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仲烈

作品数:12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鸡病
  • 5篇病毒
  • 4篇疫苗
  • 4篇新城疫
  • 3篇猪细小病毒
  • 3篇细小病毒
  • 3篇免疫
  • 2篇灭活
  • 2篇灭活疫苗
  • 2篇抗原
  • 2篇活疫苗
  • 1篇典型新城疫
  • 1篇疫里氏杆菌
  • 1篇疫苗研究
  • 1篇增殖
  • 1篇适应性
  • 1篇试产
  • 1篇特点及防治
  • 1篇染病
  • 1篇猪病

机构

  • 12篇上海市农业科...

作者

  • 12篇严仲烈
  • 9篇刘洪云
  • 8篇顾庆国
  • 7篇孙凤萍
  • 6篇许峰
  • 3篇叶向阳
  • 3篇张婉华
  • 2篇刘惠莉
  • 2篇胡建华
  • 2篇曹伟明
  • 2篇金佩芳
  • 2篇徐卫林
  • 2篇潘铙苘
  • 1篇张德福
  • 1篇杨惠萍
  • 1篇杨颐
  • 1篇施建春
  • 1篇孙风萍
  • 1篇张平
  • 1篇陈嘉棣

传媒

  • 7篇上海畜牧兽医...
  • 2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1
  • 3篇199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家禽三种主要传染病生物疫苗工程攻关研究
刘洪云胡建华张平孙凤萍刘惠莉陈丽军王英吴祖立许峰顾庆国金佩芳姚东侠严仲烈张德福
该项目通过分离了在我国流行的新城疫新毒株,并与当前使用的疫苗株进行了SDS-PAGE的蛋白分析,看到了蛋白带的明显差别,弱毒株的某些蛋白带逃逸,可能是造成鸡新城疫免疫不完全的重要原因,用这一流行株毒与常规弱毒株配合,研制...
关键词:
关键词: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疫里氏杆菌
多抗原联合免疫的研究
1997年
孙凤萍刘洪云许峰顾庆国严仲烈姚冬侠
关键词:鸡病免疫
免疫鸡群非典型新城疫流行特点及防治被引量:2
1998年
刘惠莉刘洪云顾庆国孙凤萍严仲烈姚冬侠
关键词:鸡病非典型新城疫
鸡病毒性关节炎被引量:1
1995年
病原为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通常导致鸡表现跛行、关节炎、腱鞘炎、矮小综合征、生产性能低下、增重减少、饲料转化效率低,从而使养鸡业的经济效益大大降低,1984年王锡坤首次报道在我国发现的禽病毒性关节炎(AVA),此病特别对一些商品系肉用鸡危害尤为严重。之后,耿培梁等报道了蛋用雏鸡发生病毒性关节炎。1990年肖成蕊等从患鸡关节内分离得病原并鉴定为呼肠孤病毒J-1毒株。在国外,1954年Fahey和Crawley首次从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鸡呼吸道内分离到禽呼肠孤病毒,1957年01son等从患有滑膜炎的病鸡中分离到“病毒性关节炎病毒”,1972年Walker确定为呼肠孤病毒。目前,呼肠孤病毒感染已在各国流行。呼肠孤病毒引起的关节炎主要发生于肉鸡,也发生于蛋鸡,火鸡,并与另外一些疾病,如腓肠肌腱破裂、心包炎、心肌炎、心包积液、泄殖腔粘糊、雏鸡早期死亡、吸收不良综合征(或称矮小综合征)等,有密切的关系。一、鸡病毒性关节炎的流行鸡与火鸡是唯一的天然宿主。其他禽类和鸟类体内虽可发现呼肠孤病毒,但不发病。各种类型的鸡都能感染,但重型鸡更易发生,尤以5~7周龄的肉用仔鸡发病最多,发病率可高达100%,而死亡率低于6%。
刘洪云许峰潘铙苘孙凤萍顾庆国严仲烈
关键词:鸡病病毒性关节炎病原
鸡新城疫法氏囊病细胞组织培养灭活油乳化两联疫苗的研制被引量:1
1996年
