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志堂

作品数:31 被引量:33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库渔业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农业科学
  • 12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繁殖
  • 8篇鱼类
  • 8篇水利枢纽
  • 7篇中华鲟
  • 6篇水利
  • 6篇胭脂鱼
  • 4篇鱼类资源
  • 4篇渔业
  • 4篇生物学
  • 4篇水产
  • 4篇黑龙江流域
  • 4篇长江
  • 3篇大型水利
  • 3篇大型水利枢纽
  • 3篇养殖
  • 3篇水产资源
  • 3篇铜鱼
  • 3篇人工繁殖
  • 3篇自然繁殖
  • 3篇习性

机构

  • 3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31篇余志堂
  • 9篇邓中粦
  • 6篇许蕴玕
  • 6篇周春生
  • 5篇刘家寿
  • 4篇陈金生
  • 4篇蔡明艳
  • 3篇易伯鲁
  • 3篇邓昕
  • 2篇赵燕
  • 2篇薛镇宇
  • 2篇梁秩燊
  • 2篇邓中林
  • 2篇马骏
  • 2篇向阳
  • 2篇唐会元
  • 1篇易继舫
  • 1篇曹克驹
  • 1篇肖理仁
  • 1篇戴泽贵

传媒

  • 9篇水生生物学集...
  • 8篇水利渔业
  • 6篇水库渔业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资源开发与保...
  • 1篇湖泊科学
  • 1篇淡水渔业
  • 1篇江汉考古

年份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9
  • 3篇1988
  • 1篇1987
  • 1篇1986
  • 3篇1985
  • 3篇1984
  • 2篇1983
  • 1篇1982
  • 3篇1981
  • 4篇195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黑龙江流域鲫鱼的种群变异和生态资料被引量:12
1959年
黑龙江流域的鲫鱼,是渔获物中的主要粗成之一,约占总产量的20%。黑龙江流域的水利枢纽建成后,它将成为水库中的主要养殖对象,因此,调查研究鲫鱼的生活习性及其种群变异,对于今后的渔业利用是有很大益处的。
余志堂何麟善肖理仁王精豹
关键词:黑龙江流域鲫鱼种群变异生态学特性
花(鱼骨)和重唇鱼的天然杂交种被引量:15
1959年
细鳞鱼和哲罗鱼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鲱形目(Clupeiformes)鲑鳟亚目(Salmonidei)的鲑科(Salmonidae)。在中国只为黑龙江流域所特有。
薛镇宇余志堂
关键词:黑龙江流域细鳞鱼哲罗鱼天然杂交种
黑龙江流域鳊鱼的种内变异及其生活习性被引量:5
1959年
鳊鱼是很名贵的经济鱼类,亦称边鱼,东北地区称鳊花。在我国的江河中分布很广,长江及松花江流域中最为丰盛。这种鱼最初的记载是在1844年,学名为Leucisucs brdmuld,是Cuvier和Valencienes两氏订立的。
余志堂谢洪高易伯鲁
关键词:黑龙江流域鳊鱼种内变异生活习性
花Hua和重唇鱼的天然杂交种被引量:2
1959年
花Hua(Hemibarbus maculatus)又名麻鲤,在东北地区通称花吉勾,这种鱼广泛地分布在我国各种水体中,南起海南岛,北到黑龙江都能在存。重唇鱼(Hemibarbus labeo)盛产于黑龙江流域各河流中,常识为“重重”。
薛镇宇余志堂
关键词:花HUA天然杂交种黑龙江流域淡水养殖
长江的铜鱼生物学及三峡水利枢纽对铜鱼资源的影响被引量:24
1981年
铜鱼在长江水系中分布广泛,在长江干流和汉江等一些支流中是捕捞的主要对象之一。作者对采自长江不同地区的铜鱼进行了分类性状上的比较,叙述了年龄和生长、繁殖、食性、洄游等生态学特性;根据在汉江丹江口水利工程建成后出现的铜鱼种群动态特点,讨论了葛洲坝和三峡水利工程对铜鱼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就保护长江铜鱼资源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许蕴玕邓中粦余志堂魏祥健
关键词:长江水系铜鱼生物学三峡水利枢纽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救鱼问题被引量:11
1989年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截流长江后,按工程设计运行特点,仅引起库区内水文状况改变,但大坝的阻隔使鱼类洄游受到影响。其影响的程度怎样?采取什么救鱼措施?建坝后的生态效应如何等一系列问题,为人们广泛关注。
曾文宣邓中粦余志堂蔡明艳
关键词:水利枢纽工程鱼类
全文增补中
中华鲟幼鱼现状调查被引量:24
1986年
葛洲坝枢纽于1981年1月截流后,中华鲟被阻予坝下,不能溯游到上游产卵场。1982年秋季首次发现中华鲟在葛洲坝下自然产卵,至今在坝下的繁衍活动已历时四年。为了进一步了解坝下新形成的中华鲟产卵的效能,客观地评价葛洲坝水利枢纽对中华鲟资源的影响,1982~1985年我们连续四年对长江口崇明地区的中华鲟幼鱼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
赵燕黄锈余志堂
关键词:中华鲟产卵场自然产卵幼鱼鱼资源繁衍
汉江中下游鱼类资源调查以及丹江口水利枢纽对汉江鱼类资源影响的评价被引量:19
1982年
丹江口水利枢纽是长江流域中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兴建导致了汉江的水文要素、鱼类饵料生物和鱼类资源的一系列变化。因此,研究丹江口水利枢纽建成后所引起的生态学效应,对于探讨三峡水利枢纽对长江鱼类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制定三峡水库渔业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余志堂
关键词:鱼类资源丹江口水利枢纽
一龄胭脂鱼摄食与日粮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1990年
本文对一龄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的食物选择性、日粮、饵料系数及生长速度等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用水蚯蚓和去壳后的湖螺喂养时,胭脂鱼主要摄食水蚯蚓。用水蚯蚓单独喂养时,饵料系数为4.3,体重14.0—26.4g的胭脂鱼日粮为24.45%,26.4—50.5g的胭脂鱼日粮为15.12%;用去壳湖螺喂养时饵料系数为11.6,14.0—23.0g的胭脂鱼日粮为19.31%。喂养水蚯蚓的胭脂鱼生长速度要比喂养湖螺的快得多。
刘家寿余志堂陈金生
关键词:胭脂鱼日粮饵料系数
胭脂鱼的早期发育被引量:15
1992年
本文描述了1987~1989年在葛洲坝下游人工授精后的胭脂鱼卵及其胚胎发育的特点和仔幼鱼的习性。
蔡明艳邓中粦余志堂邓昕马骏姜华文志豪
关键词:胭脂鱼发育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