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研
-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小学科学教学中技术的体现——基于广义技术理论的阐释
- 2015年
- 一、对广义技术的认识(一)广义技术的概念界定技术哲学领域关于技术的定义有很多种,大致可以归为狭义技术和广义技术两大类。狭义技术是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技术,属于自然改造的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的自然技术。广义技术承认技术存在的普遍性,把狭义技术作为一个特例涵盖其中,即当把人的活动领域限定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维度时,广义技术定义就转化为狭义技术定义,即指自然技术。但自然技术只是广义技术视野中,人类基本活动领域内的一个技术形态,不足以诠释广义技术的内涵。
- 刘思研
- 关键词:科学教学人与自然关系自然技术技术哲学
- 美国科学教材FOSS、STC、INSIGHTS比较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FOSS、STC、INSIGHTS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新一轮科学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2061计划"的推动下启动的三项科学课程研究项目,也是当下美国较为流行的三套小学科学课程教材。本文对三套教材的出台背景作简要介绍,并通过对三套教材的课程内容、教学资源、特点等进行对比,透视美国科学教育的特点及整体发展趋势。
- 刘思研杨培禾
- 关键词:FOSSSTCINSIGHTS科学教材
- 都是“时间”惹的祸——科学探究教学中由提出假设到验证假设被引量:3
- 2013年
- 从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师经常因为"时间不够"而排除学生的多种假设,只验证其中的一、两种来进行科学探究的情况出发,结合科学史中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分析此种现象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剖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适当建议.以期对新课改以来的小学科学探究教学有所裨益.
- 刘思研
- 关键词:科学教学
- 科学教育目标变迁的历史考察——以20世纪20-30年代课标与2001年课标比较分析为例
- 2012年
- 文章对20世纪20-30年代以及2001年的主要社会经济背景、科学技术发展、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两个时期的科学课程目标(《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自然·社会·常识·卫生卷》、《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两个时期科学教育目标的变迁进行历史的考察。
- 刘思研
- 关键词:科学教育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