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刘燕

刘燕

作品数:16 被引量:119H指数:9
供职机构: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亚麻
  • 4篇选育
  • 4篇亚麻新品种
  • 3篇选育报告
  • 3篇栽培
  • 3篇栽培要点
  • 3篇农杆菌
  • 3篇转基因
  • 3篇外源
  • 3篇外源DNA
  • 3篇纤维亚麻新品...
  • 3篇基因
  • 2篇导入后代
  • 2篇愈伤
  • 2篇愈伤组织
  • 2篇育种
  • 2篇种质
  • 2篇外源DNA导...
  • 2篇花粉
  • 2篇花粉管

机构

  • 16篇黑龙江省农业...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国家大豆工程...

作者

  • 16篇刘燕
  • 14篇王玉富
  • 9篇路颖
  • 8篇康庆华
  • 7篇张福修
  • 7篇杨学
  • 6篇关凤芝
  • 6篇宋宪友
  • 5篇王殿奎
  • 5篇周思君
  • 4篇李希臣
  • 3篇卢翠华
  • 2篇乔广军
  • 2篇王国英
  • 2篇王彦荣
  • 2篇雷勃钧
  • 1篇薛召东
  • 1篇关风芝
  • 1篇邱财生
  • 1篇韩玉琴

传媒

  • 9篇中国麻作
  • 4篇中国麻业
  • 1篇河北农业技术...
  • 1篇中国麻业科学
  • 1篇中国作物学会...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7
  • 2篇199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亚麻转基因的培养基研究被引量:31
2000年
本试验以亚麻幼苗的下胚轴为外植体进行了卡那霉素选择压力的试验。确定5 0mg/L为适宜的选择压力。同时采用农杆菌介导法 ,利用EHA1 0 5菌株进行了亚麻转基因适宜培养基筛选试验。经试验认为MS培养基是亚麻转基因的适宜培养基。在附加IAA3.5mg/L、KT2mg/L、LH1 5 0mg/L的MS选择培养基上转化外植体的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可达 77.4%。
王玉富周思君刘燕刘丽艳康庆华王国英
关键词:亚麻农杆菌转基因愈伤组织培养基
“十五”大豆创新种质与部分核心种质的SSR遗传多样性特点比较
大豆新种质的创造是开发和利用我国丰富的大豆资源、为大豆育种提供优异亲本的重要措施。研究对26份“十五”攻关培育的创新种质和25份大豆育成品种进行了24个 SSR 标记的分析比较,目的是在分子水平上阐明创新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李英慧刘燕关荣霞刘章雄魏淑红杨光宇周新安张孟臣杨春燕朱保葛李卫东刘学义徐冉孙君明朱申龙赵团结常汝镇邱丽娟
关键词:创新种质育成品种
文献传递
纤维亚麻新品种黑亚13号选育报告被引量:8
2002年
黑亚13号是2002年3月6日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的纤维亚麻新品种。原茎、长麻、全麻、种子产量分别为5348.9、949.0、1395.8、646.4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4.1%、24.2%、28.5%和18.6%。长麻率21.3%,比对照高1.6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6.4kg。该品种为高纤、优质纤维亚麻新品种。
王玉富康庆华路颖刘燕关凤芝宋宪友杨学张福修
关键词:选育栽培要点
作物外源总体DNA导入技术及研究概况被引量:4
1996年
对国内外作物外源总体DNA导入技术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DNA的制备,DNA浓度、纯度及活性的鉴定,外源总体DNA导入的方法及后代鉴定等主要技术环节。总结了该项技术所取得的成就及应用前景。
王玉富刘燕王彦荣关东明李杰代贵金
关键词:DNA导入花粉管通道作物
亚麻抗除草剂转基因的分子检测被引量:11
2008年
本试验是以纤维用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品种黑亚11号为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Bar基因转入亚麻。经过试验获得了卡那霉素连续筛选的抗性植株,经PCR分子检测证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亚麻基因组中。
王玉富康庆华李希臣刘燕刘昭军薛召东郝冬梅张晓平邱财生
关键词:亚麻农杆菌转基因PCR
亚麻外源DNA导入的适宜时期与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4
1997年
本试验以国外引入的高纤品种及目前生产上广泛应用的品种为材料,首先进行了授粉时间的研究,试验结果可以看出:7:30-8:30为完全授粉时间,然后进行了DNA导入时间和导入方法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亚麻开花当天,11;点30分前后为较适宜的时期,以花柱基部切割滴注为较适宜的方法。
刘燕王玉富关凤芝路颖王殿奎张福修卢翠华周思君雷勃钧
关键词:亚麻花粉管通道外源DNA
国内外亚麻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被引量:19
2002年
对“八五”“九五”期间收集的464份国内外亚麻种质资源进行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抗逆性鉴定及综合评价。筛选出早熟资源261份、原茎产量高资源314份、纤维产量高资源268份、种子产量高资源137份、抗逆性强资源60份,可作为育种的基础材料和种质创新等利用。
路颖关风芝王玉富宋宪友张福修刘燕杨学康庆华乔广军
关键词:亚麻种质资源综合评价
纤维亚麻品种“高斯”引种报告被引量:5
1999年
王玉富关凤芝朱财王殿奎路颖刘燕宋宪友张福修杨学康庆华
关键词:亚麻引种
亚麻转基因植株的再生及生根培养的研究被引量:32
2000年
本试验以亚麻幼苗的下胚轴为外植体 ,利用抗除草剂 Basta的目的基因和 GUSINT基因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了亚麻转基因过程中植株再生及生根适宜培养基的筛选试验。经试验得出 :在附加少量 BA和 NAA的 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的再分化率可达31.8%~ 40 .2 %。经 GUS基因检测在脱菌后 3天亚麻下胚轴初步形成的愈伤组织的转化率可达 72 .2 %;四周后的转化率为 2 5 %;再生植株的转化率为 2 0 %。在 1/2 Ms培养基中附加 0 .0 0 1mg/L NAA可使再生植株的生根率达到 87.4%。通过试验初步建立起了根瘤农杆菌介导法亚麻转基因系统。
王玉富周思君刘燕李希臣康庆华王国英
关键词:亚麻转基因植株愈伤组织再生植株农杆菌
亚麻新品种“黑亚11号”的选育被引量:8
1997年
黑亚11号是选用优质、高纤、抗逆性强的不同类型亲本杂交,经多次选择育成的早熟、长麻率高、纤维品质好、适应性强、高产稳产的新品种。原茎、纤维、种子产量分别为6692.0kg/ha、954.4kg/ha、560.7kg/ha,比对照品种黑亚七号增产11.8%、27.1%、14.4%。机制长麻17.9%,比对照高2.6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6.8kg、分裂度450支。
王玉富刘燕关凤芝王殿奎路颖张福修宋宪友杨学
关键词:亚麻选择育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