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锦泉
- 作品数:51 被引量:329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P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经验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的应用。方法:分析在口腔颌面外科实验课中应用PBL教学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方法。结果: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下,PBL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改进效果,也需要改进PBL教学。结论: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开展PBL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值得推广。
- 周苗朴正国车月娟郭吕华张清彬欧阳可雄何锦泉徐妍杜发亮陈斌
- 关键词:PBL教学法口腔颌面外科
- 钢板内固定在距骨骨折中的应用
- 2025年
- 距骨骨折临床治疗难度大,术后常出现创伤性关节炎、骨坏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足踝功能。目前距骨骨折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而手术治疗主要为切开复位内固定。内固定的选择较多,包括克氏针、空心钉和可吸收螺钉等。虽然这些内固定在治疗简单骨折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应用于复杂、粉碎的距骨骨折时疗效欠佳。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钢板内固定逐渐用于距骨骨折的治疗。钢板内固定能更好地实现骨折精准复位和维持复位后的稳定,从而减少骨坏死和畸形愈合的发生。虽然钢板内固定与传统螺钉固定在刚度、屈服点及载荷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其复位效果更好,能够维持解剖复位、抗塌陷和短缩,在固定复杂的粉碎骨折时更有优势。对骨折塌陷严重、合并骨缺损需要行骨移植的患者,在骨移植区域应用钢板固定能够防止移植物移位和旋转。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距骨体骨折时多选取内外双侧入路,可获得广阔的手术视野,有利于骨折复位。目前,距骨颈骨折钢板内固定的置入位置尚无统一标准,临床医生需综合评估距骨骨折的严重程度和受伤机制,从而制定合理有效的手术策略。
- 王伟何锦泉
- 关键词:距骨骨折
- 开窗减压术在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开窗引流术在治疗下颌骨巨大囊性病变中的应用.方法 对5例下颌骨巨大囊性病变(颌骨囊肿4例;单囊型成釉细胞瘤1例)实行开窗引流术,并且定期追踪回访.结果 开窗引流术后追踪回访6~28月,囊腔明显缩小,成骨良好,其中4例再行Ⅱ期手术,无复发.结论 开窗引流术是治疗下颌骨巨大囊性病变简单实用有效的方法.
- 欧阳可雄何锦泉杨子楠朴正国
- 关键词:开窗减压下颌骨囊性病变
-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现状被引量:6
- 2009年
- 随着人类预期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所占比例逐渐增大.老年人群骨密度减低,在受到低能量创伤时,便易发生脆性骨折,从而使得桡骨远端骨折这一老年人群常见骨折的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女性患者中。85%有骨密度减低,51%有骨质疏松。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建议对老年患者进行常规骨密度的检测评估。然而,只有极少数医生推荐患者进行骨密度检查嘲。而且越是高龄患者,
- 叶伟胜何锦泉马宝通
-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老年
- 同种异体骨共价枝接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对成骨细胞黏附和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骨共价枝接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RGD)多肽对大鼠成骨细胞黏附和增殖的影响。方法以RGD多肽在同种异体骨片表面进行共价枝接反应,用X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进行表面分析,以大鼠成骨细胞在骨片表面进行组织培养,MTT法及细胞计数法评价成骨细胞的黏附效力及增殖活性,通过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及增殖情况。结果以碳二亚胺(EDC)为交联剂能够将RGD多肽有效固定于同种异体骨片表面,成骨细胞在同种异体骨片表面培养4 h、20 h后,实验组细胞黏附效力(0.322±0.014、0.447±0.030)均明显强于对照组(0.240±0.012、0.337±0.048),培养4 d、6 d、8 d后,实验组成骨细胞增殖情况(0.510±0.054、0.612±0.075、0.629±0.098)亦强于对照组(0.405±0.054、0.340±0.030、0.339±0.018)。结论RGD多肽共价修饰同种异体骨能够有效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和增殖。
