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一新 作品数:31 被引量:108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青年创新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高糖、炎症因子和黄芪对人腹膜间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腹膜间皮细胞是构成腹膜的主要成份,在腹膜透析中起重要的屏障作用,促进间皮细胞 黄一新文献传递 动态血压监测评价苯那普利治疗慢性肾病高血压 被引量:1 1998年 为了评价苯那普利(洛汀新)治疗慢性肾脏病高血压及蛋白尿的有效性,本研究选择了24例慢性肾脏病患者,每日顿服10~20mg洛汀新,疗程为5wk。治疗前后采用了24h动态血压测定(ABPM),且分别检测了24h尿蛋白、血清肌酐、丙氨酸氨基转氨酶。结果显示:使用洛汀新5wk后,慢性肾脏病人的24h血压均值、白昼及夜间血压均值以及血负荷值(%)明显下降,而正常血压周期性节律(夜间较白昼明显下降)也得到部分恢复。结论:苯那普利对于慢性肾脏病降压切实有效,对肾脏有保护作用,对肝功能无不良影响。 唐知还 顾菊康 徐琴君 黄一新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 肾性高血压 苯那普利 药物疗法 高糖与炎症因子及黄芪对人腹膜间皮细胞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含糖腹透液、多种炎症因子以及二者的共同作用对人腹膜间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并探索中药黄芪对此的干预作用。方法 :用乳酸脱氢酶 (LDH)释放法测定细胞毒性 ,观察各种因素 (不同浓度的含糖腹透液与炎症因子的组合、多种炎症因子及其组合和中药黄芪 )对体外培养人腹膜间皮细胞株损伤的影响。结果 :4 .2 5 %腹透液使细胞破坏明显增加 ,P <0 .0 5 ;4 .2 5 %腹透液 +TNF -α或 (LPS +TNF -α +IL - 1β)进一步加剧细胞损伤 ,P <0 .0 5和P <0 .0 1。黄芪明显减少细胞破坏 ,在 1.5 %腹透液情况下 ,P <0 .0 0 1;在TNF -α和LPS +TNF -α+IL - 1β情况下 ,P <0 .0 5。结论 :黄芪减少腹膜间皮细胞损伤 ,在炎症因子或含糖腹透液条件下 。 黄一新 易苗英 傅娟芳 薛月华 姚建关键词:高糖 炎症因子 细胞毒性 细胞内活性氧在甲基乙二醛促人腹膜间皮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中的作用 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观察葡萄糖降解产物甲基乙二醛(MGO)对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及细胞内活性氧(ROS)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MGO及抗氧化剂N-酰-L-半胱氨酸(NAC)作用于细胞,用RT-PCR和ELISA方法测定HPMC中VEGF的表达;再以氧化敏感的荧光染料2、7-二氢二氯荧光素(DCFH)染色,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ROS强度。结果:MGO能使细胞内ROS水平明显升高,呈浓度依赖效应;MGO同时以时效和量效方式促进HPMC中VEGF的表达;而NAC能够明显抑制MGO导致的细胞内ROS升高,同时抑制HPMC中VEGF的分泌。结论:MGO可能部分通过诱导细胞内ROS,促进HPMC表达VEGF,从而引起腹膜新生血管的增加,最终导致腹膜失超滤现象。 洪富源 孙芳 刘军 姚建 黄一新 唐知还关键词:人腹膜间皮细胞 活性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内活性氧 甲基乙二醛 ELISA方法 蛋白激酶C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促进人腹膜间皮细胞分泌纤维连接蛋白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人腹膜间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及细胞内蛋白激酶C(PKC)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在体外制备晚期糖基化人血清白蛋白(AGE-HSA),分别用不同浓度的(0,100,500,1 000μg/ml)AGE-HSA作用于人腹膜间皮细胞,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和ELISA方法测定人腹膜间皮细胞FN的表达;用ELISA方法观察AGEs对人腹膜间皮细胞PKC活性影响,应用PKC激活和抑制剂观察PKC在AGE-HSA促进人腹膜间皮细胞合成FN中的作用。结果:AGE-HSA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激活人腹膜间皮细胞中的PKC(P<0.05);AGE-HSA同时以时效和量效方式促进人腹膜间皮细胞中F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0.05);PKC激活剂佛波酯(PMA)也能刺激人腹膜间皮细胞合成FN,先用PMA耗竭细胞内PKC或用PKC抑制剂calphostin C后,可抑制AGE-HSA诱导的FN分泌(P<0.05)。结论:AGEs可能部分通过活化PKC促进人腹膜间皮细胞合成和分泌FN,参与腹膜纤维化。 洪富源 孙芳 刘军 姚建 黄一新关键词:人腹膜间皮细胞 蛋白激酶C 纤维连接蛋白 细胞内活性氧在糖基化终末产物促人腹膜间皮细胞分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中的作用 2010年 目的观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对人腹膜间皮细胞(human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HPMC)分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作用及细胞内活性氧族(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糖基化人血清白蛋白(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 s-human serum albumin,AGE HSA)及抗氧化剂N乙酰-L半胱氨酸(N acetyl-L cysteine,NAC)作用于细胞,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 PCR)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 L I S A)测定HPMC中MC P 1的表达;再以氧化敏感的荧光染料2,7-二氢二氯荧光素(2,7-dichlorofluorescin,DCFH)染色,流式细胞仪测定ROS强度。