13%(χ~2=6.641,P=0.036)。按照斜视度分组,<50~△组术后双眼远立体视重建率为50%,50~89~△组42.86%,≥90~△组46.88%(χ~2=0.77,P=0.681)。发病年龄(OR=2.357,P=0.032)、手术年龄(OR=0.248,P=0.017)与成人外斜视术后双眼远立体视功能重建有相关性。结论:成人共同性外斜视发病年龄晚、手术年龄早的患者外斜视手术后恢复立体视几率大。 卜立敏 杨积文 刘洋关键词:成人 斜视 立体视 高度近视儿童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6岁以下高度近视儿童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2a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角膜地形图指导下对16例(32眼)3~6岁高度近视儿童进行RGPCL配戴,观察患儿的RGPCL配戴和适应情况,比较最佳框架眼镜和RGPCL矫正视力。随访2a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屈光度发展及视力提高情况。结果配戴框架眼镜矫正视力与RGPC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58,P<0.05);配戴RGPCL2a前后矫正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27,P<0.05),2a后屈光度增长(-0.17±0.42)D、眼轴长度增长(0.07±0.02)mm。所有患儿均1次配戴成功,配戴试戴镜5min后患儿能正常视物、玩耍,1周内均能适应全天日戴。随访期间,1例患儿因家长没有时间为孩子配戴而弃戴,其余均能日戴,镜片需患儿家长清洗、为患儿配戴,5例患儿能独立摘镜片;所有病例均未发现角膜缘新生血管,无角膜擦伤或角膜溃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近视性屈光参差及高度近视儿童配戴RGPCL矫正屈光不正安全、有效。 杨积文 卜立敏 纪惠芳 苑苗苗 张悦关键词:硬性透气性接触镜 儿童 高度近视 矫正视力 额部A型肉毒毒素注射去皱引起内斜视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额部皮肤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引起内斜视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斜视中心2011年1-6月就诊的因为美容目的额部皮肤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引起内斜视的32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复视出现时间、消失时间、斜视角度。结果(1)注射后远处出现复视时间为(62)天。近处出现复视时间为(7+2)天。(2)视近处复视消失时间为(80±22)天,视远处复视消失时间为(120±20)天。(3)出现复视时斜视角度:33cm:(+14±2)°,5m:(+18±3)°。结论A型肉毒毒素除皱如果出现复视会长时间影响患者生活。 杨积文 卜立敏 刘佳 张秀娟 赵平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 内斜视 复视 葡萄糖转运蛋白-1在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的表达 目的:
糖代谢紊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作为调节葡萄糖进入细胞的主要载体,可能是决定糖尿病视网膜损害的因素之一。关于GLUT1在糖尿病病程中视网膜的... 卜立敏关键词: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葡萄糖转运蛋白 组织化学染色 文献传递 细胞凋亡在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细胞凋亡情况及血管形态变化,分析细胞凋亡在糖尿病早期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8只,实验组一次性腹腔注射1%STZ诱发糖尿病模型,成模后4、8、16、24周行视网膜形态学检测,TUNEL法原位检测凋亡细胞。结果实验组大鼠早期视网膜血管无明显变化,24周时出现内界膜水肿,各层细胞排列不整,视网膜部分血管管径粗细不一。TUNEL阳性细胞最早于发病4周时出现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数量呈时间信赖性,至24周时涉及到内核层的双极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等,凋亡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视神经节细胞层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内核层细胞(P<0.05)。结论糖尿病所致的视网膜凋亡的损伤要远远早于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对抗凋亡的发生机制有可能成为预防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新策略。 杨宏伟 陈晓隆 卜立敏 刘洁 卢岩 夏丽坤 杨飏 刘哲丽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血管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斜视术后屈光状态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观察水平斜视及垂直斜视术后屈光状态变化及不同术式对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通过睫状肌麻痹验光和角膜地形图检查,对40例水平斜视及42例垂直斜视患者术前、术后1、4、8周的屈光状态动态分析。结果下斜肌转位组术后球镜及柱镜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眼一条直肌后徙组睫状肌麻痹后柱镜变化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眼一退一截组睫状肌麻痹后球镜变化在1周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柱镜变化及角膜地形图dk值变化术后1、4周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地形图曲率变化:后徙侧角膜3mm、5mm区角膜曲率增大,而截除侧变小,术后1、4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术式对眼球屈光状态影响持续时问不同,但均可恢复。 卜立敏 杨积文 刘佳 齐祥坤 范春雷关键词:斜视 屈光 角膜地形图 假性近视、真性近视、混合近视正相对调节研究 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假性近视、真性近视、混合近视正相对调节差异。方法:以2008年寒假和暑期到我院小儿眼科就诊的17岁以下初次被诊断为近视的67例患者(远视力<1.0,近视力≥1.0,电脑验光为近视)为研究对象,检查他们的5m时正相对调节后,通过10g/L阿托品睫状肌麻痹后分成3组:真性近视组、假性近视组、混合近视组,对比三组5m时正相对调节。统计学分析:方差分析LSD法对比真性近视、假性近视、混合近视三组正相对调节差异的显著性。统计软件为SPSS11.5软件。结果:真性近视与假性近视组间5m时正相对调节差异显著;真性近视与混合近视组5m时正相对调节差异显著。假性近视与混合近视组的5m时正相对调节差异无显著性。结论:5m时正相对调节力≤1.25D的近视患者有调节成分。 杨积文 范春雷 卜立敏关键词:假性近视 视力 葡萄糖转运蛋白-1在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的表达 2015年 目的通过检测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1,GLUT1)表达的变化,揭示GLUT1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的影响。方法选取鼠龄为12周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选取40只采用链脲佐菌素左下腹腔一次性注射建立1型糖尿病模型(实验中4只因严重感染而死),另取40只作为对照组注射同等量柠檬酸缓冲液。模型组大鼠建模成功后分别在4周、8周、12周、16周(每周9只大鼠)测定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取同时期对照组(每周10只)大鼠做相同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视网膜GLUT1蛋白表达,利用ADP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进行视网膜铺片,了解视网膜血管改变情况。结果糖尿病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形态学观察显示糖尿病组16周视网膜节细胞层细胞排列极其紊乱,但未见出血,视网膜内核层水肿,内外核层细胞排列紊乱。糖尿病组GLUT1表达较对照组大鼠视网膜中阳性染色颗粒均明显增加。糖尿病组视网膜GLUT1表达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在4周(63.903 3±42.245 3)、8周(96.369 1±18.697 2)、12周(102.002 8±23.998 9)、16周(130.408 7±72.745 1)依次有所增强,其中8周和1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各时间点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各个时间点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DP酶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对照组视网膜血管自视盘发出的大血管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毛细血管分布均匀;糖尿病组大鼠16周视网膜出现视盘周围血管灌注降低,周边部部分毛细血管迂曲及血管闭塞。结论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GLUT1表达增强,并随病程进展逐渐增高。出现明显视网膜微血管改变时,显著增高。 卜立敏 陈晓隆 杨积文 杨宏伟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葡萄糖转运蛋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