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佃平
- 作品数:10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结晶度对聚丁烯-1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8年
- 通过对聚丁烯-1结晶度的研究,考察了聚集态结构对聚丁烯-1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晶体的生长过程可以分成2个阶段:晶粒生长期和晶型完善期,结晶度对聚丁烯-1的力学性能起重要作用。
- 江云涛黄佃平邵华峰姚薇黄宝琛
- 关键词:聚丁烯-1聚集态结晶度
- TLCP/TP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 2007年
- 综述了热致性液晶高分子(TLCP)/热塑性高聚物㈤合金的研究进展,主要讨论了TL—CP/TP的增强机理、力学性能、流变学特点、共混体系相容性及结晶特点。
- 王吉辉黄佃平
- 关键词:热塑性塑料共混改性
- i-PB/PP共混体系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的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考察了高全同聚丁烯-1的用量对聚丙烯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随着高全同聚丁烯-1用量的增加,共混体系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硬度均呈下降的趋势;而屈服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聚丁烯-1含量为20%时出现最大值;冲击强度随聚丁烯-1用量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随着聚丁烯-1用量的增加,屈服变得越来越不明显,共混体系的韧性也相应有所提高。当聚丁烯-1用量为20份时,聚丙烯球晶被分割和细化。在共混物中,聚丙烯对高全同聚丁烯-1有一定的异相成核作用。
- 黄佃平江云涛胡红旗姚薇黄宝琛
- 关键词:聚丙烯力学性能
- β成核剂含量对PP力学性能和结晶行为影响被引量:10
- 2008年
- 摘要:研究了β成核剂含量对聚丙烯(PP)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用偏光显微镜和广角X射线衍射法(WAXD)对PP结晶形态和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β成核剂的含量在0.05份时,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而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模量、维卡软化温度等达到最小值;当β成核剂含量为0.05份以下时,随着β成核剂含量增加,PP中β晶结晶度大幅度上升,同时α晶结晶度大幅度下降;增加β成核剂用量至大于0.10份时,β晶结晶度略为下降,而α晶结晶度上升,但总结晶度随着β成核剂含量增加呈现上升趋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纯PP和β成核剂-PP进行比较,发现β成核剂对PP的结晶有影响。
- 黄佃平李琳胡婧胡红旗
- 关键词:聚丙烯Β成核剂力学性能
- Mult-920成核剂对高等规聚1-丁烯结晶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偏光显微镜等分析手段,研究了Mult-920成核剂对高等规聚1-丁烯(i-PB)结晶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ult-920成核剂最佳添加量是0.15%,该成核剂可以有效减小i-PB球晶粒径及其分布,完善晶型,提高结晶速率和结晶度,同时可以提高i-PB的刚性。
- 江云涛王军黄佃平姚薇黄宝琛
- 关键词:成核剂粒径分布结晶度力学性能
- PP/iPB共混物的性能被引量:4
- 2008年
- 采用自制的不同熔体流动速率的全同聚1-丁烯(iPB)改性聚丙烯(PP),研究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结晶性能。结果表明:随着w(iPB)的增加,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明显增大,韧性得到改善,而刚性有所下降,共混物的晶体明显细化。
- 赵永仙王吉辉杜爱华黄佃平姚薇黄宝琛
- 关键词:聚丙烯共混
- i-PB/PP共混物和SP179型PP性能比较被引量:2
- 2007年
- 比较了高全同聚丁烯-1/聚丙烯(i-PB/PP)共混物和SP179型PP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弯曲模量等力学性能都要优于SP179,而韧性却大大低于SP179。SP179中乙烯嵌段对PP结晶影响较大,而共混物中i-PB对PP结晶影响较小;SP179可溶物中含有较多的抗氧剂,并且含有聚乙烯长嵌段;SP179的热稳定性优于共混物。
- 黄佃平赵永仙李琳姚薇黄宝琛
- 关键词:微观结构
- Mult-920成核剂对高等规聚1-丁烯结晶行为及性能的影响
- 2008年
- 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偏光显微镜等分析手段,研究了Mult-920成核剂对高等规聚1-丁烯(i-PB)结晶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ult-920成核剂最佳的质量分数为0.15%,该成核剂可以有效减小i-PB粒径和球晶粒径分布,完善晶型,提高结晶速率和结晶度,同时可以提高i-PB的刚性。
- 江云涛王军黄佃平姚薇黄宝琛
- 关键词:成核剂粒径分布结晶度力学性能
- 釜内增韧PP橡胶组分序列结构^(13)C-NMR谱数据的统计理论处理被引量:1
- 2008年
- 首先用Bernoullian模型和Markov模型统计公式对10组釜内增韧PP橡胶组分(乙丙共聚物)13C-NMR谱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由其所得方差值可知,所有样品中的橡胶组分数据均不符合Bernoullian模型,而符合一级Markov模型;然后用Markov模型的统计公式计算,画出共聚物乙烯、丙烯的数量和质量分布曲线,由此可直观地比较各样品的组成分布;同时定量给出了共聚物数均和重均链段长度、链段分布指数及长链段的含量。
- 姚薇黄佃平赵永仙邵华峰黄宝琛
- 关键词:PP-RMARKOV模型
- 新型增韧聚丙烯结构与性能研究
- 本文主要考察了聚丙烯的三种新型增韧体系:β成核剂增韧聚丙烯体系,高全同聚丁烯-1增韧聚丙烯体系,β成核剂和高全同聚丁烯-1同时增韧聚丙烯体系。并用两种模型对釜内增韧PP橡胶组分(乙丙共聚物)13C-NMR谱数据进行分析比...
- 黄佃平
- 关键词:增韧聚丙烯Β成核剂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