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韬滔

作品数:27 被引量:192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脓毒
  • 7篇重症
  • 6篇脓毒症
  • 6篇监护
  • 5篇术后
  • 5篇重症监护
  • 4篇血流
  • 4篇血流动力学
  • 4篇手术
  • 3篇心排血量
  • 3篇血量
  • 3篇血症
  • 3篇衰竭
  • 3篇通气
  • 3篇排血量
  • 3篇重症监护病房
  • 3篇外科
  • 3篇静脉
  • 3篇老年
  • 3篇监护病房

机构

  • 25篇北京医院
  • 3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卫生部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重庆市第九人...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27篇刘韬滔
  • 12篇何清
  • 10篇冯喆
  • 6篇刘亚林
  • 6篇常志刚
  • 3篇杜斌
  • 2篇施红
  • 2篇唐小卿
  • 2篇唐普贤
  • 2篇王和
  • 2篇王珏
  • 2篇何清
  • 1篇高戈
  • 1篇王菁华
  • 1篇王小刚
  • 1篇周新平
  • 1篇孙超
  • 1篇史春夏
  • 1篇冯喆
  • 1篇刘亚林

传媒

  • 6篇健康
  • 5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药
  • 1篇第三届北京大...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睑术的原理与美学设计(下)
2019年
非整形手术当中,常见的弧形切口手术就是甲状腺手术。沿脖颈的皮纹作横向弧形切口,瘢痕与皮肤纹路一致,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对美观的影响。术者捉刀如执笔,合乎书法中锋行笔的要求,提按使转,一气呵成,这样才能保证切口匀称一致,术后瘢痕细微,形成的皮肤皱嬖流畅自然。切口是术者的脸面,初学的助手一般得不到这种切皮的机会。
刘韬滔
关键词:美学设计重睑术切口手术整形手术术后瘢痕弧形切口
COPD合并轻度高碳酸血症患者高流量氧疗的效果观察--一项基于MIMIC-Ⅳ数据库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估生理参数指标对COPD合并轻度高碳酸血症患者疗效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MIMIC-Ⅳ)截至2020年9月发布的2008至2019年COPD合并轻度高碳酸血症患者的相关记录〔45 mmHg(1 mmHg=0.133 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60 mmHg〕。根据接受HFNC或无创呼吸机分为HFNC组和无创通气(NIV)组。收集入选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APSⅡ)、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评分、生理参数等基线数据。根据HFNC组基线数据进行倾向评分匹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8 h和28 d插管率、28 d病死率、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治疗48 h内各时间段的生理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治疗4 h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HR/SpO_(2))比值及ROX指数〔SpO_(2)/(吸入氧浓度,FiO_(2)×呼吸频率,RR)〕预测24 h与48 h插管的准确性。结果共筛查524520份住院记录,纳入患者153例,其中HFNC组37例,NIV组116例。根据基线数据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HFNC组患者31例,NIV组患者8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SAPSⅡ、CCI评分、生理参数等基线数据以及除ICU住院时间外的预后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FNC组ICU住院时间较NIV组明显延长〔d:4.6(3.1,10.0)比3.1(1.6,5.8),P<0.05〕。与0-8 h比较,治疗40-48 h HR、RR仅HFNC组明显降低〔HR(次/min):84.1±12.2比91.1±16.4,RR(次/min):19.8±4.9比21.6±4.1,均P<0.05〕;而HFNC组和NIV组pH值均明显升高(7.42±0.08比7.36±0.05,7.41±0.06比7.36±0.05,均P<0.05),PaCO_(2)均明显降低〔mmHg:46.3(39.5,51.0)比49.8(45.5,54.0),46.0(40.5,51.5)比49.5(46.5,55.3),均P<0.05〕。与HFNC组同期比较,治疗40-48 h NIV组HR、PaO_(2)均升高〔HR(次/min):91.1±15.4比84
刘韬滔赵沁宇史展杜斌
关键词:无创机械通气
危重患者疼痛观察工具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中文版危重患者疼痛观察工具(CPOT)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取前后对照、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历时15个月,共纳入分析患者123例(应用CPOT前6个月纳入患者55例,应用CPOT后6个月纳入患者68例,医护培训期3个月),比较应用CPOT前后,患者镇痛、镇静治疗,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以及创伤后应激综合征(PTSD)评分等结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比两组入ICU第2天24h内镇痛、镇静情况:两组间使用镇痛、镇静药物患者的比例,镇痛、镇静药物的种类,镇静药物的用量以及镇静评分(RAS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应用CPOT后组,镇痛药物用量较应用CPOT前明显减少(等效吗啡剂量0. 92±0. 57mg/kg vs 0. 80±0. 48mg/kg,P=0. 036)。两组预后对比:应用CPOT后组,机械通气天数呈缩短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 (7,10)天vs 7 (6,9)天,P=0. 077],住ICU天数无明显变化[11(8,14)天vs 10 (8,12)天,P=0. 445],PTSD调查问卷结果相似[1 (0,1) vs 1 (0,1),P=0. 680]。结论应用CPOT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疼痛评估,能够减少镇痛药物用量,对机械通气时间有缩短趋势。
