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波
- 作品数:17 被引量:87H指数:6
-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理学更多>>
- 豫西熊耳山蒿坪沟Ag-Au-Pb-Zn多金属矿床闪锌矿矿物学和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及其成矿启示
- 2024年
- 蒿坪沟银金铅锌多金属矿床是豫西熊耳山地区重要的铅锌多金属矿床之一,矿体主要赋存在蚀变破碎带和断裂带内,成矿与区内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目前该矿床的研究集中于同位素地球化学、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但从矿物角度示踪成矿过程的报道较少。本文以矿石中不同世代闪锌矿为研究对象,开展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主微量元素分析,查明不同世代闪锌矿的矿物学和微量元素组成特征,以反演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进而约束矿床成因类型。结果表明,该矿床中闪锌矿主要存在两个世代:第一世代闪锌矿(Sp1)呈黑褐色或浅褐色,常与黄铁矿和黄铜矿共生,相对富集Fe、Mn、Cd、Cu和In;第二世代闪锌矿(Sp2)呈黄褐色或暗褐色,与大量方铅矿共生,裂隙被它形黄铁矿和碳酸盐充填,相对富集Co、Ge、Sn和Pb。闪锌矿中主要富集的元素为Fe、Co和In,其中Fe、Mn、Cd、Co和In等元素基本是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在闪锌矿的矿物晶格中,而Ag、Sb、Cu和Pb可能是以子矿物或显微包裹体的形式赋存。此外,Zn/Cd、Zn/Fe和Ga/In比值以及Fe温度计指示闪锌矿形成于中低温(沉淀时流体温度为229~259℃)和低硫逸度(lgƒ(S_(2))=-12.0~-10.1)的环境下,由成矿阶段II(Sp1到成矿阶段Ⅲ(Sp2其成矿温度可能发生了显著变化,结合面扫描分析结果,指示闪锌矿从核部到边缘温度逐渐降低。通过与国内外典型铅锌矿床闪锌矿微量元素特征对比,结合本矿床闪锌矿中低的Ga/In和Ge/In比值及Ge含量的特征,指示蒿坪沟银金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过程有岩浆活动的参与。综合认为蒿坪沟银金铅锌多金属矿床可能属于岩浆期后热液蚀变岩型和脉型矿床。
- 刘金波张德贤张德贤张德贤谢小雨
- 关键词:LA-ICP-MS面扫描
- 不同施肥措施大豆田土壤镰孢菌种群动态定量研究初报
- 2012年
- 应用平板计数法和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QPCR)方法,对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大豆田3种施肥措施下土壤镰孢菌种群密度进行了5个生育时期的定量研究。3种施肥措施包括无肥处理(NF)、化肥处理(NP)和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NPM)。平板计数定量研究结果表明,NF和NP处理土壤镰孢菌菌落形成单位(CFU)数量在花期达到最大,分别为1 500个.(g干土)-1~3 100个.(g干土)-1;而NPM处理则在苗期达到了峰值1 900个.(g干土)-1。然而3种施肥措施各自的不同时期土壤镰孢菌CFU变化趋势,以及同一时期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镰孢菌CFU数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传统定量研究方法不能有效地进行土壤镰孢菌种群动态的定量检测。Real-time QPCR定量研究结果表明,3种施肥措施下土壤镰孢菌属DNA含量的峰值出现时期与传统定量方法结果相同,NF、NP和NPM措施分别为99.6 pg.(g干土)-1、77.1 pg.(g干土)-1和140.8 pg.(g干土)-1。同时3种措施镰孢菌种群动态变化明显(p<0.05),均为由苗期开始随着大豆生育期逐渐上升,达到各自的峰值后再分别下降。该结果说明Real-time QPCR方法是灵敏的土壤镰孢菌种群密度的研究方法,同时表明施肥措施不仅可以影响土壤镰孢菌DNA的含量,甚至可以改变其种群随时间的分布规律。图4,表1,参25。
