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祥学
- 作品数:73 被引量:139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地域形象与中国古代边疆的经略被引量:6
- 2014年
- 边疆地域形象与早期疆域观密切相关。中国古代疆域观最初是以“华夏中心观”与“夷夏观”为基础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考究中国古代的疆域观,不难发现,虽然统治者宣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①,又将“海内”视为自己当然的统治疆域。其实,统治者在对待疆域方面,既有“内外之别”,也有“远近之分”。
- 刘祥学
- 关键词:边疆经略统治者
- 壮族地区特色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壮族在长期的文明进程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植物利用经验,有效地丰富了壮族的物质生活。壮族对桄榔的开发与利用有食用、用于制作缆绳、用于制作棋盘、枪、锄、容具、弩箭、扫帚等用具、用作观赏植物、用作医药。对竹类资源的利用有用作房...
- 刘祥学
- 关键词:竹类资源木棉染料作物有毒植物资源利用壮族
- 文献传递
- 由模糊到清晰——历史时期对红水河流域地理认识的演进
- 2006年
- 红水河在历史时期有多种称谓。本文认为,一方面,其名称的演变,实际上反映了中原人士对红水河流域地理环境的认识,有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演进过程。另一方面,红水河名称的最终确定,又与流域所经的滇东、黔西南与桂西北三省交界地区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迁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 刘祥学
- 关键词:人地关系环境变迁地理图像
- 论中国疆界形成过程中的边地土司
- 刘祥学
- “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民族区域社会”学术研讨会召开
- 2013年
- 2013年9月21—22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主办的“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民族区域社会”学术研讨会在桂林召开。会议开幕式由刘祥学教授主持,院长周长山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来自复旦大学、厦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全国各地20多位专家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就民族地理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民族区域环境史、民族区域历史地理等主题进行了交流:
- 江田祥刘祥学
- 关键词:民族区域中国历史环境史历史地理
- 由模糊到清晰-历史时期对红水河流域地理认识的演进
- 红水河在历史时期有多种称谓。本文认为,一方面,其名称的演变,实际上反映了中原人士对红水河流域地理环境的认识,有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演进过程。另一方面,红水河名称的最终确定,又与流域所经的滇东、黔西南与桂西北三省交界地区人类...
- 刘祥学
- 关键词:人地关系环境变迁地理图像
- 论医药与明朝的民族政策
- 朝贡是明代维持周边国家与周边民族关系往来的重要形式。在东南亚等域外国家向明廷进贡的物品中,药材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对此,《明会典》有载:"凡进苏木、胡椒、香蜡、药材等物万数以上者,船至福建、广东等处,所在布政司随即会同都...
- 刘祥学
- 关键词:零陵香
- 品味“问学”之路——读章宏伟《故宫问学》一书
- 2010年
- 刘祥学
- 关键词:品味治学史学家
- 明嘉靖年间的政局变动对民族政策的影响被引量:3
- 2002年
- 明世宗嘉靖年间 ,政局剧烈动荡 ,对明朝当时的各项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重点考察了嘉靖年间政局变动在不同时期、不同方面对其民族政策所产生的影响 ,并对这种影响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 ,认为 ,政局变动对民族政策的影响 ,所产生的主要是消极后果。
- 刘祥学
- 关键词:嘉靖政局变动民族政策
- 明代驯象卫考论被引量:13
- 2011年
- 象在古代是象征太平的瑞兽,朝仪中多所使用。为满足朝仪需要,明洪武年间在广西十万山地区特设驯象卫以捕捉、驯化野象。自建立后,其治所几经迁移,至洪武后期,最后迁至横州。作为明朝控驭桂西南民族地区重要的军事堡垒,驯象卫除捕象外,还多次参与了朝廷征剿广西少数民族的行动,为明朝在广西民族地区统治的稳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至明中叶后,随着明廷驯象供应体制的建立、完善,以及在广西民族反抗频频的情况下,其职能渐由捕象、驯象向镇戍地方转变。驯象卫也由一个特殊卫所沦落为普通卫所,所统领的旗军不断减少,最后走向衰亡。这一过程也是与桂南一带因自然环境变迁导致野象种群不断减少的现实相关的。
- 刘祥学
- 关键词:明代野象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