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槟槟
- 作品数:22 被引量:140H指数:6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冶金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8例因急性左心衰竭发作入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成年患者临床资料,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K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88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继发AKI的发生率为33.51%。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eGFR低和贫血是急性左心衰竭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294和3.573,均P〈0.01。结论急性左心衰竭并发AKI的发生率较高,基础肾功能差和贫血是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 傅槟槟刘芸万建新吴子瑜李镇洲
- 关键词: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急性
- 改良双倍剂量雷公藤多甙合并糖皮质激素方法治疗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的近期疗效被引量:11
- 2000年
- 目的 观察应用改良的双倍剂量雷公藤多甙合并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型 (MCGN )的效果。 方法 2 3例 MCGN 患者 ,应用双倍剂量雷公藤多甙 (T )每天 2 mg/ kg,2周后改 1mg/ kg 2周 ,交替进行 ;强的松正规标准疗法每天 1mg/ kg,治疗 6周。观察治疗前后蛋白尿、血尿和血浆白蛋白变化以及副反应。 8例进行重复肾脏病理研究。 结果 2 3例 MCGN 患者经 6周治疗后蛋白尿、血尿均明显减少 ,血浆胆固醇下降 ,血浆白蛋白显著升高 ,内生肌酐清除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无显著变化。 8例患者治疗后重复肾穿 ,见肾小球内皮下沉积物、增殖的系膜细胞和炎症细胞均明显减少 ,狭窄、闭塞的毛细血管再通。 结论 改良双倍剂量 T 合并糖皮质激素 6周治疗 MCGN 方法具有良好近期效果。
- 江德文高丽贞周琳瑛傅槟槟陈晴李桂芬
-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9例临床分析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妊高征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诱因及治疗。方法 对 9例妊高征并发MOD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各例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器官衰竭 ,诱因为剖宫产术、产后大出血、先兆子痫、胎盘早剥、死胎等。经抢救成功 8例 ,死亡 1例 ,死亡率 11%。结论 妊高征并发 MODS的治疗中 ,早期诊断和治疗肾衰及凝血功能障碍 ,加强全身营养支持疗法至关重要。早期预防和诊断妊高征 ,适时终止妊娠 ,消除病因与诱因是减少妊高征并发
- 傅槟槟万建新高丽真江德文李桂芬陈怡陈靖潘阳彬
-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诱因
- IgA肾病肾血管病变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
- 傅槟槟万建新
- 前列地尔联合贝前列素钠序贯治疗慢性肾脏病被引量:60
- 2013年
-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贝前列素钠序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患者经2周常规治疗导入期后随机分为3组:前列地尔组(n=20,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d,2周),前列地尔联合贝前列素钠序贯治疗组(n=21,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d,2周,贝前列素钠口服,每天3次,每次20μg,12周),序贯治疗强化组(n=22,前列地尔注射液20μg/d,2周,贝前列素钠口服,每天3次,每次40μg,12周)。检测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胱抑素C(Cys C)、血尿素氮、血肌酐、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的变化。计算尿白蛋白排泄率改变率、血肌酐改变率、肾小球滤过率改变率。结果(1)与前列地尔组、序贯治疗组对比,序贯治疗强化组尿白蛋白排泄率改变率下降明显(P<0.01);(2)与前列地尔组对比,序贯治疗组、序贯治疗强化组肾小球滤过率改变率明显上升(P<0.01),序贯治疗强化组改变更加明显,与序贯治疗组对比(P<0.01);(3)与前列地尔组、序贯治疗组对比,序贯治疗强化组血肌酐改变上升率明显减小(P<0.01);(4)经14周治疗后,各治疗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均较治疗前有下降(P<0.05),但各治疗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5)经14周治疗后,各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贝前列素钠序贯治疗可减少尿白蛋白排泄率,改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肌酐上升速率,同时可降低血液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浓度,从而延缓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的进展,与剂量相关,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陈怡万建新江德文傅槟槟崔炯李桂芬
-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
-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治疗
-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治疗,以提高病人的存活率。方法:对12例重度妊高征并发MODS病人采取及早终止妊娠,早期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输注人体白蛋白,加强抗感染、保肝和...
- 万建新傅槟槟高丽真江德文李桂芬陈怡陈靖潘阳彬崔炯
- 文献传递
- IgA肾病小管间质损害与预后
- 2005年
- 目的 探讨IgA肾病(IgAN)小管间质损害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方法 分析77例经肾活检诊断的IgAN患者的临床指标及病理改变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关系,比较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结果 IgAN伴有小管间质6 6例(85 .7% ) ,其中轻度36例(46 .3% ) ,中度17例(2 2 .2 % ) ,重度13例(17.2 % )。血压升高、尿蛋白定量增多及肾功能减退、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是IgAN预后不良的临床因素;重度肾小管损害表现为血压、血肌酐、尿蛋白定量等升高。肾小球各项病理指标(血管损害、肾小球总体损害、系膜增殖程度及球性硬化的积分)随着肾小管间质的损害程度增加,病理分级加重。 结论 IgAN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与血压、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血尿酸水平等临床指标及肾小球病理损害、血管损害呈平行关系。肾小管间质损害能反映IgAN病变的程度,可作为判断预后及干预治疗的重要病理指标。
- 许艳芳江德文李桂芬高丽真傅槟槟
- 关键词:小管
- IgA肾病肾血管病变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肾血管病变的临床和病理学意义。方法:将177例经肾活检确诊的原发IgAN患者分为肾血管病变组及无肾血管病变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及病理改变与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177例IgAN患者中有肾血管病变者占65.5%。与无肾血管病变组相比,肾血管病变组血压升高、尿蛋白增多、血肌酐升高、病理分级加重,肾小球补体C3沉积更明显。结论:IgAN肾血管病变与临床和病理变化显著相关,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一项重要病理指标。
- 傅槟槟万建新
- 关键词:IGA肾病血管病变病理学
-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 傅槟槟刘芸万建新
- 多发性骨髓瘤并发肾功能不全48例临床分析
- 傅槟槟万建新陈君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