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雯
-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冠状沟及阴茎体中间型尿道下裂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总结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冠状沟及阴茎体中间型尿道下裂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采用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的483例冠状沟及阴茎体中间型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及处理。结果患儿手术年龄8个月至14岁,平均4岁8个月,手术时间45~100min,平均68min。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5.2%,其中术后尿道瘘3.5%,尿道口狭窄2.3%,伤口感染及裂开1.0%,阴茎扭转2.1%,尿道憩室0.4%。冠状沟型与阴茎体中间型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尿道瘘及尿道憩室经再次手术成形尿道治愈,尿道口狭窄经扩张尿道口改善。结论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并发症较容易处理,是治疗冠状沟及阴萃体中间型尿道下裂的合适手术方式。
- 贾炜温英泉刘国昌张丽瑜李忠民伏雯龙旺军
- 关键词:尿道下裂并发症尿道下裂外科学
- 先天性小肠闭锁134例诊治分析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总结先天性小肠闭锁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探讨各型小肠闭锁的手术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来134例先天性小肠闭锁患儿的病例资料,其中十二指肠闭锁37例,空肠闭锁26例,回肠闭锁71例;Ⅰ型45例,Ⅱ型22例,Ⅲa型53例,Ⅲb型(Appel-Peel)4例,Ⅳ型10例。根据小肠闭锁部位及病理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134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6例进行了第2次手术,原因包括吻合口梗阻7例,吻合口漏5例,遗漏多发性闭锁1例,切口裂开3例。全组治愈124例,治愈率92.5%。死亡7例。放弃治疗3例。结论早期诊断和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提高小肠闭锁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因素。Ⅰ型闭锁宜采用肠侧侧菱形吻合术或隔膜切除、纵切横缝术。Ⅱ型、Ⅲ型闭锁病例可采用近端扩张肠管切除、肠端端或端斜吻合术,或改良裁剪式肠吻合术。TPN、围手术期综合管理及改进手术材料能显著提高疗效。
- 伏雯夏慧敏余家康钟微
- 关键词:肠闭锁
- 新生儿肠穿孔危重评分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对新生儿肠穿孔进行危重评分与预后分析,探讨新生儿肠穿孔危重评分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99年~2007年治疗的90例新生儿肠穿孔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7分制评分系统对术前患儿病情进行危重评分,并结合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危重评分值高的患儿病死率较高;早产儿病情重,危重评分值高,病死率高,预后较差;出生体重、手术方式及肠穿孔部位对预后影响不大。结论出生时是否足月、合并感染及内环境是否稳定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 马力钟微余家康伏雯夏慧敏
- 关键词:肠穿孔预后
- 尿液内皮素-1在先天性肾积水患儿中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尿液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肾积水患儿诊断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选取50例单侧UPJO患儿,均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或磁共振水成像(MRU)等检查证实,并排除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列为研究组;选取40例腹股沟斜疝或鞘膜积液患儿,列为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均在术前留取膀胱尿液标本,并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尿液ET-1,同时测定尿肌酐(Cr)。结果:研究组尿ET-1/Cr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ET-1845pg/mmolCr为诊断界值,敏感性为78%,特异性为90%,总准确率为82.5%。结论:尿液ET-1作为一个有效的生物学标志物,具有敏感、特异、方便、非侵入性等优点,在先天性肾积水患儿的尿生物学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伏雯夏慧敏刘国昌温英泉
- 关键词:肾盂积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内皮素-1
- 猪小肠黏膜下层支架复合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膜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背景:小肠黏膜下层为无细胞胶原层,含有多种生长因子,主要由Ⅰ、Ⅲ型纤维胶原蛋白构成,与骨膜相似。目的:观察猪小肠黏膜下层支架构建兔组织工程骨膜对兔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兔组织工程骨膜的免疫学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细胞学对比观察,于2005-09/2007-03在兰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研究所完成。材料:健康家猪小肠,出生20d的新西兰纯种兔4只。方法:采用沉淀法以猪小肠黏膜下层作为支架材料,复合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细胞构建兔组织工程骨膜。分离兔外周血T淋巴细胞作为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的效应细胞。实验分3个刺激组:成骨诱导细胞组(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14d)、组织工程骨膜组(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14d复合小肠黏膜下层支架)、单纯小肠黏膜下层组(单纯小肠黏膜下层支架),分别加入单相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液中。主要观察指标:MTT法体外检测各组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的影响。结果:成骨诱导细胞组、组织工程骨膜组、单纯小肠黏膜下层组的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1±3)%,(23±5)%,(48±10)%。成骨诱导细胞组和组织工程骨膜组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率低于单纯小肠黏膜下层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成骨诱导细胞组与兔组织工程骨膜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构建的组织工程骨膜可抑制兔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组织工程骨膜与单纯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细胞同样具有调节免疫作用。
- 刘佳徐宏文王栓科伏雯
- 关键词:骨膜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猪小肠黏膜下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