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黛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庄子
  • 1篇道家
  • 1篇道家哲学
  • 1篇用语
  • 1篇语言
  • 1篇哲学
  • 1篇真人
  • 1篇圣人
  • 1篇使用语言
  • 1篇齐物
  • 1篇齐物论
  • 1篇维度
  • 1篇物论
  • 1篇两个维度
  • 1篇老子
  • 1篇副词
  • 1篇《老子》
  • 1篇《齐物论》
  • 1篇《庄子》
  • 1篇程度副词

机构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作者

  • 2篇刘黛
  • 1篇王小超

传媒

  • 2篇中国哲学史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庄子》言“真”的两个维度被引量:2
2014年
顾炎武谓“五经无真字”①,王船山云“六经、语、孟无真字”②。然而,道家哲学却是常谈“真”的。“真”字首见于《老子》(3次)。到了庄子,“真”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概念。《庄子》中的65处③“真”字,除个别作程度副词④以外,其余皆可作重要概念来考察。这些“真”字,多单独成词,如“见利而忘其真”(《山木》)、“其为人也真”(《田子方》);亦有一些复合词,如“真宰”、“真君”、“真人”、“真知”、“真性”。考察《庄子》中的“真”字,我们发现庄子是从两个维度来讲“真”的。
刘黛王小超
关键词:《庄子》两个维度道家哲学《老子》程度副词
《齐物论》中圣人使用语言的层次被引量:3
2015年
《齐物论》描述圣人使用语言有"存而不论"、"论而不议"、"议而不辩"三层。"论"好比"围观",是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去描述对象;"议"是下定义,是对对象的性质、边界给予定论,是形成价值判断、构建意义的语言;"议"是对"义"的表达,一种"议"必然不能满足所有的义,于是必然有"辩";"辩"是对已定之"议"的辩解、反驳,是对已经建立的意义的维护或推翻。无休止地"辩"将消解"议",带来秩序的毁灭,导致意义本身是否可能的问题。存、论、议、辩四层语言形式依次吻合了"未始有物"、"有物而未始有封"、"有封而未始有是非"、"是非之彰"这四种认知状态。从无言到有言,语言从粗略到精密,语言的特性表现得越来越强,而道的意味却越来越淡薄。
刘黛
关键词:庄子齐物论语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