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继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政治
  • 3篇和谐社会
  • 2篇中国共产党
  • 2篇主义
  • 2篇马克思主义
  • 2篇共产党
  • 2篇国共
  • 1篇一国两制
  • 1篇一国两制理论
  • 1篇正义
  • 1篇正义观念
  • 1篇政协
  • 1篇政治发展
  • 1篇政治价值
  • 1篇政治前提
  • 1篇政治体制
  • 1篇政治体制改革
  • 1篇政治文明
  • 1篇政治性
  • 1篇政治主体

机构

  • 7篇武汉大学
  • 1篇武汉职业技术...

作者

  • 7篇黎继
  • 1篇郑兰先
  • 1篇虞崇胜

传媒

  • 2篇理论文萃
  • 1篇天津行政学院...
  • 1篇党政干部论坛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上海行政学院...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政治文明:和谐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重要保障被引量:2
2005年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追求的重要目标。和谐社会是政治文明发展的社会基础,政治文明是和谐社会发展的政治前提和重要保障。没有和谐社会就没有政治文明的发展,没有政治文明也不会有和谐社会的存在。
虞崇胜黎继
关键词:政治文明和谐社会政治前提
试论人民政协与“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2007年
“一国两制”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科学构想,理论界也就“一国两制”理论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发表并出版了相当数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
黎继
关键词:人民政协祖国和平统一中国共产党台湾问题
论人的政治主体性及其实现被引量:18
2005年
政治主体性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掌握和借助公共权力、承栽和传播政治思想文化、创建和铺设政治制度设施、发动和规范政治行为规范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双重转型社会背景下,政治主体性的生长面临着异常艰巨的任务压力,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导向功能弱化产生的权威真空使广大政治主体精神依托无根,为此,作者提出:以重构社会精神秩序为思想底格,以公共权力合理配置为制度保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掘传统政治文明的本土资源,大力开展公民政治教育和政治参与训练,从而促进人的政治主体性的实现。
黎继
关键词:政治性政治主体性社会转型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2006年
郑兰先黎继
关键词: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建设
党的先进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统率和灵魂
2006年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禀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科学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经验和教训,敏锐洞察世界局势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不断深化对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把党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提出并贯彻一系列重大科学论断和理论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各项执政活动明确了理论指南、战略任务及重点。
黎继
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灵魂全面建设小康科学论断马克思主义
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核被引量:2
2007年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系统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设想,从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和制度路径等方面作了全面的规定,为社会建设的具体推进提供了方向;其中“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确立,把公共治理的理念同和谐社会的构建紧密联系起来。在公平正义理念的指引下,行政改革、社会自组织力的提升、责任机制的重构和公共服务的优化等都同和谐社会的构建密切相关。本刊刊发一组青年学者的笔谈,以期引发对构建和谐社会更深入的学术探讨。
黎继
关键词: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精神内核社会共同体政治价值正义观念
固本与开新:政治体制改革原理研究
黎继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发展人事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