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亮

作品数:19 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自然科学总论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6篇混合层
  • 6篇混合层深度
  • 4篇风速
  • 3篇夏季
  • 3篇南黄海
  • 3篇环流
  • 2篇东北部
  • 2篇入侵
  • 2篇台湾东北部
  • 2篇海洋热力学
  • 2篇黑潮
  • 2篇北部
  • 1篇东海陆架
  • 1篇动力学
  • 1篇短波辐射
  • 1篇行进波
  • 1篇蓄水
  • 1篇悬浮泥沙
  • 1篇悬浮泥沙浓度
  • 1篇盐度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中国极地研究...

作者

  • 19篇刘志亮
  • 5篇李丙瑞
  • 4篇田纪伟
  • 3篇胡敦欣
  • 3篇牟林
  • 2篇庞重光
  • 2篇褚忠信
  • 2篇范海梅
  • 2篇张启龙
  • 2篇杨德周
  • 2篇赵瑞祥
  • 1篇齐继峰
  • 1篇白虹
  • 1篇杨扬
  • 1篇翟世奎
  • 1篇赵骞
  • 1篇王庆业
  • 1篇王凡
  • 1篇李柄瑞
  • 1篇宋丽娜

传媒

  • 4篇海洋科学
  • 3篇海洋学报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人民长江
  • 1篇泥沙研究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第九届全国海...
  • 1篇中国海洋学会...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黄海涡动能及其谱特征的季节性变化被引量:3
2017年
为进一步了解南黄海涡动能的季节变化特点,本文利用气候态月平均数据分析了南黄海涡动场的季节变化规律,并通过计算动能通量谱探讨了相关的变化机制。结果显示,南黄海涡动能在季节变化尺度上存在双峰结构,9月和1月各存在一个峰值,9月峰值较大,1月峰值较小。而且,上半年南黄海存在的涡主要为经向伸长,下半年主要为纬向伸长。动能通量谱的计算结果显示,9月存在的涡动能峰值主要是斜压不稳定过程直接作用的结果,而1月的峰值主要与涡涡相互作用相关。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涡动能)对南黄海进行了探究,有利于加深人们对该海域海水动力机制的认识。
张菀伦刘志亮王世红
关键词:南黄海
台湾东北部黑潮表层水入侵东海陆架的季节变化规律被引量:7
2015年
基于1998-2011年进入台湾东北部的WOCE-SVP(World Ocean Circulation Experiment -Surface Velocity Programme)计划的Argos浮标运行轨道数据,分析了台湾东北部的环流特征、黑潮表层水入侵东海陆架的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春夏季,黑潮表层水入侵仅限于陆架外缘,而在秋冬季,黑潮表层水可深入东海陆架或进入台湾海峡。自黑潮区入侵至100 m和150 m等深线的浮标数量在秋冬季较多,春夏季较少。台湾海峡的浮标轨迹在春夏季几乎皆为北向,在秋冬季皆为南向。在秋季,东海中部和南部陆架会在黑潮西侧出现逆流和涡旋。可见,台湾东北部环流具有显著的季节特征;黑潮表层水入侵东海陆架在秋冬季较强,春夏季较弱。本研究采用最新的Argos浮标数据,揭示了台湾东北部黑潮入侵东海陆架的季节变化规律。
赵瑞祥刘志亮
关键词:台湾东北部入侵
热带海洋次表层温度反升现象的初步探讨被引量:3
2005年
参照一维Kraus-Turner混合层模式,考虑了穿透性太阳短波辐射、盐度效应和次表层温度盐度方程,在障碍层现象的基础上数值模拟了次表层温度反升现象的产生、发展和消亡过程,并结合TOGA-COARE 0°N,156°E站点的观测资料,对其物理机制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次表层温度反升现象敏感地依赖于混合层深度、海面风速和太阳短波辐射等环境参量,在适当的气象、水文条件影响下,次表层温度反升现象往往会类周期性地重复出现.
李丙瑞田纪伟刘志亮范海梅
关键词:次表层热带海洋海面风速混合层深度短波辐射物理机制
The Rhines effect on the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ltimeter-observed eddies
Rhines 效应是指Rossby 波和大湍流(中尺度涡)相互作用,将涡动能量以波的形 式传播出去,从而使中尺度涡发生形变,最终消亡的一种动力学机制。本文通过比较海洋里 涡特征速度和Rossby 长波波速的方法,研究了一...
刘志亮庞重光