- 胡永成侯晓斌何锦泉谈志龙
- 关键词:肽类成骨细胞
- Wnt3A基因沉默对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与凋亡影响
- 2014年
- 目的:应用RNA干扰技术,研究WNT3A基因突变导致腭裂发生的机制。方法:构建WNT3A基因沉默载体,对胚胎腭突间充质细胞进行RNA干扰实验。CCK-8检测细胞活力检测WNT3A基因沉默后细胞增殖的改变,Hoechst染色检测WNT3A因沉默后对胚胎腭突间充质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WN仍A基因表达下调后,腭突间充质细胞的增殖速度明显减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实验组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WNT3A基因表达下调后,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减弱并发生凋亡,本研究从细胞水平解释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的WNT3A基因功能下调与先天性唇腭裂发生之间的密切关联的病因。
- 何锦泉朴正国欧阳可雄张清彬周苗杨子楠
- 关键词:先天性腭裂WNT3ARNA干扰
- 笑气联合利多卡因在拔牙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笑气与利多卡因联合应用于拔牙中的效果。方法挑选两侧牙位和牙萌出状况相同的下颌智齿拔除术患者50例,试验组为患者一侧阻生牙行笑气加利多卡因麻醉;对照组为同一患者另外一侧阻生牙行利多卡因麻醉,对拔牙疼痛感采用视觉评价量表(verbal analogu scale,VAS)测试,并进行麻醉效果评估。结果试验组的进针不适感以及疼痛感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笑气吸入联合利多卡因局部浸润应用于拔牙术,镇痛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欧阳可雄何锦泉张兆强张清彬朴正国
- 关键词:笑气利多卡因拔牙术
- 特殊需求患者气管插管全麻下拔牙病例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特殊需求患者全麻下拔牙的必要性以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室2014年、2015年气管插管全麻下拔牙病例,分析并评价特殊需求患者选择气管插管全麻下拔牙的原因、麻醉效果、手术安全性、患者术后评价等资料。结果共收集到符合条件病例54例,其中严重张口受限11例、严重心脑血管疾病10例、癫痫病史2例、严重的牙科恐惧症13例、年龄或智力局限不能配合治疗18例,经气管插管全麻下拔牙后,按照出院评价标准均大于9分,安全出院,出院1 d、1周、1月回访均无拔牙及麻醉并发症。结论气管插管全麻下拔牙对于一些有特殊需求的患者是一种安全的选择。
- 欧阳可雄邹瑞何锦泉黄珞张君伟朴正国
- 关键词:拔牙气管插管全麻并发症特殊疾病
- 锥形束CT在评估牙槽突裂骨缺损体积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研究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在牙槽突裂植骨修复术前预测植骨量的准确性。方法选择14例单侧牙槽突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通过CBCT扫描获取患者上颌骨影像数据并导入Mimics软件,用该软件测量牙槽突裂骨缺损体积。在术中通过5 mL注射器测量植入牙槽突裂隙中的松质骨骨量,获得牙槽突裂骨缺损的实际体积,并与术前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4例患者接受了牙槽突裂植骨术,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前用CBCT和Mimics软件测量得到的牙槽突裂骨缺损体积为(2.78±0.70)mL,术中实际测量得到的牙槽突裂骨缺损体积为(2.88±0.70)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CBCT预测牙槽突裂骨缺损体积准确率为(95.09±2.56)%。结论术前CBCT结合Mimics软件可精确计算牙槽突裂骨缺损体积。
- 何锦泉欧阳可雄王朝俭张君伟黄珞王伟奇陈伦秋朴正国
- 关键词:牙槽突裂骨移植骨缺损体积测量锥形束CT
- 可吸收内固定板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颌面部骨折的患者应用可吸收内固定板的临床疗效。方法颌面部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用材料,治疗组采用可吸收内固定板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可吸收内固定板治疗颌面部骨折临床疗效显著。
- 朴正国何锦泉
- 关键词:颌面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