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卜琳琳

作品数:13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十堰市太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术后
  • 4篇骨折
  • 4篇关节
  • 3篇手术
  • 2篇蛋白
  • 2篇调蛋白
  • 2篇药片
  • 2篇支撑杆
  • 2篇术后髋关节脱...
  • 2篇注射液
  • 2篇髋关节
  • 2篇髋关节脱位
  • 2篇脱位
  • 2篇溜槽
  • 2篇康复
  • 2篇护理
  • 2篇回位
  • 2篇股骨
  • 2篇关节脱位
  • 2篇管壁

机构

  • 9篇十堰市太和医...
  • 2篇太和医院
  • 2篇十堰市张湾区...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十堰市太和医...

作者

  • 13篇卜琳琳
  • 6篇左霞
  • 3篇胡锐
  • 3篇沈睿
  • 2篇王越
  • 2篇秦秀娟
  • 2篇权艳
  • 2篇陈玉芳
  • 2篇高毓汶
  • 2篇刘丽姣
  • 2篇吴娟
  • 1篇吴胜英
  • 1篇周利
  • 1篇周利
  • 1篇周利
  • 1篇李平平
  • 1篇陈国华
  • 1篇左霞
  • 1篇左霞
  • 1篇陈玉芳

传媒

  • 3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年份

  • 2篇2021
  • 4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参酮ⅡA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表达及心肌收缩力的影响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m RNA表达及心肌钙调蛋白(CaMK)的影响,分析其与心肌收缩力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其机制。方法 4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丹参酮A、B组,除对照组外,模型组,丹参酮A、B组均采用结扎左侧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复灌30 min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造模后丹参酮A、B组分别按2 m L/kg和2 m L/kg尾静脉注入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1周后记录心电图病理性Q波出现次数,断头取心测定左心室缺血区组织CaMKⅡm RNA及CaMK表达,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器灌流离体心脏以测定心肌收缩张力(IT)、舒张张力(DT)、心率(HR)。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A、B组CaMKⅡm RNA表达及CaMK明显降低,心肌梗死缺血区范围缩小,IT明显增高、DT下降,病理性Q波出现次数减少(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R无变化,丹参酮A、B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注射液可能通过下调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CaMKⅡm RNA、Ca M表达,抑制Ca^(2+)与Ca M-CaMKⅡ信号转导途径,阻断Ca^(2+)过多内流使心肌正常除极而避免由钙超载诱导心肌梗死、扩张冠状动脉达到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苏亚平卜琳琳李平平周利高毓文沈睿卜斌吴胜英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钙调蛋白钙超载心肌收缩力
综合护理干预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对综合护理干预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60例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包括术前心理疏导、术后运动早期指导等措施;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24例优,5例良,1例中,优良率96.67%;对照组30例患者,18例优,6例良,6例中,优良率80%。观察组的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左霞陈玉芳周利卜琳琳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膝关节功能恢复护理干预
同理心护理干预在断指再植术后的应用观察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同理心护理干预对再植指成活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在该院行断指再植术后216例(287指)单指、多指离断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同理心护理组,各108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同理心护理。采用血管造影术(DSA)观察并计算各组血管危象发生率、再植指成活率;每30分钟采用再植指血液循环观察评分1次;术后6个月回访再植指功能恢复状况,并以此评价同理心护理干预对再植指成活及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同理心护理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降低、再植指成活率上升,术后6个月功能恢复良好,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理心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再植指成活,促进成活再植指功能恢复。
左霞卜琳琳王文杰郭俐宏
关键词:理解力再植术护士病人关系同理心
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2021年
目的探究顺势双反牵引复位法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切口复位法,观察组采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法。比较两组颈干角、侧位成角、骨折前后位重叠率、骨折侧位重叠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1年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复位良好率(83.33%)高于对照组(33.33%),复位一般率(13.33%)低于对照组(46.67%),复位较差率(3.33%)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侧位成角、骨折前后位置重叠率、骨折侧位重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均少于对照组,术后1年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顺势双反牵引复位能促进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复位,且能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透视次数,促进股骨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卜彬卜琳琳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
一种防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装置,包括L形弯管和支撑杆,所述L形弯管弯角外侧的管壁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支撑杆通过该安装孔垂直贯穿设置于L形弯管的弯角外侧,这样,不需要反复穿鞋与脱鞋,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患者穿上后...
沈睿左霞卜琳琳王越高毓汶刘丽姣吴娟权艳王荃仪
文献传递
一种防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装置,包括L形弯管和支撑杆,所述L形弯管弯角外侧的管壁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支撑杆通过该安装孔垂直贯穿设置于L形弯管的弯角外侧,这样不需要反复穿鞋与脱鞋,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患者穿上...
沈睿左霞卜琳琳王越高毓汶刘丽姣吴娟权艳王荃仪
文献传递
丹参酮对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信号通路及心律失常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钙调蛋白(CaMK)及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mRNA信号通路表达及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将310例肾血管性高血压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丹参酮组各155例。对照组根据诊断做相应治疗措施如应用降压药及对症治疗;丹参酮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14 d,比较治疗前后患者静脉血CaMK及CaMKⅡ mRNA表达,记录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心电图中病理性Q波出现次数及棘波波幅等指标,并比较总有效率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丹参酮组在治疗14 d后,CaMK、CaMKⅡ mRNA表达及病理性Q波出现次数及棘波波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丹参酮组总有效率为95.49%,高于对照组的87.10(P<0.05)。结论丹参酮可能通过下调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CaM及CaMKⅡ mRNA表达,阻断Ca^(2+)/CaM-CaMKⅡ信号传导通路,抑制病理性Q波出现而达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对肾血管性高血压有明确的治疗作用。
卜琳琳卜彬黄田
关键词:肾血管性高血压钙调蛋白病理性Q波心律失常
38例踝关节骨折手术与康复治疗的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对踝关节骨折手术与康复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10月~2013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62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手术治疗,研究组则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并从一般资料、治疗方法以及治疗疗效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总优良率情况对照中,研究组总优良率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优良率81.25%,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手术与康复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且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陈玉芳左霞沈睿卜琳琳周利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手术康复
唑来膦酸联合补肾活血汤加味方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恢复期患者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0
2021年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术后联合使用唑来膦酸、中药补肾活血汤加味方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5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80例OVCF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术后在常规处理再给予对照组(40例)患者唑来膦酸,再给予观察组(40例)患者唑来膦酸+补肾活血汤加味方。观察患者腰背疼痛、腰部功能障碍改善情况及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0天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0天股骨颈、腰椎骨密度均大于对照组,(椎体后凸角度)Cobb角小于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明显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0天的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型胶原交联氨基端肽(NTX I)、CTX I(I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VCF患者术后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再使用唑来膦酸及中药补肾活血汤加味方,可明显提高患者疼痛缓解效果,提高腰部功能障碍改善程度,同时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骨密度增加,改善骨代谢状况,有助于患者术后更好地康复。
卜彬卜琳琳王燕
关键词:椎体压缩性骨折骨密度骨代谢
小儿股骨干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被引量:2
2010年
小儿股骨干骨折骨折较常见,传统治疗方法多采用牵引、石膏,但易发生皮肤坏死及骨折复位不理想、关节僵硬等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对骨折愈合机制认识的深入和固定技术的进步,小儿股骨干骨折逐渐倾向于手术治疗。2007年1月-2009年7月我院行儿童股骨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23例,未出现护理并发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左金梅陈玉芳陈国华卜琳琳南丽丽
关键词:小儿股骨干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