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 作品数:16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中华穿山甲洞穴外土堆竟能吸引鸟类?
- 2024年
- 在神秘的原始森林中,住着各种动物。它们共享着森林资源,相互影响,维系着生态平衡。其中,有一种更加神秘的动物,它就是中华穿山甲(Manispentadactyla)。中华穿山甲属于地栖性哺乳动物,体形狭长,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长,背面略隆起,也是唯一一种被有鳞片的哺乳动物。2014年,该物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定为极度濒危(CR)物种,2017年被列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2020年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 刘伟聂潇潇刘宣宣朱晓品曹雪芬黄琰彬于飞
- 关键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哺乳动物生态平衡保护野生动物
- 萝卜过氧化物酶对小鼠机体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 2010年
- 目的探索新的抗氧化剂。方法研究萝卜过氧化物酶(POD)对小鼠肝、脾和肾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用不同剂量的POD处理后,可以提高肝、脾和肾的SOD、GSH-Px的活性,减低丙二醛的含量。结论萝卜过氧化物酶可以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 王歌刘伟王一帆王丽王林嵩
-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
- 山西祁县发现北京宽耳蝠
- 2023年
- 我国分布的宽耳蝠包括北京宽耳蝠(Barbastella beijingensis)和东方宽耳蝠(B.darjelingensis)2个物种。东方宽耳蝠在我国分布于内蒙古、新疆、青海、陕西、甘肃、河南、湖南、江西、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台湾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但北京宽耳蝠仅记录于北京。2022年7月于山西省祁县昌源河湿地公园林道中(37°19′15″N,112°26′18″E,海拔812 m),采集到1只雄性宽耳蝠。该蝠体型中等,前臂长43.7 mm。双耳在额部相连,外耳廓近方形,横嵴明显,耳廓中部外缘具有较小的耳突,其第三掌骨长大于第四掌骨长大于第五掌骨长。颅全长为14.6 mm,具有强壮的上前臼齿和下前臼齿。以上特征均与北京宽耳蝠相符。头骨特征中,与北京宽耳蝠相比其具有较小的颅基长和颅宽,其余头骨测量参数值均与北京宽耳蝠相近。基于Cytb和ND1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学证据亦支持形态鉴定结果。结合外部形态、头骨参数及分子数据,将山西样本鉴定为北京宽耳蝠,为山西省翼手目分布新记录种。
- 刘森杨雅萍王续帆陈煜肖园园王莹刘伟王艳梅郭东革牛红星
- 关键词:翼手目
- 萝卜过氧化物酶的毒理学研究
- 为了探讨萝卜过氧化物酶应用的安全性,对其进行了小鼠经口急性毒性实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等急性和遗传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受试物对小鼠的LD50(半数致死剂量)大于10.0g/kg体重,属实际无毒...
- 刘伟王丽孙向东宗秀征杨少华李芳军李小娟王林嵩
- 关键词:动物实验遗传毒性
- 文献传递
- 白鹇对人类活动干扰的时空响应被引量:1
- 2023年
- 探究野生动物对人类活动干扰的响应有助于了解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的潜在影响,为保护提供科学参考。2019年8月—2020年7月,利用红外相机分析了福建君子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对人类活动干扰的时空响应。结果显示:共布设红外相机101台,有效工作日32 825 d,白鹇有效照片2 249张,人类活动有效照片147张;白鹇的占域率随距道路距离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探测率随人口密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随坡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回避-吸引指数显著大于1(P<0.05),白鹇再次出现在相同区域的时间间隔随人类活动的出现而显著延长;白鹇与人类活动时间重叠度指数较高但仍有显著的时间分化(P<0.05);相比于无人类活动的位点(n=52),在有人类活动的位点中(n=37),白鹇日活动高峰(07∶00—08∶00)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P<0.05),明显回避了人类日活动高峰(09∶00—10∶00)。这表明人类活动显著影响了白鹇在空间和时间上对栖息地的利用,管理部门应着手限制保护区内的人类活动,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 刘伟宋新航上官海平王濡格梁夏琼黄琰彬
- 关键词:白鹇红外相机日活动节律
- 山西省菊头蝠科1新纪录—大耳菊头蝠Rhinolophus macrotis被引量:2
- 2012年
- 2010年4月,在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王茅溶洞采到1种蝙蝠标本,经鉴定为大耳菊头蝠Rhinolophus macrotis,是山西省翼手类新纪录,目前这是大耳菊头蝠在我国分布的最北限.