冯喆刘韬滔何清常志刚刘亚林
关键词:疼痛评估
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在外科术后低氧血症的治疗效果比较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前瞻性研究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外科术后患者合并低氧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北京医院外科ICU术后低氧血症(150 mmHg≤PaO_2/FiO_2<300mmHg,PaCO_2≤50 mmHg)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经鼻高流量氧疗组54例)和对照组(无创正压通气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脱机后28 d再插管率和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拔管后28 d再插管率(11.1%vs 13.0%,P=0.767)、死亡率(5.6%vs 7.4%,P=0.6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分析两组拔管前不同严重程度的低氧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250 mmHg≤PaO_2/FiO_2<300mmHg,200 mmHg≤PaO_2/FiO_2<250 mmHg,150 mmHg≤PaO_2/FiO_2<200 mmHg),其拔管后28 d再插管率(0 vs 3.7%,P=0.296;20%vs 14.3%,P=0.684;30%vs 30.8%,P=0.968)、死亡率(0 vs3.7%,P=0.296;6.7%vs 7.1%,P=0.960;20%vs 15.4%,P=0.77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面部压疮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11.1%vs 0,P=0.012)。结论外科术后轻中度低氧血症的患者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的治疗效果不亚于无创正压通气,经鼻高流量氧疗可以安全有效的用于治疗此类术后低氧血症。
刘韬滔冯喆何清唐小卿
关键词:氧吸入疗法正压呼吸
术后低氧血症患者高流量氧疗治疗失败的早期预测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术后合并低氧血症患者高流量氧疗治疗失败的早期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重症监护医疗信息数据库Ⅳ(MIMIC-Ⅳ)中术后撤机时合并低氧血症(100 mmHg0.05)。在撤机后8~12 h,撤机失败患者与撤机成功患者比较,HR/SpO2与ROX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刘韬滔赵沁宇杜斌
关键词:高流量吸氧手术低氧血症
米力农对合并低心排血量脓毒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米力农对合并低心排血量脓毒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北京医院外科ICU收治的合并低心排的脓毒症患者13例,予持续静脉输注米力农(O.25~O.50μg·kg^-1·min^-1),比较用药前以及用药后10min、2h、24h后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用药10rain后的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如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中心静脉压(CVP)、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GEDI)、心指数(CI)、心功能指数(CFI)、每搏量指数(SVI)以及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与用药前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维持用药2h及24h后患者CI(L·min^-1·m^-2)较用药前(2.7±0.6、2.9±0.5比2.3±0.6)(P〈0.001)、CFI(L/min)(3.6±0.8、3.9±0.8比3.1±0.9)(P=0.001)、SVI(ml/m^2)(28.6±10.3、28.8±9.9比25.3±9.1)(P=0.033)增高,SVRI(dyn·s·cm^-5·m^2)(2269.0±615.3、2094.0±542.2比2946.0±1417.o)(P=0.004)下降。结论对于合并低心排的脓毒症患者,低剂量维持泵人米力农,可增加心排量,降低体循环血管阻力。
冯喆何清刘亚林常志刚刘韬滔
关键词:米力农脓毒症心排血量血流动力学
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诊断成人软组织感染致脓毒症的准确性评估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评估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用于诊断成人软组织感染所致脓毒症的准确性,及对患者发生脓毒性休克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医院普外科和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烧伤整形科收治的软组织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断感染48 h内是否发生脓毒症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预后以及qSOFA、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变化值(ΔSOFA)、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IRS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qSOFA、SIRS评分对软组织感染致脓毒症的诊断价值,以及qSOFA、ΔSOFA、SIRS评分对患者发生脓毒性休克的预测价值。结果共192例患者纳入研究,诊断感染48 h内发生脓毒症79例(41.1%),28 d住院期间进展为脓毒性休克28例(14.6%),共死亡6例(3.1%)。与非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组坏死性筋膜炎、脓毒性休克和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比例更高(21.5%比4.4%,31.6%比2.7%,16.5%比4.4%,均P<0.01),并具有更高的病死率(7.6%比0%,P=0.003)。ROC曲线分析显示,以qSOFA≥2分为截断值,诊断软组织感染致脓毒症的敏感度为48.1%,特异度为92.0%,阳性预测值为80.8%,阴性预测值为71.7%,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4〔95%可信区间(95%CI)=0.764~0.884,P<0.01〕;以SIRS评分≥3分为截断值,诊断软组织感染致脓毒症的敏感度为89.8%,特异度为48.6%,阳性预测值为55.0%,阴性预测值为87.3%,AUC为0.721(95%CI=0.677~0.765,P<0.01)。qSOFA≥2分、ΔSOFA≥2分、SIRS评分≥3分均可预测成人软组织感染患者发生脓毒性休克(均P<0.01),AUC分别为0.767(95%CI=0.665~0.869)、0.840(95%CI=0.757~0.923)、0.716(95%CI=0.596~0.835)。结论可以将qSOFA≥2分作为诊断成人软组织感染所致脓毒症的快速筛查工具。对于普通病房患者,建议可以使用qSOFA或SIRS评分来初步预测软组织感染患者发生脓毒性休克。
