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 作品数:9 被引量:9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基于口服糖耐量试验血糖模型的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敏感性和肝脏糖代谢指标有助于医生合理选择口服降糖药
- 目的 针对患者病情合理选择降糖药物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课题之一.本研究的目的为探讨基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动态血糖模型估测的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敏感性及肝脏糖代谢各项指标与口服降糖药物的治疗效果的关系.
- 吴培红汪海东孙皎刘伟陶弢刘连勇顾明君孟健俞春芳葛军李雪松杨架林
- 自体材料修复Mirizzi综合征非周径性胆管缺损的疗效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观察自体材料修复Mirizzi综合征非周径性胆管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采用不同自身材料修复的Mirizzi综合征非周径性胆管缺损患者2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Mirizzi综合征Ⅱ型18例,行带蒂胆囊瓣修补术15例,行脐静脉瓣修补术3例;Mirizzi综合征Ⅲ型3例,行带蒂胆囊瓣修补术2例,行脐静脉瓣修补术1例。术后均放置直径合适的T管4~9个月。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1例行带蒂胆囊瓣修补术的Mirizzi综合征Ⅲ型患者术后发生胆漏,引流2周后愈合。患者均在术后3~6个月经T管胆道造影,无结石或胆管狭窄等。随访1~6年,患者均未出现腹痛、黄疸、胆管狭窄等。结论自体材料修复Mirizzi综合征非周径性胆管缺损安全、有效。
- 朱松刘伟周懿侯克柱
- 关键词:MIRIZZI综合征
-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二期小切口胆囊切除在高龄高危急性梗阻性胆囊炎中的应用被引量:32
- 2012年
-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D)联合二期小切口胆囊切除(MC)术治疗高龄、高危急性梗阻性胆囊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接受PTGD+MC治疗的120例高龄高危急性梗阻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均穿刺置管成功。置管引流后2~3h腹痛均减轻,体温24~48h降至正常,平均置管时间10d。97例于1周后行MC,23例于2周后行MC。胆囊床出血1例,胆漏0例,全组无一例因急性梗阻性胆囊炎及相关的治疗而发生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结论PTGD联合二期MC治疗高龄、高危急性梗阻性胆囊炎,充分发挥微创技术创伤小、出血少、准确安全的优势,是一项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 侯克柱龚华朱松刘伟胡伟杲
- 关键词:胆囊炎高龄微创手术
- 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对大肠癌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大肠癌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大肠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实施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和炎症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转铁蛋白(TFN),白蛋白(Alb)及前白蛋白(P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CD_4^+、CD_4^+/CD_8^+比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D_8^+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CD_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术后实施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能够显著改善术后患者营养状态与免疫功能,减少炎症反应和术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
- 龚华林辉刘伟牛强朱松侯克柱
- 关键词: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大肠癌营养状态免疫功能炎症反应
-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胆囊炎的体会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联合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为78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PTGD联合二期LC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均穿刺置管成功,术后2~3 h腹痛减轻,体温24~48 h降至正常,PTGD管平均留置13.5天,分别于6~48天后行LC。3例中转开腹,无一例因急性梗阻性胆囊炎及相关治疗导致的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结论:PTGD联合二期LC是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胆囊炎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老年急性梗阻性胆囊炎应尽量避免急诊常规手术,宜先行PTGD,缓解炎症,以免发生胆囊穿孔,待二期择期行LC。
- 侯克柱朱松龚华刘伟胡伟杲周琪
- 关键词:老年人
-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使用免钉合3D补片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体会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中应用免钉合3D补片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2月至2014年6月为87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应用免钉合3D补片行TAPP的临床资料。单侧腹股沟疝77例(斜疝66例,直疝8例,复发疝3例),双侧腹股沟疝10例(斜疝8例,直疝2例)。术后随访6-26个月。结果:87例均成功施行TAPP,手术时间单侧平均(71.0±6.1)min,双侧平均(138.0±9.4)min。术后平均住院(3.2±1.1)d。术后6 h、48 h疼痛评分分别为(4.1±1.2)分与(1.9±0.6)分,术后1周恢复非限制活动率93.1%(81/87),术后并发血清肿3例(3.4%),术后复发1例(1.03%)。结论:使用免钉合3D补片行TAPP安全、可靠,术后疼痛轻、康复快、复发率低,是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理想的手术方式之一。
- 朱松侯克柱刘伟戴华佳傅志强
- 关键词:疝修补术腹腔镜检查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抑郁症状与人格及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患者抑郁症状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316例LC术后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的评定,以有、无抑郁症状将患者分为研究组(102例)和对照组(214例),采用HAMD、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定LC术后患者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入组患者中,LC术后患者的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2.28%。EPQ评分研究组E维度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N维度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SSRS评分研究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中存在较高的抑郁症状发生率,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与其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等因素存在一定关联。
- 刘伟朱松周琪胡伟杲付志强王旸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抑郁症状人格特征社会支持
- 低中心静脉压及正常中心静脉压肝左外叶切除术的临床对比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对比低中心静脉压及正常中心静脉压肝左外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左肝良恶性占位病变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低中心静脉压肝左外叶切除术组(低中心静脉压组,n=40)和正常中心静脉压肝左外叶切除术组(正常中心静脉压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切肝手术时间、出血量、尿量、晶体量及胶体量、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源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低中心静脉压组患者的切肝手术时间显著短于正常中心静脉压组(P<0.05),出血量、晶体量均显著少于正常中心静脉压组(P<0.05),PLT、FIB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中心静脉压组(P<0.05),PT、APTT均显著长于正常中心静脉压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的ALT、TBIL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低中心静脉压肝左外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较正常中心静脉压肝左外叶切除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龚华朱松刘伟戴华佳候克柱
- 关键词:肝左外叶切除术低中心静脉压
- 术后早期肠梗阻16例报告
- 2008年
- 周琪唐一飞刘伟
- 关键词:术后早期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