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ABL激酶区突变患者的疗效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ABL激酶区突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慢性髓系白血病ABL激酶区突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两组患者分别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以及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阿糖胞苷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12个月的追踪随访,观察记录并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随访时,获得CHR、MCy R、CCy R、MMR以及CMR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在随访期间的疾病复发率远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阿糖胞苷能够明显提高CML-ABL激酶区突变患者的生存质量。
- 陈旭艳董志高李华肖萍萍冯亮华
- 关键词:慢性髓系白血病突变甲磺酸伊马替尼阿糖胞苷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 观察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部分影响因素.方法 下肢缺血性疾病病人15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44~77岁,平均年龄67.3岁.病人移植前均内科常规治疗半年以上,临床症状、体征未改善.应用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按照操作规范和病人实际情况采集外周血干细胞(PBSC),全部病人均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0~600μg/d,皮下注射,行自体PBSC动员3~5d,然后用费森尤斯血细胞分离机采集PBSc,将干细胞悬液按3×3cm距离进行肢体移植术.术后第1天至3个月定期观察各项指标综合评估.结果 PBSC移植后3个月进行评价,全部病例下肢疼痛明显缓解,皮温升高,下肢冷感消失,14例感染得到控制,溃疡或足趾坏疽明显好转或愈合,足趾颜色由青紫色转为正常,肿胀消失,无1例病人行截肢术;有2例病人趾头已坏死在移植同时行截趾术;移植后所有病人均未出现并发症和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自体PBSC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性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可使一部分病人免除截肢,改善生活质量.
- 陈旭艳李华冯亮华董志高肖萍萍
- 关键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干细胞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
- 正清风痛宁电致孔透皮给药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31例被引量:8
- 2014年
- 膝骨关节炎(OA)临床上治疗手段众多,但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综合治疗为目前最佳手段〔1〕。本研究旨在观察正清风痛宁电致孔透皮给药治疗老年膝OA的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我科门诊或住院膝OA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男15例,女16例;年龄60~78〔平均(70.4±4.3)〕岁;病程0.5~9〔平均(3.
- 冯亮华陈旭艳冯金芳李华董志高肖萍萍梁李娜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正清风痛宁
- CAG与IA方案治疗标准方案诱导一疗程失败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疗效比较
- 2012年
- 目的研究预激方案CAG与IA方案对常规方案1疗程诱导失败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疗效比较,寻求AML甚至难治性AML治疗的更有效途径。方法选取常规化疗1疗程诱导失败AML患者,给予CAG方案(CAG组14例),同期化疗类似病例予IA方案作为对照(IA组11例)。评价两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及骨髓抑制时间,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CAG组完全缓解率为64.3%,总有效率78.6%,高于IA组的45.5%、63.7%,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AG组白细胞数低于1×10^9/L持续时间及中性粒细胞低于0.5×10^9/L、血小板低于20×10^9/L持续时间均少于I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2、2.87、2.69,P均〈0.05)。CAG组轻度胃肠道不适4例;IA组轻度胃肠反应6例,明显恶心、呕吐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G组骨髓抑制时间较IA组短,不良反应较IA方案小,可作为1疗程诱导失败AML甚至难治性AML患者较理想的化疗方案之一。
- 董志高陈旭艳李华肖萍萍冯亮华梁李娜
-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髓性预激方案
- 血浆置换抢救阿米替林中毒2例
- 2011年
- 例1男,40岁,因“神志不清7h”入院。患者因情绪不好,入院前7h在家饮酒后服阿米替林25mg×100片.此后出现口干、视物模糊、意识不清被送入院。既往有糖尿病、抑郁症史。查体:T38℃,P120次/min,R30次/min,BP100/70mmHg。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约1.5mm,双肺可闻及湿啰率120次/min,律齐。肝脾肋下未及,四肢无特殊,未引出病理征。
- 陈旭艳冯亮华李华
- 关键词:阿米替林中毒血浆置换抢救神志不清昏迷状态饮酒后
- Castleman病1例分析
- 2010年
- 肖萍萍陈旭艳董志高李华冯亮华
- 原发性硬脊膜外淋巴瘤3例被引量:4
- 2007年
- 冯亮华高宝辉林炎姚荣欣
- 关键词:淋巴瘤脊髓硬脊膜外腔原发性
- 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伊马替尼耐药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分析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发生伊马替尼耐药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CML患者60例,均口服伊马替尼400 mg/d,于治疗第1年每3个月行血常规、Ph染色体、BCR-ABL基因及骨髓细胞学检查,以后每半年复查1次;治疗12个月时,评价治疗效果,判断患者是否获得主要分子生物学反应(MMR)、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伊马替尼耐药的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结果60例患者共11例(18.3%)发生耐药。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GB及获得MMR、CCyR与伊马替尼耐药有关(P均<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获得CCyR是影响伊马替尼耐药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CML患者获得CCyR是发生伊马替尼耐药的危险因素。
- 冯亮华陈旭艳董志高李华肖萍萍
- 关键词:伊马替尼耐药性
- 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Purtscher样视网膜病变一例
- [目的]通过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Purtscher样视网膜病变一例,复习相关文献.[方法]病例报告,文献复习.[结果]患者SLE、右眼purtscher样视网膜病变”诊断明确.[结论]约0.14%的SLE患者继发Purts...
- 冯亮华赵智华杨月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 硫普罗宁对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硫普罗宁(MPG)对阿霉素(ADM)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ADM损伤大鼠心脏模型,灌胃给予MPG,检测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脑钠肽(BNP)、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并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ADM大鼠心脏模型组相比,MPG干预ADM处理后大鼠的血清cTnⅠ、CK-MB及BNP显著降低(P<0.05或P<0.01),心肌组织SOD活力显著增高,MDA、NO含量,总NOS活力及iN-OS活力显著降低(P均<0.01),心肌组织病理积分显著下降(P<0.05)。结论:MPG对ADM心脏毒性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MPG可能通过恢复心肌组织SOD的活力、抑制iNOS活性使心肌组织NO产生减少,从而减轻ADM所致大鼠心肌组织的氧化损伤。
- 姚荣欣冯亮华夏轶姿朱宝玲
- 关键词:硫普罗宁阿霉素心脏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