- 王延校王芳高伶丽刘伟牛红星
- 普氏蹄蝠栖息地选择的研究
- 2021年
- 为了解普氏蹄蝠(Hipposideros pratti)栖息地的特征、微环境条件及影响该物种栖息地选择的因素,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在我国中、南部的10个省或直辖市,对83个洞穴进行测量,记录洞穴微环境,评估洞穴内普氏蹄蝠的受干扰程度,对普氏蹄蝠生态习性进行初步观察。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评估普氏蹄蝠的栖息地偏好,主成分分析检验影响栖息地选择的因素。结果显示,有蝙蝠栖息的洞穴66个,有普氏蹄蝠栖息的洞穴17个,普氏蹄蝠的繁殖地主要是天然洞穴;与其他蝙蝠栖息地相比,普氏蹄蝠栖息地具有更高的洞穴最大高度与更低的洞内温度;与普氏蹄蝠非繁殖地相比,繁殖地具有更大的洞穴入口宽度、更高的温度和湿度及更短的水源距离;与非冬眠地相比,冬眠地相对湿度高而光照度低。调查发现,多数栖息地被严重干扰,许多已被开发为旅游景点,可能严重影响普氏蹄蝠的种群数量;普氏蹄蝠通常栖息在距离洞口不远的最高处,个体间保持10~15cm的距离,傍晚出洞时间晚于小体型蝙蝠,冬眠期为11月中下旬至次年4月,冬眠时一般栖息在洞穴深处。研究表明,普氏蹄蝠对栖息地具有强烈选择性。
- 王艺霖刘伟张国俊耿德奇张敏郭秋林卜艳珍牛红星
- 关键词:栖息地选择生态习性
- 河南省洞栖蝙蝠的多样性与保护被引量:7
- 2014年
- 2011年6月至2013年7月,利用雾网和抄网捕捉蝙蝠,采用直接计数、拍照等方法统计蝙蝠的数量,调查了河南省60个洞穴中蝙蝠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根据蝙蝠的外形及头骨特征鉴定种类,计3科6属17种,其中易危(VU)物种3种,近危(NT)和无危(LC)物种各7种。马铁菊头蝠和菲菊头蝠为河南省广布种。依据洞穴的开发情况和人类入洞活动的频度等,评估洞穴的干扰程度,30个洞穴属严重干扰,10个洞穴属轻度干扰,20个洞穴属自然状态。依据洞穴中蝙蝠的种类、数量及濒危程度,将洞穴的相对重要性划分为4个级别,级别1和多数级别2的洞穴具有大的空间和复杂的洞穴系统,这些洞穴既是蝙蝠的繁殖地又是冬眠场所,其中栖息的蝙蝠种类多且数量大。对洞穴的总长度、最大宽度和最大高度进行了测量,比较4个级别洞穴的测量数据,级别1洞穴的总长度、最大宽度、最大高度的平均值明显大于其他级别。目前,多数洞穴未得到很好的保护,由于旅游开发等原因,洞栖蝙蝠正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 卜艳珍王艳梅刘伟余燕贺新平彭天牛红星
- 关键词:洞穴蝙蝠多样性
- 福建省明溪县黑冠鹃隼生境适宜性被引量:1
- 2023年
- 黑冠鹃隼(Avicedaleuphotes)是我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多地观鸟产业的明星物种。然而,目前关于黑冠鹃隼的生态学研究非常稀缺,极大限制了我们对该物种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有鉴于此,本研究结合福建省明溪县林业局前期鸟类记录,于当地选择了32个样地开展实际调查,其中16个观测到黑冠鹃隼。基于上述样地的气候与地理特征,我们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最大熵(maximumentropy,MaxEnt)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model,GLM)对黑冠鹃隼的生境利用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预测了该县域内黑冠鹃隼的潜在适宜生境分布,以期为黑冠鹃隼的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MaxEnt建模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类型是限制黑冠鹃隼分布的最主要环境变量,其中耕地和湿地类型的分布是重要的影响因子;(2)黑冠鹃隼分布也受到距道路距离和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影响。GLM分析结果表明距道路距离对黑冠鹃隼的分布有显著影响。综上,黑冠鹃隼更偏好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或湿地、离道路较远、归一化植被指数较低的生境。
- 刘伟王濡格范天巧娜依曼·阿不都力江宋新航肖书平郭宁帅凌鹰
- 关键词:最大熵模型广义线性模型
- 丹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为了调查丹河国家湿地公园的鸟类资源现状,2019年10月至2021年8月,对该公园鸟类的种类、数量、栖息地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共记录鸟类18目50科99属160种,其中留鸟72种,冬候鸟42种,夏候鸟27种,旅鸟19种.国家I级保护鸟类3种,国家II级保护鸟类27种,中国特有种3种,优势鸟种21种.冬季鸟类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最高,春季与秋季的鸟类群落相似性最高,夏季与冬季的鸟类群落相似性最低.在4种生境中,湿地水域鸟类的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最高,湿地水域与沟谷灌丛的鸟类群落相似性最高,村庄农田与水库鸟类群落相似性最低.生境选择相似或同科鸟类的生态位重叠值较高.
- 牛红星郭秋林卢向峰孔宪玮刘伟卜艳珍
- 关键词: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鸟类群落优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