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瑞
- 作品数:9 被引量:25H指数:4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黑龙江省“白内障复明工程”光明行动心得
- 刘冬瑞宋凡倩
- SBL-3区域可调节人工晶体的临床研究
- 目的:评价患者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植入SBL-3区域可调节人工晶体的视觉效果 。方法:收集于我院进行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植入SBL-3可调节人工晶体的患者病例,共87例(108眼),排除任何影响视力的眼...
- 刘平刘冬瑞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
- 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短期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观察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术后早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于我院行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18例(36眼),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随访记录其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等效球镜(spherical equivalent,SE),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ndothelial cell density,ECD)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和有效球镜度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前房深度较术前变浅(P<0.05),眼内压与术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结论:ICL植入手术矫正高度近视的短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
- 刘冬瑞宋凡倩葛红岩杜玲玲孙莉尧刘平
- 关键词:高度近视视力矫正
- 瞳孔成形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短期效果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虹膜瞳孔异常合并白内障者行瞳孔成形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短期疗效。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09年10月至2011年8月诊治的因多种原因导致虹膜瞳孔异常合并白内障的患者59例(62眼)。方法依瞳孔大小、形状及虹膜条件采用瞳孔成形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IOL植入和(或)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术后随访3~6个月。主要指标视力、眼压及瞳孔形态。结果术前裸眼视力>0.5者7眼(11.3%);小瞳孔者36眼(58%),钝挫伤伴虹膜根部离断者14眼(22.6%),先天性虹膜缺损者8眼(13.0%),外伤性无虹膜者4眼(0.06%);高眼压者8眼(13.0%)。术后59眼(95.0%)视力提高,裸眼视力>0.5者23眼(37.1%);术后62眼(100%)瞳孔呈圆形或类圆形,瞳孔位于中央或近中央,瞳孔偏位3眼(0.05%)。33眼(53.2%)瞳孔直径2.5~4.0 mm。术中1眼前房出血;术后1周6眼眼压升高,其中3眼行抗青光眼手术及药物治疗;术后1个月3眼眼压升高;术后3~6个月眼压均正常。结论瞳孔成形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IOL植入术治疗虹膜瞳孔异常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
- 刘冬瑞徐莺歌王林张璐刘平
- 关键词:瞳孔成形术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 波形蛋白与糖皮质激素性白内障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4年
- 长期全身或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较易导致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形成糖皮质激素性白内障,机理尚不明确。随着糖皮质激素在器官移植、免疫系统障碍、过敏及创伤救治等治疗过程中的大量应用,激素性白内障的发生率也大幅上升,因此,糖皮质激素性白内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对于糖皮质激素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流的包括氧化-构象学说、蛋白复合物形成学说、细胞粘附分子异常学说及糖皮质激素作用于糖皮质激素受体从而发生改变的学说。激素发生改变的方法也许同晶状体蛋白共同作用或者协同作用均相关,就像通过细胞调控、粘附调节、受体等协同作用发生改变。而以往的研究表明波形蛋白在晶状体上皮细胞中正确和准确的存在,可起着保持晶状体细胞基本状态的首要作用。同时波形蛋白在晶状体里的反应会导致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变化,及晶状体细胞基本状态的变化。近来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受体介导的晶状体波形蛋白的改变参与了激素性白内障的形成。
- 徐莺歌刘冬瑞刘平张红
- 关键词:波形蛋白糖皮质激素白内障
- Lenstar LS900测量下人工晶状体公式用于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准确性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使用Lenstar LS900测量仪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术前测量,比较SRK/T、Haigis、Barrett Universal II公式的精确性。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40例(54只眼),根据眼轴的长度分为三组。使用Lenstar LS900对患者进行眼部生物测量,并计算由SRK/T、Haigis、Barrett Universal II公式预测的术后屈光度。将术后一个月得到的实际屈光度与各公式预测的屈光度进行比较分析,观察上述公式在不同眼轴长度组中的准确性。结果:组内各公式的比较:A组:Haigis公式与Barrett Universal II公式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公式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SRK/T公式与Haigis公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公式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三个公式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公式组间比较:SRK/T公式和Haigis公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arrett Universal II公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rrett Universal II公式用于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在各个眼轴长度的测量中表现出良好的准确性,且准确性不随眼轴的增长而下降。随着眼轴的增长,SRK/T公式的准确性逐渐下降,当AL>30 mm时,Haigis公式的准确性优于SRK/T公式。