- 魏巍许艳丽刘金波韩晓增
- 关键词:施肥措施镰孢菌实时荧光定量PCR种群密度
- 大豆连作土壤盆栽大豆根腐病及生长发育状况被引量:6
- 2008年
- 根腐病是引起大豆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对取自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长期定位试验区大豆连作16 a、轮作和休闲3个小区大豆田耕层土壤,采用盆栽方法,探讨长期连作对大豆根腐病及生长发育的影响。分别于大豆播种后20、30和55 d取样调查大豆根腐病发病程度、株高和鲜重,并分别在20 d和55 d时调查病原菌和胞囊数量。结果表明:大豆连作17 a土壤盆栽大豆根腐病发病程度略低于轮作,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轮作高于休闲,两者相比差异显著。播种55 d后休闲大豆株高最高,与大豆连作17 a和轮作比差异显著;其次为轮作,大豆连作17 a株高最低。休闲鲜重最高,其次为轮作,连作17 a最低,但3者之间无明显差异。从大豆根中共分离出镰孢菌和腐霉菌2种病原菌,镰孢菌分离频率明显高于腐霉菌,连作17 a和轮作无明显差异。轮作大豆根上胞囊数量高于大豆连作17 a,差异显著,休闲土盆栽大豆未发现胞囊。因此,大豆长期连作土壤盆栽大豆根腐病与轮作无明显差异,但连作17 a大豆生长发育状况较轮作稍差。
- 刘金波许艳丽李春杰刁琢
- 关键词:大豆连作根腐病生长发育
- 香炉山白钨矿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2024年
- 香炉山钨矿床是江南造山带钨成矿带中部一个典型的矽卡岩型钨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寒武系杨柳岗组的不纯灰岩和燕山晚期黑云母花岗岩的接触带附近。白钨矿是香炉山钨矿床最主要的矿石矿物,其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常用来研究成矿流体的演化和成矿环境。文章以香炉山钨矿床不同类型的白钨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原位微区(EMPA和LA-ICP-MS)分析,对不同类型白钨矿中元素的分布规律和成矿流体的性质及演化进行了探讨。
- 谢小雨刘金波陈绍伟
- 关键词:白钨矿成矿流体微量元素稀土元素
- 基于COMSOL千瓦级激光清洗45钢锈层工艺研究
- 2024年
- 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模拟1064 nm波长、20~100 kHz重复频率、1000 W的大功率移动激光清洗实验平台,对激光清洗过程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峰值功率密度和清洗速度对污染层和基底温度场及烧蚀形貌变化的影响规律。此外,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粗糙度仪对不同峰值功率密度和搭接率下的激光清洗效果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随激光清洗时间的增加,烧蚀过程锈层温度变化接近高斯变化趋势;激光清洗45钢理论清洗阈值为1.9×10^(7) W/cm^(2),理论损伤阈值为10.0×10^(7) W/cm^(2);阈值范围内,峰值功率密度越大,清洗速度适当降低,清洗效果和效率越佳;当峰值功率密度为6.0×10^(7) W/cm^(2)、清洗速度为300 mm/s、对应搭接率为70%时,清洗效果最佳。这些结果对于指导工业参数化kW级激光清洗实验意义重大。
- 杨乐宁利川刘金波宁利川
- 关键词:激光清洗功率密度SEM
- 改进陆面非均匀表示对区域气候模拟的影响
- 本文利用表示陆面次网格非均匀性的"结合法",根据高分辨率的次网格地理信息,应用最小二乘法原理,拟合了表示次网格温湿非均匀性的概率密度函数,并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考虑了这种概率密度函数表示的非均匀性,分别对2000-...