结果 AGE HSA能使细胞内ROS水平明显升高,呈现浓度依赖效应;AGE HSA同时以时效和量效方式促进HPMC中MCP-1的表达;而NAC能够明显抑制AGE-HSA所导致的细胞内ROS升高,同时抑制HPMC中MCP-1的分泌。结论 AGE HSA可能部分通过诱导细胞内ROS,促进HPMC表达MCP-1。 洪富源 孙芳 刘军 姚建 黄一新 唐知还关键词:人腹膜间皮细胞 活性氧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腹膜透析 不同肾功能评估公式在PAP酶法肌酐检测时临床适用性比较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同肾小球滤过率(GFR)计算公式在肾功能评估中的差异。方法:以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检测的GFR(rGFR)为参照值,对263例符合CKD入选标准的患者采用PAP酶法检测Scr,并对CG公式、MDRD公式、简化MDRD公式和中国人改良MDRD公式(C-MDRD)进行偏离度、精确度和准确性比较。结果:rGFR与CG、MDRD、简化MDRD和C-MDRD估测的eGFR均呈显著相关,r分别是0.821、0.870、0.856、0.856(均P<0.001)。4种公式的偏离度分别是1221.04、2172.12、2518.45和7295.78,绝对偏差的中位数分别是:14.57、12.48、14.44和25.55;C-MDRD公式与其他3种公式有统计学差异(P<0.001),30%准确性分别是60.5%、61.2%、56.3%和38.8%。结论:本组患者行CG、MDRD、简化MDRD和C-MDRD公式估测的eGFR与rGFR相关性好;在PAP酶法测定肌酐条件下,综合偏离度、精确度和准确性分析,MDRD公式临床适用性最佳,而C-MDRD公式最差。 黄一新 汪太松 袁伟杰关键词:肾小球滤过率 慢性肾脏疾病与骨密度测定 被引量:5 1995年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性骨病发生率非常高,骨密度测定是可靠和理想的诊断方法。我们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对39例肾脏病患者同时测定4个部位的骨密度(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和转子间区),结果显示:(1)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非透析患者骨密度已明显下降;(2)肾性骨病同时影响骨皮质和骨小梁,股骨比腰椎骨质丢失更明显;(3)骨密度与PTH呈负相关,与血Cr、Ca、P、ALP及GFR不相关;(4)PTH与血Cr、P、ALP呈正相关,与GFR呈负相关,而与血Ca不相关;(5)某些肾脏疾病(如肾小管病变和大量蛋白尿)尽管肾功能正常,也有明显骨密度下降。 黄一新 唐令铨 罗年 高许萍 周漪关键词:骨密度 双能X线吸收 肾功能衰竭 肾性骨病 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新认识 被引量:10 2006年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传统的危险因素如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不能完全解释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生率,一些非传统的危险因素如微炎症状态、营养不良、同型半胱氨酸、感染、基因多态性等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进展有明显影响。 李光文 黄一新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阿司匹林对CKD3期患者肾功能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阿司匹林属非甾体类抗炎药,常期以来被认为具有肾毒性.本文选取肾脏疾病中数量较多的慢性肾脏病(CKD)3期患者为观察对象,探讨阿司匹林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 2013年3月于我科门诊随访且资料完整的CKD3期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指征为轻度头晕及胸闷(包括心电图ST-T改变),且无反指征(如上消化出血和严重溃疡病).患者随机进入阿司匹林组(100 mg/d)和空白对照组,随访6个月.主要观查血小板聚集功能(ADP诱导法)、血肌酐(Scr)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EPI及MDRD公式计算)以及尿蛋白量的变化.结果:最终进入统计的患者为36例(每组各为18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平均年龄(56.6±9.8)岁,Scr(121.8±26.1)μmol/L,eGFR(53.4±12.3)ml·min-1·1.73 m-2(EPI公式),eGFR(50.5±10.3) ml·min-1·1.73 m-2(MDRD简化公式),24h尿蛋白(0.748±0.27)g.(1)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小板计数、血尿素(BUN)、Scr、eGFR(EPI及MDRD公式计算)、24 h尿蛋白和尿白蛋白/尿肌酐比(A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治疗前与治疗后3月、6月两组eGFR(EPI及MDRD公式计算)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EPI和MDRD自身比较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治疗后3月和6月两组24h尿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自身比较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月和6月两组ACR和尿红细胞比较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3月和6月,阿司匹林组血小板聚集功能较对照组明显下降(3月64.6∶74.9,6月61.9∶75.1),P=0.000.(5)阿司匹林组:血小板聚集功能治疗后3月和6月较治疗前明显下降(3月64.6∶74.4,6月61.9∶74.4),P=0.000,而对照组没有明显变化.(6)两组治疗后粪隐血� 黄一新 张政 金锡樟 李甲勇 袁伟杰关键词:阿司匹林 肾功能 镇痛药 CKD ST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