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琴
- 作品数:9 被引量:83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压氧救治一氧化碳中毒46例报告被引量:1
- 2000年
- 在抢救一氧化碳(CO)中毒病人过程中,高压氧(HBO)治疗后使病人能够迅速从昏迷中苏醒,并在短期内恢复健康,取得满意的疗效。我科1998年6月至2000年1月应用HBO救治CO中毒所致昏迷病人46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6例病人中,男性20例,女性26例,最小年龄9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年龄35.6岁,中毒后昏迷时间30分钟至6小时入院11例,超过6小时35例,平均46小时入院。……
- 田立健杨瑞芮军龚琴
- 关键词:高压氧一氧化碳中毒
- 不同时间窗及疗程的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影响被引量:39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窗及疗程的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疗效的影响。方法 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从发病到高压氧治疗的时间窗及疗程分为7组,对各组患者在高压氧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脑电图检查,并进行各组之间的比较。结果在进行同样疗程的高压氧治疗中,越早进行高压氧治疗,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ADL评分及脑电图结果越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开始高压氧治疗,疗程越长,患者的NIHSS、ADL评分及脑电图结果越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可靠,在脑梗死后12h以内开始高压氧治疗效果最好,7d后开始行高压氧治疗仍有临床疗效,并且疗程越长疗效越佳。
- 王晓红黄礼群龚琴李宁
- 关键词:高压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脑电图
- 头针留针入高压氧舱治疗对颅脑损伤后认知障碍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头针留针入高压氧舱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Ⅰ组(头针留针入高压氧舱组)、Ⅱ组(单纯高压氧组)和Ⅲ组(对照组),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Ⅱ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高压氧治疗,Ⅰ组患者行头针治疗后留针入高压氧舱行高压氧治疗。分别比较治疗30次(5周)、60次(10周)后各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结果在治疗30次(5周)后,3组的MoCA评分都较治疗前有所增加,各组间的评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9)。在治疗60次(10周)后,3组的MoCA评分都较治疗30次有明显增加,各组间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Ⅰ组和Ⅱ组MoCA评分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2);同时Ⅰ组的MoCA评分较Ⅱ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表明头针留针入高压氧舱治疗和单纯高压氧治疗均能在治疗60次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且头针留针入高压氧舱治疗在治疗30次时即可有改善的趋势。结论头针留针入高压氧舱治疗较单纯高压氧治疗能快速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 王晓红黄礼群龚琴刘婷
- 关键词:高压氧颅脑损伤认知功能障碍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焦虑对迟发性脑病的影响及综合康复治疗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后焦虑对迟发性脑病(DEACMP)的影响及高压氧(HBO)联合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472例急性CO中毒患者经急救、HBO等治疗后均苏醒,根据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分为焦虑与无焦虑患者,运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及Barthel指数(BI)检测患者的认知状况及ADL,并观察DEACMP的发病情况。将焦虑患者中出现DEACMP并再次入院的43例患者随机分A组22例和B组21例,均给予常规药物及HBO治疗;A组同时辅以认知-运动功能训练及心理干预。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ADL及认知功能,并评定疗效。结果:472例患者中并发焦虑者137例,其MMSE及BI评分明显低于无焦虑患者(P<0.05),DEACMP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焦虑患者(P<0.01)。其中43例DEACMP患者再次入院分为A、B 2组,治疗50d后,2组BI及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1),且A组更高于B组(P<0.05);A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B组(P<0.01,0.05)。结论:急性CO中毒后焦虑状态对DEACMP的发生有明显的负面影响,HBO联合康复治疗具有协同疗效,能显著改善DEACMP患者智力水平及ADL能力。
- 田家林龚琴杨晨张禹孟祥恩
- 关键词:焦虑迟发性脑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高压氧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救治与迟发脑病的预防
- 作者分析了用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救治机理和预防迟发脑病的临床应用.
- 田立健杨瑞芮军龚琴
- 关键词:迟发脑病高压氧疗法
- 文献传递
- 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HBO)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elayed cerebral vasospasm,DCVS)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按标准选出的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BO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HBO组除上述治疗外加用早期HBO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ary,MCA)血流速度、DCVS及脑梗死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neurologic function impairment,NFI)评分和Barthel评分。结果两组术后第8天时血流速度较第1天增加显著(P<0.01),第15天时血流速度较第8天均有降低(P<0.01),治疗组第8天、第15天的血流速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NFI评分降低、Barthel评分升高(P<0.01),且HBO组各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HBO组DCVS、脑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后早期运用HBO综合治疗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DCVS的防治有积极的作用,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恢复。
- 田家林邵彬龚琴刘婷刘宁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迟发性脑血管痉挛高压氧日常生活能力蛛网膜下隙出血
- 高压氧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救治与迟发脑病的预防被引量:3
- 2001年
- 田立健杨瑞芮军龚琴
-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高压氧治疗
- 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炎疗效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41例特发性面神经炎患者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针灸治疗;观察组除上述治疗外加用早期高压氧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Portmann评分法)、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和组间的Portmann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能促进患者受损的面神经功能迅速恢复,提高疗效。
- 田家林龚琴孟祥恩张禹
- 关键词:特发性面神经炎高压氧神经功能
- 早期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半暗带和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3年
-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早期高压氧治疗(hyperbaric oxygen,HBO)对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IP)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磁共振灌注加权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即PWI/DWI不匹配原理,入选40例具有IP的A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高压氧治疗2个疗程。根据DWI异常信号的高低在患侧选取病灶的中心区、病灶的边缘区、病灶的中心区与边缘区中点、病灶的外周区共4个点,测量治疗前后4点的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elativ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rADC)。同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除梗死中心区以外,其余3个点的rAD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能够有效挽救ACI的IP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 田家林邵彬龚琴王琴
- 关键词:脑梗死高压氧缺血半暗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