穿透性太阳辐射和盐度作用对混合层深度的影响
该论文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利用一维Kraus-Turner海洋混合层模式,对穿透性太阳辐射、盐度效应在海洋混合层发展过程中对混合层深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该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采用Murtugudde等(1996...
刘志亮
关键词:混合层深度
文献传递
穿透性太阳辐射在一维混合层模式中对混合层深度的影响被引量:6
2004年
用单e指数形式的描述太阳辐射穿透性短波辐射的经验公式,代入Kraus-Turner发展的平均意义下一维时变混合层物理模型,得到考虑穿透性太阳辐射时混合层深度的控制方程.通过两组数值试验,与未考虑穿透性太阳辐射的混合层深度计算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了穿透性太阳辐射在不同海面热状况和不同风速下对混合层深度的影响.
刘志亮田纪伟李丙瑞牟林
关键词:混合层深度海洋热力学
黄东海悬浮泥沙输运结构及其形成机制被引量:12
2010年
选取典型的水色遥感反演得到的悬浮泥沙浓度资料,并配合同期海表面温度遥感资料,对特定年份黄东海冬季悬浮泥沙的平面分布及其动力成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黄东海冬季悬浮泥沙的平面分布主要是由本海域的环流结构所决定的结论;同时利用悬浮泥沙浓度和海表面温度的相关性得出了东中国海冬季清晰的环流结构,并给出了各主要环流分量的悬浮泥沙浓度特征值和温度特征值。利用1998-2002年表层悬浮泥沙浓度的月平均资料,结合卫星风场资料,研究了南黄海和东海北部悬浮泥沙浓度与局地风速在季节尺度上的相关关系。得出在季节变化尺度上,悬浮泥沙浓度与风速的关系密切并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约1-2个月;悬浮泥沙浓度季节内变化与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庞重光杨扬刘志亮
关键词:悬浮泥沙浓度
北黄海QuikSCAT卫星风速与浮标风速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对北黄海QuikSCAT散射计矢量风资料与黄海实测浮标站风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北黄海QuikSCAT卫星风速和浮标观测风速的大小基本吻合,二者平均偏差是0.26 m/s,相关系数是0.74;风向偏差较大,平均偏差是117.52°。根据卫星风速和浮标风速的对比分析结果,提出了修正方案。修正后的QuikSCAT风向与实测浮标站风向的平均偏差显著提高到20.44°。该修正方案实施简单,修正效果显著,为更准确地使用卫星资料提供了保证。
刘志亮宋丽娜王凡白虹
关键词:浮标风速
层结海洋中小振幅内行进波的演变和破碎被引量:4
2006年
采用高精度的拟谱方法,数值模拟了层结海洋中小振幅内行进波的演变和破碎过程.在演变过程中,导致内波破碎的PSI不稳定机制在共振相互作用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能量从初级波向低频、高波数运动缓慢传递并形成一次级波包,随即破碎发生.破碎后产生的层化湍流引起的强烈混合以及湍流间歇性可从总能量和涡度峰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看出.我们分析了层化湍流的一些统计特性,包括动能和有效位能沿垂向波数ky的功率谱.结果表明,动能和有效位能谱都存在一个谱段满足k-3y律,且分别可表示为0.1N4k-3y和0.2N4k-3y(N为Brunt V is l频率),通常称其为浮力子区.另外,我们分析了Cox数(湍流扩散系数与分子扩散系数之比),在层化湍流维持在一定强度时,计算结果和由海洋内区观测(远离内波强生成源和复杂地形)所推测的结论较为吻合.
李丙瑞田纪伟范海梅刘志亮赵骞
关键词:拟谱方法
提取分潮调和常数的新方法——正交方法被引量:1
2003年
给出了提取潮汐调和常数的一种新方法———正交方法 ,并应用 1992~ 1997年的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遥感资料 ,提取中国海M2 分潮调和常数。同时 ,利用最小二乘法来提取中国海M2 分潮调和常数 ,两种方法结果比较 :渤海、黄海、东海海域M2分潮振幅、迟角的均方差分别是 3 .3cm ,3 .6° ;南中国海海域M2 分潮振幅、迟角均方差分别是 1.1cm ,1.7° ,结果表明正交方法是一种可信的具有实用性的方法。
王庆业刘志亮
关键词:卫星高度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