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向前

作品数:65 被引量:9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理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会议论文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8篇历史地理
  • 19篇理学
  • 8篇机械工程
  • 5篇化学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0篇古陶
  • 19篇古陶瓷
  • 14篇古瓷
  • 11篇SRXRF
  • 10篇荧光
  • 8篇元素谱
  • 8篇中子
  • 8篇中子活化分析
  • 8篇考古
  • 8篇活化分析
  • 7篇唐三彩
  • 7篇X射线荧光
  • 7篇出土
  • 6篇白瓷
  • 6篇XRF
  • 6篇X射线
  • 6篇NAA
  • 5篇越窑
  • 5篇青瓷
  • 5篇核分析技术

机构

  • 64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北京大学
  • 6篇江西省文物考...
  • 6篇陕西省考古研...
  • 5篇浙江省文物考...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北京市文物研...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故宫博物院
  • 1篇陕西省农业厅
  • 1篇河北省文物研...

作者

  • 64篇冯向前
  • 56篇冯松林
  • 27篇雷勇
  • 25篇范东宇
  • 24篇程琳
  • 21篇徐清
  • 16篇沙因
  • 14篇朱继浩
  • 13篇汪燕青
  • 12篇谢国喜
  • 12篇张颖
  • 12篇徐清
  • 11篇黄宇营
  • 11篇何伟
  • 9篇李丽
  • 9篇闫灵通
  • 8篇权奎山
  • 6篇禚振西
  • 5篇樊昌生
  • 5篇沈岳明

传媒

  • 6篇核技术
  • 5篇北京同步辐射...
  • 4篇'02古陶瓷...
  • 4篇全国地球化学...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原子核物理评...
  • 3篇第十二届全国...
  • 3篇第十二届全国...
  • 3篇第一届中国核...
  • 2篇第五届全国X...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全国第六届X...
  • 1篇岩矿测试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中原文物
  • 1篇陶瓷研究
  • 1篇敦煌研究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核化学与放射...
  • 1篇文物春秋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8篇2006
  • 10篇2005
  • 7篇2004
  • 7篇2003
  • 11篇2002
  • 4篇2001
  • 1篇1998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典型窑址出土唐三彩的中子活化分析与研究
本文采用中子活化(INAA)分析了陕西铜川黄堡窑址、河南巩县黄冶窑址和西安西郊机场窑址出土的唐三彩胎样品的元素组成,研究了三个窑址出土唐三彩胎的成分特点和差异,应用数学统计方法进行实验数据处理,分析了不同窑址出土唐三彩胎...
雷勇冯松林冯向前范东宇徐清沙因程琳姜捷禚振西张松林廖永民
关键词:唐三彩中子活化分析
文献传递
立地坡-上店耀州窑元代黑釉瓷的核分析研究和统计分析
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陕西耀州窑和耀州瓷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它的精湛制瓷工艺、典型的釉色、优美的造型和丰富的纹饰艺术影响了陕西、河南、甘肃等省的一大批窑场,以及广东和广西等出口海岸外销瓷窑的生产,形成了以耀州窑为代表的耀州...
汪燕青冯松林冯向前朱继浩谢国喜禚振西薛东星
关键词:耀州窑XRFNAA
文献传递
浙江寺龙口越窑青瓷元素组成年代特征的NAA分析
越窑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由许多窑口组成的越窑系是八大古瓷窑系之一,浙江慈溪寺龙口窑址是越窑最具有代表性的遗址,它的烧制历史在晚唐和五代时期达到鼎盛,延至南宋早期停烧,前后经历了数百年。寺龙口越窑的系统发掘被评为1999年...
冯松林范东宇徐清冯向前雷勇程琳权奎山沈岳明
关键词:NAA
文献传递
核分析技术在古陶瓷中的应用研究
古陶瓷是用瓷土加工后烧制的,它携带着的产地信息和反映古代不同时期加工工艺的年代特征,是分析和研究古陶瓷的科学依据.根据现代核分析技术的功能,阐述了它在古陶瓷研究中可发挥的作用和应用前景.
冯松林徐清冯向前雷勇程琳汪燕青
关键词:核分析技术古陶瓷
文献传递
碘在生物样品消解和灰化过程中的丢失研究被引量:5
1998年
用131I示踪和中子活化法测定了碘在生物样品酸消解和灰化处理中的回收率。结果表明:在不同酸消化条件下碘的回收率差别很大。当HNO3和HClO4作消化液、用冷却水回流消解时,生物样品中碘的回收率可达95%以上。用KOH在650℃灰化时,回收率可达90%以上。
侯小琳冯向前李春生丁文军钱琴芳柴之芳杨毅哲
关键词:消解灰化示踪中子活化分析碘131
龙泉窑古陶瓷年代断定的中子活化分析和Bayes判别被引量:1
2009年
为实现龙泉窑古陶瓷年代的准确判定,利用中子活化分析(NAA)方法准确测定了南宋-元(AD 1127—1368)和明代(AD 1368—1644)龙泉窑古瓷胎中La、Sm、U、Ce等18种元素的含量。为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利用马氏距离准则排除实验数据的异常值,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正态分布检验。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应用Bayes判别法用预处理的实验数据对样品进行年代判别。结果表明:明代69个古陶瓷样品全部正确归类,南宋-元时期96个古陶瓷样品仅有3个未能正确归类,全部样品归类的正确率为98.2%,说明NAA技术和Bayes判别法可望在古陶瓷的年代断定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谢国喜冯松林冯向前朱继浩闫灵通李丽
关键词:古陶瓷中子活化分析
浅议邢窑唐三彩被引量:7
2006年
本文介绍了邢窑唐三彩的出土情况,并与目前已发现的其它烧制三彩器的窑址进行对照,同时借助中子活化分析数据,对邢窑唐三彩的工艺及特点做了分析研究,认为邢窑是烧制唐三彩的一个重要窑口,但其烧制范围较小,也没有形成规模和批量生产。
贾成惠雷勇冯松林冯向前
关键词:邢窑唐三彩
用核分析技术建立河北白瓷窑口的界定标准的初步研究
北方白瓷和南方青瓷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史称“南青北白”,其中河北以窑口众多、遗存丰富成为北方白瓷的杰出代表。经过文物考古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河北瓷窑考古已取得丰硕成果,解决了窑址分布、主量元素分...
冯向前冯松林孟繁峰王会民刘世枢
关键词:核分析技术
文献传递
唐代李晦墓出土唐三彩的SRXRF分析与产地研究
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铅釉陶器的总称,它因器物上光亮的黄、绿、白等多种釉彩而得名。国内已出土的许多唐三彩器物的产地是没有解决的重要考古问题,1995年在西安附近的唐秋官尚书李晦墓中出土了一批精美的唐三彩制品,这些唐三彩的产...
雷勇冯松林冯向前范东宇沙因徐清程琳焦兰峰姜杰禚振西
关键词:唐三彩SRXRF
文献传递
陕西立地坡耀州窑阳湾古瓷化学组成的XRFS分析
陕西耀州窑在中国古陶瓷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形成了以铜川黄堡为中心窑场的耀州窑系。在陕西境内耀州窑系包括立地坡、上店、陈炉、玉华、耀县塔坡和旬邑安仁址,立地坡耀州窑是铜川黄堡窑场古瓷烧造历史延续的重要...
冯松林汪燕青冯向前朱继浩徐清禚振西薛东星
关键词:耀州窑化学组成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