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隆德
- 作品数:25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科学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被引量:1
- 2006年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我国的一大热点。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弄清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了解当前应把握的重点,积极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从实践中积极总结经验,从理论上深入展开探讨非常必要。我们邀请了湖南省部分相关主管部门的领导、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地方在一线工作的有关人员,进行了一次前瞻性的笔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值得探讨的内容很多,我们选取了这次笔谈的部分内容,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也欢迎各位学人参与讨论。
- 何隆德
-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体制性障碍城乡统筹现代文明
-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被引量:1
- 2003年
-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升小康社会水平的本质要求和客观需要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体制文明是政治文明的核心环节 ,体制问题是政治生活中带根本性的问题 ,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 ,加大政治体制改革的力度。在改革中 ,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 ,明确历史方位、价值取向和主要任务 ;要从我国国情出发 ,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 ;同时 ,既要积极 。
- 谭运宏何隆德
-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小康社会
- 习近平选人用人思想及其鲜明导向被引量:4
- 2017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治国理政的新高度,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适应党的事业发展需要,对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的标准、原则和要求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路、新思想,这些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导向鲜明,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对深化新时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 何隆德熊进
- 关键词:干部选拔
- 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战略思考
- 2005年
- 从战略上讲,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必须改变过去在政治发展中单纯地强调政治改革的思维定势,突出政治建设在政治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坚持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从政治意识、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上全面推进政治建设;必须确立科学的政治行为评判标准,重构政治行为的合法性基础;必须拓宽政治发展视野,广泛利用人类一切有价值的政治资源;必须繁荣政治理论,充分发挥理论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 何隆德
- 关键词:政治文明政治发展
- 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要强化五种意识
- 2001年
- 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发展的。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又要针对新的实际,科学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讨新的途径和新的方法。为此。
- 何隆德
- 关键词:青年思想政治工作非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问题探究——基于湖南省实践探索的启示被引量:4
- 2020年
- 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是新时代我们党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高素质专业化”思想融会贯通了政治过硬与本领高强有机统一的丰富内涵,其实质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的新时代表达,深刻体现了历史方位转换对干部队伍提出的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新时代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推进干部监督的常态化、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推动干部能上能下等方面寻找突破口和着力点,开辟和创新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的实践路径。
- 何隆德李鹏博
- 关键词:干部队伍
- 治国之大道,执政之方略——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 2014年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近日由外文出版社以多种语言出版发行了。该书汇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论断,是新时期我们党治国之道的系统阐述,是执政方略的集中表达。
- 何隆德
- 关键词:治国理政执政方略大道治国之道
- 新时期干部成长环境与机制研究
- 干部成长是一个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动态过程.其中,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干部成长的内因就是干部的主体条件,外因是指干部成长的社会环境.在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上,强化干部的主体条件无疑...
- 何隆德
- 关键词:干部
- 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实践转化路径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从现状看,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向实践转化,必须从理论认知、价值认同、实践应用和优化环境四个方面着手,着力创设转化的主客体条件,构建转化的相应机制。要通过理论的通俗伦和普及化,强化理论认知;通过对理论的价值判断和实践引导,增进理论认同;通过把理论具体化为一定的思想方法、政策、制度和社会实践活动,深化实践应用;通过解放思想、变革体制和动员群众,优化转化环境。这四个方面,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向实践转化的必备条件,是推动转化的现实路径。
-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三化"研究课题组何隆德
- 澳大利亚生态环境保护的举措及经验借鉴被引量:13
- 2014年
- 澳大利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较早地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同步推进;澳大利亚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国家战略、建立全民参与的环境保护机制、坚持依法依规治理环境、实现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生态化、强调尊重自然规律等,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一些成功做法;当然,澳大利亚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存在一些利己主义行为,对全球环境保护不利。
- 何隆德
- 关键词: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