- 王婷刘冬瑞王鑫莹陈文静刘平
- 关键词:白内障高度近视
- 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黄斑水肿与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短期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观察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老年黄斑变性黄斑水肿(AMD-ME)与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RVO-ME)的短期临床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5年10月至2016年7月确诊为AMD-ME及RVO-ME的患者共30例(30眼),各15例(15眼)。方法患眼接受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0.5 mg/0.05 ml)治疗,采用1+PRN的注射方法,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1天、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注射后消除的水肿高度,评价每次随访时检查结果。主要指标BCVA、CMT、消除的水肿高度、IOP。结果 AMD-ME组及RVO-ME组注射雷珠单抗后1天、1个月的BCVA均较术前提高(P=0.000、0.000)。AMD-ME组及RVO-ME组每次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CMT厚度均降低(P=0.000、0.000)。治疗过程中患者眼压与治疗前比较并无明显变化(P=0.096、0.066、0.213、0.088、0.240、0.337)。结论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治疗AMD-ME及RVO-ME在短期内均可减轻黄斑水肿和改善视力,两者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 刘益帆刘冬瑞徐进刘平
- 关键词: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和中央角膜厚度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评估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在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和中央角膜厚度变化。方法:观察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各100例(100眼),于术前1天、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随访记录其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ndothelial cell density, ECD)、六角形细胞百分比(percentage of hexagonal cells,PHC)、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和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 CCT)等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糖尿病组在术前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年ECD, PHC在两组均下降,CV升高(P<0.05),CCT出现明显波动,糖尿病组在术后一周达到峰值。ECD,CV和PHC在术后各时间点出现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远期内,糖尿病组的角膜内细胞和中央角膜厚度较非糖尿病组发生显著变化。
- 殷秀丽陈卓付安安刘冬瑞宋凡倩葛红岩
- 关键词:超声乳化手术糖尿病中央角膜厚度
- NDRG2在老年核性白内障晶状体中的表达变化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索NDRG2基因在老年核性白内障晶状体组织中,随着核级增加的表达变化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纳入2019年9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于哈尔滨医科大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核性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组织,依据Emery分级进行核分级,去除晶状体囊膜,收集晶状体裂解液,并依据蛋白浓度结果初步调齐各样本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核分级晶状体NDRG2和Lamininγ2蛋白的表达差异。通过1200μM H_(2)O_(2)诱导HLE B-3晶状体上皮细胞96小时,诱导细胞衰老,构建老年性白内障的细胞模型;未经H2O2溶液诱导,培养96小时的晶状体上皮细胞作为对照组。收集H2O2诱导组及对照组细胞裂解液,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两组NDRG2和Lamininγ2蛋白的表达差异。进一步构建pcDNA3.1-NDRG2/Lamininγ2质粒,转染入晶状体上皮细胞B3(lens epithelial cell,HLE B-3)细胞系,探索NDRG2参与到不同核级老年性白内障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老年核性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中,NDRG2和Lamininγ2蛋白表达增加,随着核分级越高表达越多。H_(2)O_(2)处理的HLE B-3细胞衰老模型中,NDRG2和Lamininγ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加。NDRG2过表达可以上调Lamininγ2蛋白表达,但Lamininγ2过表达对NDRG2蛋白无明显影响。结论:NDRG2在老年核性白内障晶状体组织中表达升高,并与核分级呈正相关,可能Lamininγ2蛋白参与了此过程的发展。
- 刘冬瑞宋凡倩葛红岩郭嫱刘平
- 关键词:NDRG2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