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伟
-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师法自然、在地营建——以建筑本体为依托的建筑自然通风践行与实证被引量:2
- 2021年
- 依托自然环境,提倡建筑与在地场所的强链接,通过建筑本体空间和构件细节实现建筑与自然的能量交换和营造舒适性室内环境的目的,是传统建筑节能的设计总体性思路和师法自然的传统智慧。自然通风是一种普遍性的室内外能量交互方式,从建筑创作实践角度出发,结合室内使用空间和功能,以导风墙、降温水系、层间土建风井和屋顶通风塔等相关要素建构室内自然通风的剖面构件系统原型。并经过测试表明,剖面构件系统的联合作用比单独通风塔通风效果有显著性的提高,从而实证了原型的有效性。基于不同的场所和自然条件,从建筑本体设计出发的剖面构件系统通风原型的最终表现形式将是多样化。
- 刘智伟刘智伟
- 关键词:建筑本体自然通风
- 滨水空间的意象建构--华润上海陆家嘴中心创作解析
- 2022年
- 公共性和意象性是城市滨水空间开发所关注的重点要素。上海陆家嘴中心的创作起点是顺应场所公共性特征,从消融的整体构形开始,依托“可见性”的形式要素和细节要素的单体叙事,建构了可“遥望”的整体滨水空间意象。文章最后总结了意象的本源:从场所特征出发的栖居环境的建构。
- 刘智伟刘智伟
- 关键词:意象性滨水空间可见性本源
- 酒店建筑平疫结合设计技术要点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基于平疫结合设计需求的新建酒店建筑设计,研究从规划、建筑、细节等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技术要点,不仅需要注重总体的场地设计、总体布局、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要求,同时提出了建筑设计层面建筑各功能区的转换、客房布局形态的选取、内部流线的合理组织等三大技术要点,在细节上充分考虑隔离人员的需求、物品传递功能的设计、弹性活动空间的预留等,以期实现平时功能与疫情时期的灵活转换,为新建的平疫结合需求的酒店建筑设计提供指导。
- 刘智伟刘智伟张美峰
- IBA新建内城住宅的设计启示——1984-1987年柏林国际建筑展回顾被引量:10
- 2004年
- 本文通过对柏林国际建筑展(IBA)的回顾,可总结出IBA不仅仅是对住宅建筑设计上的一次探索与展示,而且对老城的城市空间的改造与重塑也做出很大的贡献,对我们住宅的设计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
- 李振宇刘智伟
- 关键词:IBA住宅建筑建筑设计
- 环境纪念性的建构--记上海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项目被引量:1
- 2022年
- 在迎接建党100周年之际,上海启动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改建工程。设计通过绿植、花卉等要素限定空间边界,用花色与花形营造环境氛围,以雕塑和小品来突出环境主题,提升了陵园的整体性,并强化了烈士纪念地的追思氛围。同时适应性的植物施工和保障技术,突破了种植和花期的季节性限制。最后,文章总结了一种以景观要素的功能性建构环境纪念性的设计路径。
- 刘智伟邢同和刘彬
- 关键词:反季节景观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