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职业病
  • 4篇职业病危害
  • 2篇职业病危害因...
  • 1篇疫情
  • 1篇疫情调查
  • 1篇疫情调查分析
  • 1篇职业病危害控...
  • 1篇制丝
  • 1篇制丝线
  • 1篇铁冶炼
  • 1篇铅锌矿
  • 1篇铅镉
  • 1篇矽肺
  • 1篇稀土生产
  • 1篇现状调查与评...
  • 1篇效果评价分析
  • 1篇锌矿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调查

机构

  • 6篇凉山彝族自治...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作者

  • 6篇余涛
  • 4篇王平
  • 4篇岳倩
  • 2篇尹明礼
  • 1篇戢友祥
  • 1篇廖强
  • 1篇廖如珺
  • 1篇邓云琼
  • 1篇邓明菊
  • 1篇游璐
  • 1篇关涛

传媒

  • 3篇职业卫生与病...
  • 2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职业与健康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某烟厂制丝线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识别某烟厂制丝线技术改造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效果。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法,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采集相关数据进行评价。结果粉尘:17个接触烟草尘的岗位中,12个岗位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要求。35个主要产尘点中,短时间接触浓度合格者21个,合格率为60.0%。噪声:共测定68个制丝线工作场所噪声强度个数据,7个数据超过85 d B(A);4个接噪岗位进行日等效连续A声级计算,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要求。微波辐射:对新增加的微波烟包加热松散机,在操作位置对操作者的头、胸、腹部、四肢和操作位进行连续测定,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结论该技术改造项目根据作业场所职业病防护要求,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草尘、噪声、微波辐射等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及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但需进一步加强完善防尘措施,隔声消声措施。
余涛关陶岳倩王平
关键词:制丝线职业病危害
1959-2019年凉山州职业性尘肺病病例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分析凉山州职业性尘肺病患者分布特征与发病规律,掌握现存尘肺病患者健康状况,为尘肺病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以1959-2019年凉山州报告的所有职业性尘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访与回顾性调查获得尘肺病患者基本信息、职业特征及健康状况,描述性分析尘肺病患者患病特征、发病规律及健康现状。结果 1959-2019年凉山州职业性尘肺病累计患病1 655例,现存992例,男性1 652例;总尘肺病患者和现患患者中甘洛县分布最多,分别为1 112例(67.19%)和810例(81.575);患者诊断时间主要分布于2010-2019年(共诊断1 221例,73.78%),其中2011年诊断患者最多(320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6.48(±9.16)岁、以4049岁年龄段患者最多(813例,占49.12%),平均发病工龄10.69(±8.04)年、接尘工龄6-10年最多(649例,39.21%);患者尘肺病种类以矽肺(1 475例)和煤工尘肺(175例)为主(合计1 650例,99.69%);患者尘肺病分期以壹期为主(817例,49.37%);患者所在行业主要有色金属采选业(1 234例,74.79%),其次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23例,7.45%);患者主要为凿岩工和爆破工。结论凉山州职业性尘肺病患者人数和与现存患者人数较多,矽肺和煤工尘肺是主要病种,发病工龄较短,患者地区分布、行业分布、工种分布明显,其重点防控与医疗资源配置应具有针对性。
余涛王永伟游璐龙妍西曾严庆张卓曲
关键词:矽肺煤工尘肺病例分析
小型硅铁合金冶炼对作业工人健康影响
2008年
目的调查分析硅铁合金冶炼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职业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某铁合金厂作业环境进行检测,对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健康检查。结果该铁合金厂的原料破碎、炉旁操作、铸包浇铸等工段检测到粉尘超标,合格率偏低,多为矽尘,而CO2、CO、SO2现超标。体检中发现1期尘肺病1例,O+期尘肺病观察对象7例,与粉尘检测结果一致。结论硅铁合金冶炼中造成矽尘和混合粉尘污染,引起作业工人尘肺病发生,工作场所粉尘检测合格率不高、污染重、劳动强度大、防护措施差,是尘肺病不断发生的重要因素。
戢友祥岳倩余涛尹明礼关涛王平
关键词:硅铁冶炼职业病危害因素
凉山州1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对凉山州1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3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4版)》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使用RT-PCR方法对呼吸道和消化道标本记性病毒核酸检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此次家庭聚集性疫情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结果2020-02-04/19发生的该起疫情为1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共涉及4例确诊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源为湖北省Y市输入病例(病例1),其余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均为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发病或检出核酸阳性的最短潜伏期为5 d,最长潜伏期为18 d,平均潜伏期为11.5 d。结论本起家庭聚集性疫情传染源的传染性强,但由于密切接触者追踪、隔离及时,后续病例均在隔离点发病,未产生更多的密切接触者,无三代病例出现。因此,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发生的关键在于对密切接触者的及时追踪管理。在密切接触者解除隔离前进行核酸检测以排除无症状感染者也非常重要。
邓明菊边绍勇廖强汪培章廖如珺余涛邓云琼关陶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
某铅锌矿铅镉作业人员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分析
2014年
目的对某铅锌矿接触铅、镉作业人员进行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分析作业场所危害因素分布现状。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对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检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矿53个接触铅及其化合物的岗位中有9个岗位的CTWA超标,占16.98%;60个接触铅及其化合物的工作地点中有10个地点的短时间接触浓度不符合超限倍数要求,占16.67%。62个接触镉及其化合物的岗位中有12个岗位C-TWA浓度超标,占19.35%;66个接触镉及其化合物的工作地点中12个地点的C-STEL超标,占18.18%。结论该矿部分岗位铅镉超标,可能导致职业性铅镉危害,应对防护关键岗位从管理、主动防护等方面加强防护工作。
余涛岳倩尹明礼王平
关键词:铅锌矿职业病危害
2014年某稀土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与评价
2015年
目的了解某稀土公司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为稀土生产企业的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检测和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和评价。结果该厂存在化学毒物、噪声、粉尘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焙烧车间粉碎工和看火工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超标,焙烧车间共计采集18份样,其中粉碎、回转窑投料、接料3个操作岗位14份样品浓度超标;库房和锅炉房各有1份样品超标。毒物:盐酸、氢氧化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涉及5个岗位的CTWA和短时接触浓度(CSTEL)均未超标。镧铈精矿破碎工、搬运工的8 h等效连续声级均达到了95.9 d B(A),超过了国家标准。结论该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较多,应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
岳倩余涛关陶王平
关键词:稀土生产职业病危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