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健标
-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ER,PR,Ki67,p53表达的相关分析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3
- 2007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ER,PR,Ki67以及p53表达的相关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3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测淋巴结转移,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半定量测定乳腺癌ER,PR,Ki67和p53的表达,将腋窝淋巴结转移与这些分子表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42.9%,ER,PR,Ki67和p5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5%,76.2%,73.0%和55.6%,ER与PR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01),p53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1),淋巴结转移与ER,PR,Ki67,p53表达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ER,PR,Ki67,p53表达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的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
- 周才明黎绍基何健标
- 关键词:淋巴转移KI67P53
- 乳腺癌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乳腺癌手术后复发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复发时间(因变量)和8个可能复发因素(自变量)进行逐步法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肿瘤大小、年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被选入方程,回归系数分别为:-13.98、-9.33、4.49、-11.27;标准回归系数为:-0.37、-0.31、0.18、-0.16.方程的F=189.18,P<0.05;决定系数R2=0.92,复相关系数R=0.96。结论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肿瘤大小、年龄和细胞分化程度影响乳腺癌手术后复发时间。
- 雷大钊雷建黄炯强柯传烽何健标
- 关键词:乳腺癌复发多元线性回归
- 乳头溢液性疾病乳管镜下特征的探讨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性疾病患者乳管镜下的病变特征。方法采用乳腺导管镜对49例乳头溢液患者的病变导管进行观察、评估和记录,结合有关文献分析不同乳头溢液性疾病病变导管内的表现。结果乳腺导管炎11例,镜下表现为:病变管壁局部或广泛充血、水肿,管壁欠光滑、弹性稍差,管腔内有较多渗出物;乳腺导管扩张7例,表现为:病变管腔扩张而且通畅、管壁光滑;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27例,表现为:病变管壁上结节样隆起性病变,较为规则,表面光滑,病变以外管壁弹性好;乳腺癌4例,表现为:病变管壁上不规则的隆起性病变,沿内壁纵向生长形成桥样结构,管壁僵硬失去弹性。结论乳头溢液患者的乳管镜下特征是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并且对疾病的治疗有指导价值。
- 周才明黎绍基何健标
- 关键词:乳头溢液乳管镜病变特征
- 乳管镜诊断乳头溢液性疾病的后续治疗
- 2007年
-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性疾病乳管镜诊断后的治疗措施。方法采用乳管镜对51例乳头溢液的病变导管进行观察、评估,并根据乳管镜下的不同表现特征实施治疗。乳头溢液性疾病的乳管镜下病变表现特征可分为隆起性病变和非隆起性病变,隆起性病变又分为结节状隆起和不规则隆起。本组结节状隆起29例,采取病灶局部切除23例,单纯乳腺切除6例;不规则隆起1例,病灶切除活检证实为乳腺癌后按恶性肿瘤的原则治疗;非隆起性病变21例,行乳管镜下冲洗治疗18例,3例有血性病变导管及其所属小叶切除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乳腺癌后按恶性肿瘤治疗。结果51例随访6~21个月,平均14个月,B超及胸片未见复发转移。结论乳管镜下的病变表现特征是乳头溢液性疾病制定治疗措施的重要依据。
- 周才明黎绍基何健标
- 关键词:乳头溢液乳管镜病变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