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毓新
-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香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湖泊沉积生物标志物记录及其环境气候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莫愁湖(69°22.3'S,76°22.0'E)沉积柱中的有机生物标志物记录了该区全新世中、晚期气候演变过程。不饱和长链烯酮在沉积柱111—76 cm(6 450—5 100 cal.a BP)和36—30 cm(3 700—3 500 cal.aBP)深度段检出,76 cm深度以上基本消失;表明该区在5 100 cal.a BP前后气候开始由冷转暖,冰川消融,陆壳抬升,相对海平面下降,同时大量的冰融水使湖泊逐渐淡化。沉积柱底部长链烯酮的检出阶段与东南极相对海平面较高时期相一致,而沉积柱36—30 cm(3 700—3 500 cal.a BP)深度段不饱和长链烯酮的痕量检出,则揭示了一个短暂的气候干冷、湖泊盐度升高的时期。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反映当地气候变化所控制的湖生植物群落演变过程,与上述过程基本一致。
- 刘毅罗宇涵孙松何毓新柳中晖孙立广
- 关键词:拉斯曼丘陵长链烯酮正构烷烃相对海平面
- 青藏高原北部太阳辐射影响的晚全新世温度变化被引量:1
- 2013年
- 近年来,小冰期(约公元1400~1850年)的气候变化已经得到了较为详尽的研究.但是,在中世纪暖期(约公元800~1400年)温度是否比近50年温度高这个问题上,仍存在很多争论.有气候模型表明,包括青藏高原北部在内的中亚地区在中世纪暖期的温度仍然低于现代温度.然而,这一区域包含中世纪暖期的高分辨温度记录非常有限。
- 何毓新刘卫国赵成王政王欢业刘毅秦先燕胡启后安芷生柳中晖
- 关键词:青藏高原北部温度变化晚全新世中世纪暖期太阳气候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