采用细胞组织培养代替鸡胚培养的技术,分别对鸡新城疫细胞适应病毒株和本研究所分离鉴定的法氏囊细胞适应Q病毒株进行细胞组织培养,收获病毒,灭活,油乳化,制成联苗。经疫苗安全性、效力、免疫期和保存期测定,结果表明细胞组织培养联苗不仅安全,免疫率在92%以上,而且在保存期、免疫期超过半年以上时仍有坚强的免疫力,免疫效果理想。
刘洪云陈嘉棣杨惠萍杨颐施建春顾庆国孙凤萍徐卫林严仲烈许峰
关键词:鸡病新城疫IBD疫苗
多抗原在鸡体的相互干扰
1997年
孙凤萍刘洪云许峰顾庆国严仲烈姚冬侠
关键词:鸡体抗原鸡病
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一次免疫的免疫力被引量:2
1990年
1976年以后国外就开始了对 PPV 疫苗的研究,证实对临近配种的 HI 阴性猪,用灭活疫苗分2次注射,每次5~10毫升,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抗体反应,强毒攻击后不出现猪毒血症,不发生病毒的经胎盘感染、Wrathall et al(1984)和 Edwardset al(1986)分别报告灭活疫苗2毫升剂量1次注射对 HI 阴性猪有免疫力.我们曾经报告,用灭活疫苗2次注射,每次5毫升,不论对是否有母源抗体的猪均能产生相当高的抗体反应,在强毒攻击后不发生病毒血症,注射疫苗的怀孕母猪还可以抵抗PPV 的经胎盘感染.本文报告我们研究的用 AEI 灭活疫苗,对有或无母源抗体的猪,注射剂量为2毫升或5毫升,一次免疫的免疫力试验结果.
潘雪珠叶向阳严仲烈曹伟明张婉华杨水奶栗寿初姚龙涛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免疫力
工厂化猪场猪病防治的技术规范
1991年
60年代初和70年代中期,我国曾建立了一些大型机械化猪场,由于生产不配套,尤其是猪病控制困难,养猪业发展缓慢,有的甚至停产。近10多年来,随着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食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了扩大养猪生产,形成商品猪生产基地,满足市场与出口需求,一些省市兴建起一批工厂化猪场,使我国传统养猪开始了向现代化,商品化养猪转化的新阶段。由于工厂化养猪数量大,集约化,猪群高度集中,容易感染疾病,且传播快,发病严重,死亡率高。
刘洪云严仲烈
关键词:工厂化猪场疾病
猪细小病毒的猪体回归试验和回归阻断试验
1990年
1982年本所在上海郊区二个猪场的有繁殖障碍病的头胎母猪中分离到二株血凝性病毒,证实为PPV.为证实其致病性,作了本动物回归试验和回归阻断试验.一、材料与方法(一)种毒:PPV S—1和 S—2毒株。毒株的分离和鉴定前已报道.S—1毒株为制苗种毒,疫苗制造见文献.S—2毒株为回归试验的种毒.胎猪睾丸(ST)细胞:由中监所周泰冲教授赠送.(二)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试验方法前已报道.(三)病毒分离方法:将血浆或胎儿内脏(肝、脾、肺、肾、小肠、肠系淋巴节)的1∶10混合乳剂接种于 ST 细胞,培养二周,培养液作 HA 试验如 HA 阳性,判为病毒分离阳性.(四)猪体回归试验:将 HI 阴性的怀孕头胎母猪,在孕龄30~40天时分别注射
严仲烈潘雪珠叶向阳张婉华唐骐骏曹伟明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
猪轮状病毒对传代细胞的适应性及其增殖特点被引量:1
1994年
猪轮状病毒对传代细胞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病毒须用胰蛋白酶(25μg/ml)置37℃处理1h,病毒才具有对细胞的感染性,每次病毒传代须经此法处理,病毒才能连续传代。病毒传代过程中,细胞培养的维持液须不含牛血清。LLC-MK_2猴肾传代细胞能适应猪轮状病毒培养。
刘洪云严仲烈顾庆国孙凤萍
关键词:猪轮状病毒细胞培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