- 曾新民刘金波马柱国吴志皇熊仕焱
- 关键词:概率密度函数温度
- 基于聚类的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模式及人群异质性研究
- 2022年
-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606名冠心病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聚类分析,旨在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药物治疗模式及人群异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首钢医院血管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共60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人口学特征、用药情况、颈动脉超声、脉搏波传导速度测定、血压及相关生化检查等资料。采用K-means方法对用药情况进行聚类,将冠心病人群分成新的类别,并比较不同类别中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血管功能以及血压现况。结果606例冠心病患者被划分为5个类别,各类别分别为136、129、110、171和60人,对各类别的人口学特征及血管功能及血压情况进行了比较发现,各类别间在年龄,并发症方面呈现出明显差异,其中类别3,即联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类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年龄最小(66.5岁[SD=10.6]),冠心病患病年限最短(61.0岁[SD=11.7]),高血压患病率最小,其余合并症及并发症最少,心血管功能较好,且当前血压恢复情况较好。类别2和类别4的冠心病患者,年龄及患病年限仅次于类别3,其中类别2的患者,高血压患病率最高。类别5的冠心病患者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类别1为并未采取任何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有可能是因为患者依从性差,也可能因为收集数据过程中操作不当。结论合并症是选择不同药物治疗模式的重要因素,不同用药模式呈现出的人群异质性在临床中应被广泛关注,本研究为开展个性化治疗和精准医学研究提供帮助。
- 陈捷周峰刘金波王宏宇
- 关键词:冠心病用药模式血管功能聚类分析
- 长期连作对大豆根际真菌主要类群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9年
- 在大豆长期定位试验区,取生育期内大豆连作16a、轮作、米豆迎茬和大豆连作1a根际土壤,调查真菌总数及其主要类群数量,探讨长期连作对大豆根际真菌主要类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轮作系统大豆根际真菌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大豆连作1a>米豆迎茬>轮作>大豆连作16a;青霉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大豆连作1a>轮作>米豆迎茬>大豆连作16a;木霉数量在整个生育期内变化规律相差较大,木霉数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米豆迎茬>连作16a>连作1a>轮作;连作16a在苗期(V3)时镰孢菌数量最高,以后均低于轮作处理,鼓粒期(R5)和成熟期(R8)轮作镰孢菌数量最高。
- 刘金波许艳丽李春杰魏巍马丽丽
- 关键词:大豆连作根际土壤真菌
- 东北黑土区重迎茬对大豆病虫害发生的影响被引量:17
- 2008年
- 重迎茬导致大豆病虫害发生明显加重,为了探讨黑土区生产田重迎茬对大豆病虫害发生的影响,选择有代表性的丘陵区(岗地)、平原区(平地)和低湿区(洼地)所有处理均一致的正茬、重茬和迎茬大豆田进行主要病虫害种类和发生程度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同地势的不同茬口大豆病虫害发生程度存在差异。其中重茬和迎茬根腐病、灰斑病和大豆食心虫发生程度较正茬严重,重茬又重于迎茬,重迎茬根腐病和食心虫在洼地发生较平地和岗地严重,平地灰斑病发生重于岗地和洼地,土壤中胞囊数量岗地重茬最多。
- 许艳丽李春杰刘金波孙玉秋张红骥孟庆杰陈桂华陈海山
- 关键词:大豆重茬迎茬地势病虫害
- 黑土区不同轮作系统大豆根际镰孢菌种群结构和数量被引量:12
- 2009年
- 对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长期定位区大豆连作17年、小麦-玉米-大豆轮作、玉米-大豆迎茬和大豆连作2年,分别取分枝期、花期和鼓粒期的大豆根际土壤,采用土粒平板法进行镰孢菌分离,探讨大豆连作对镰孢菌种群结构和数量的影响。根据形态学特征鉴定出6种镰孢菌,即锐顶镰孢(F.acum inatum Ellis & Everhart)、黄色镰孢(F.culm orum(W.G.Smith)Sacc.)、木贼镰孢(F.equiseti(Corda)Sacc.)、禾谷镰孢(F.gram inearum Schwa-be)、尖孢镰孢(F.oxysporum Schlecht.)和腐皮镰孢(F.solani(Mart.)Sacc.)。在不同生育期及不同轮作系统大豆根际土壤中尖孢镰孢(F.oxy sporum)数量较高,与其它种类相比差异显著(P<0.05),是大豆根际土壤中的优势菌。不同轮作系统大豆根际土壤以尖孢镰孢数量平均值最高,其次为腐皮镰孢;不同轮作系统镰孢菌总量动态变化一致,花期轮作镰孢菌数量最高为1.54×104个.g-1干土,与大豆连作17年相比差异明显。在3个生育期大豆连作17年尖孢镰孢数量均略低于轮作。
- 刘金波许艳丽吕国忠李春杰赵志慧魏巍5
- 关键词:大豆镰孢菌形态学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