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仲鹰
- 作品数:19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医学专项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甲状舌管癌一例被引量:3
- 2019年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甲状舌管癌1例行甲状舌管癌切除术,术后随访4年未见复发。
- 尹建枚武欣刘亚芳傅仲鹰朱雷
- 关键词:甲状舌管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术后随访切除术
- 非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一例被引量:1
- 2016年
- 患者男,52岁,因发现颈前部左侧肿物2年于2015年6月26日人院。患者于2年前发现颈前部左侧有一肿物。渐增大,无疼痛,无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无声音嘶哑,无骨痛。未诊治。颈部查体:气管向右侧偏曲,颈前部左侧可扪及约6.0cm×5.0cm大小囊性肿物,活动度差,无压痛,吸气时肿物可增大。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 尹建枚迟建傅仲鹰陈伟伦刘亚芳朱雷
- 关键词:囊性肿物肿大淋巴结颈前部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活动度
- 左耳上皮样肉瘤1例报告
- 2013年
-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8岁。因左耳后瘘口20余年,伴瘘口周围及耳前渐大肿物和面瘫10年入院。患者20余年前无意中发现左耳后瘘口,伴流有清水样物,恶臭,未曾治疗,20余年来瘘口未曾愈合,10年前左耳屏前及左耳后瘘口周围出现肿物并逐渐增大,耳垂部亦出现肿物,伴有左侧口眼歪斜、左耳听力下降及闷胀感,无鼻塞,视力正常,
- 尹建枚武欣李祎宁杨立新傅仲鹰张铁权
- 关键词:左耳后上皮样肉瘤瘘口周围耳听力下降口眼歪斜视力正常
- 以咳血为首发症状发生于室带的喉息肉1例
- 2015年
- 1病例报告患者,女,76岁,因间断性咳血半个月于2014年8月21日入院。患者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血,呈间断性,每次量不多,不伴鼻塞、咽喉部不适、吞咽困难及呼吸困难,无声嘶、发热。外院喉镜检查诊断为“喉肿物”。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病程中患者既往体健,无烟酒不良嗜好。体检:咽黏膜无充血,悬雍垂居中,双侧扁桃体无肿大,软腭上举尚可,咽反射存在。喉外观对称,
- 尹建枚朱雷陈伟伦傅仲鹰
- 关键词:喉息肉咳血
- 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与治疗(附1例典型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典型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讨其诊断和治疗。结果该例肿瘤侵及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喉,行甲状腺癌联合喉扩大切除术。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手足抽搐,术后第15天出院。随访1年健康生存,未见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罕见,早期诊断困难,恶性程度高,积极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放射治疗可延缓肿瘤的生长、转移。
- 王举傅仲鹰韩树海窦忠霞王天夫张剑涛
- 关键词:甲状腺鳞状细胞癌外科治疗
- 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后缺损的修复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初步探讨在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中,肿瘤切除后局部创面的修复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8年3月33例下咽癌患者行保留喉功能肿瘤切除术后的临床资料,其中14例采用局部黏膜拉拢缝合,2例采用胸骨舌骨肌筋膜瓣修复缺损,4例采用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2例采用胸大肌皮瓣修复,4例锁骨上岛状皮瓣修复缺损,4例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缺损,3例采用食管内翻拔脱胃上徙手术;观察缺损修复后患者伤口的愈合情况。结果33例患者喉功能良好,3例患者早期有轻微误吸,锻炼2周后即可正常进食。全部患者恢复吞咽功能,食管入口狭窄2例,后经局部扩张好转。咽瘘2例,局部换药1个月愈合。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以上,生存率为78.79%(26/33),目前正在随访中。结论在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中,防止误吸和避免咽食管狭窄是肿瘤切除后修复的主要目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个体化修复方法,既可以恢复下咽的结构和功能,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副损伤。
- 李祎宁傅仲鹰武欣张元丁陈玮伦
- 关键词:下咽癌缺损保留喉功能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性耳聋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 2015年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性耳聋(AAID)的基因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An)与毛细胞的损伤、前体细胞基因表达、凋亡信号通路的调控和细胞周期调控因子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影响基因治疗的效果。本文就AAID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了解目前AAID的研究现状,为耳聋基因治疗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 刘文杰傅仲鹰
- 关键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聋基因治疗
- HSP70在喉乳头状瘤和声带白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其上游调控因子HSF1在喉乳头状瘤和声带白斑中的表达,阐明其在喉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例声带白斑(声带白斑组)、6例喉乳头状瘤(喉乳头状瘤组)和7例声带息肉(对照组)的组织标本中HSP70和HSF1蛋白的表达。结果:HSP70和HSF1蛋白在喉乳头状瘤、声带白斑中的表达高于声带息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声带白斑在所有组织中表达最高。对声带息肉、喉乳头状瘤、声带白斑中HSP70蛋白表达量与HSF1表达的关系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P70蛋白表达量与HSF1的变化呈现正的直线相关(r=0.867,P<0.01)。结论:HSP70和HSF1在声带白斑中的高表达可能与喉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且HSP70和HSF1可能成为喉癌早期诊断的指标。
- 杨田田傅仲鹰王苹杨立新
-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喉乳头状瘤声带白斑
- 热休克蛋白70疫苗治疗喉癌的应用前景
- 2010年
-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热休克蛋白70(HSP70)与不同肿瘤抗原肽结合,形成HSP70-多肽复合物,具有特异性肿瘤免疫原性,可激活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且无需免疫佐剂即可激发有效、持续的抗肿瘤免疫效应,这对克服肿瘤的异质性、对抗肿瘤逃逸和治疗转移癌有明显帮助,也为肿瘤免疫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就HSP70疫苗治疗喉癌的应用前景做一探讨。
- 武欣傅仲鹰
-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疫苗喉癌
- 不同部位参考电极诱发的豚鼠听性脑干反应差异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分析不同部位参考电极诱发豚鼠听性脑干反应(ABR)的差异。方法健康豚鼠12只(24耳),分别采用双侧耳廓或双侧乳突作为参考电极,鼻尖部为接地电极,颅顶为记录电极,给予短声刺激,分别观察以耳廓和乳突为参考电极时的ABR波形、反应阈、潜伏期、波间期。结果 两种部位参考电极记录的ABR反应阈,波Ⅰ、Ⅱ、Ⅲ潜伏期,Ⅰ-Ⅲ波间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刺激声强减弱,参考电极置于双侧耳廓时,ABR波Ⅱ波形稳定、清晰,振幅下降幅度低于其他各波,最后消失;参考电极置于双侧乳突时,ABR波Ⅲ振幅下降幅度低于除波Ⅳ以外的其他各波,最后消失,同时Ⅱ-Ⅲ、Ⅲ-Ⅳ波间期缩短。在刺激声强下降20-40dB nHL时,两种部位参考电极记录的ABR波Ⅳ振幅增大、潜伏期前移,Ⅲ-Ⅳ波间期缩短,此现象在双侧乳突记录的ABR波形中更显著。结论 同等刺激条件下参考电极置于耳廓记录的ABR波Ⅱ和参考电极置于乳突记录的ABR波Ⅲ波形稳定易辨,两种部位参考电极记录的ABR反应阈、潜伏期、波间期无明显差异;以耳廓为参考电极记录的ABR波Ⅱ可作为豚鼠ABR反应阈的观察指标。
- 刘文杰傅仲鹰刘淑芳陈玮伦
- 关键词:听性脑干反应潜伏期阈值耳廓乳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