刘韬滔刘韬滔刘亚林何清王珏
关键词:皮肤软组织感染脓毒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
急性腹壁坏死性筋膜炎合并脓毒性休克的救治
2015年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合并脓毒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早期诊断和综合救治水平。方法报告3例急性腹壁坏死性筋膜炎合并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早期诊断和早期病灶的切开引流、脓毒性休克的抢救和脏器功能支持、后期创面的修复和愈合,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3例诊断后及时手术切开引流、积极抢救脓毒性休克稳定生命体征、后期切口拉拢缝合、创面愈合良好,患者痊愈。结论早期明确诊断、及时切开清创引流、延期修复创面并结合积极抢救休克和脏器功能支持的综合治疗是救治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合并脓毒性休克的关键。
高戈冯喆刘韬滔周新平
关键词:坏死性筋膜炎脓毒性休克清创术
亚胺培南与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52
2018年
目的 探讨亚胺培南与莫西沙星对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疗效及降钙素原 (PCT)、C反应蛋白质 (CRP)及白介素6 (IL-6)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我院接诊的76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亚胺培南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莫西沙星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所有患者均进行临床常规对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细菌清除情况及炎性介质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ICU (或R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发热消退、痰液性状改变、血常规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共分离出47株病原菌,对照组分离出48株病原菌,观察组病原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 [95.74% (45/47)比81.25% (39/48)] (P 〈0.05)。治疗后观察组PCT、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4.34±0.97)μg/L比 (6.77±1.22)μg/L,(9.56±8.53)mg/L比 (17.38±10.39)mg/L,(10.36±6.55)ng/L比 (19.06±7.03)ng/L](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97.37% (37/38)比78.95% (30/38)](P〈0.05)。结论 亚胺培南与莫西沙星作为广谱强效抗菌药物均可治疗重症肺炎,但亚胺培南临床疗效更好,治疗时间更短,同时能够有效清除病原菌,降低PCT、CRP、IL-6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何清刘韬滔冯喆
关键词:亚胺培南莫西沙星C反应蛋白质白细胞介素6
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4
2017年
目的分析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探究其相关因素,为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6年11月于ICU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患者610例,采用医院微生物半自动鉴定系统进行细菌分离及鉴定,通过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同时搜集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610例ICU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出现血流感染的患者31例,感染率为5.08%,共分离出76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46株占60.53%;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第三代以下头孢菌素、四环素类、部分氨基糖甙类等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部分可达100.00%;logistic多元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患者的意识状态、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及静脉营养是引起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出现相关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注意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独立危险因素,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存在较严重的耐药现象,应针对病原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何清冯喆刘韬滔常志刚
关键词:ICU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