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福明
- 作品数:34 被引量:7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公民参与与政治文明被引量:19
- 2005年
- 魏福明
- 关键词:公民参与政治文明民主选举民主监督马克思主义
- 王安石哲学思想研究
- 王安石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北宋重振儒学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自魏晋以来,佛道之学发挥其本体、心性理论较为完备,思辨性较强的优势,不断扩大其影响,对儒家固有的纲常伦理学说产生威胁,从而构成了对儒学的挑战。宋代儒家学者在回...
- 魏福明
- 关键词:哲学思想儒学
- 利益集团视野下的农民权益保护被引量:6
- 2005年
- 我国农民在现阶段的利益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他们不能有效地维护自身基本权益,这在很大程 度上是源于利益集团发展的不平衡。农民在个人意愿层次、组织建制层次和社会宏观层次上都缺乏建立 自主的利益集团的条件。要维护农民的基本权益,就必须允许和支持农民建立自己的维权组织,防止既得 利益集团结成分利联盟并主导改革路径,政府要充当公共利益的代言人和各利益集团的仲裁者,为多元利 益集团的均衡博弈提供制度平台。
- 魏福明刘红雨
- 关键词:利益集团农民权益保护
- 列宁晚期政治文明思想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列宁晚期的政治文明思想是其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同时反映了时代要求和特殊国情,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了包括法制、监督、执政党建设、党政关系和体制改革等内容在内的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初步建构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观的基本框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列宁晚期的政治文明思想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 魏福明魏允祥
- 关键词:列宁政治文明法制党政关系执政党建设
- 中国近代宪政实践的困境及其启示被引量:1
- 2007年
- 中国近代宪政实践因政治浪漫主义而陷入认识困境,因工具理性而陷入宪政价值的贫困,因理想与现实的背离而陷入宪政运行的苦境。近代中国的宪政梦虽然一再破灭,但却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并成为当今和未来中国走向宪政文明之路的基础性资源。
- 魏福明王志强
- 范仲淹的名节观研究
- 2021年
- 范仲淹继承了我国古代士大夫重视名节的优良传统,在宋初士风因循保守的特定历史条件下,通过对老庄“无名论”思想的深入反思和批判,以及对儒家先贤前圣重视名教的历史总结,形成了既符合儒家精神又具有时代内涵的名节观。范仲淹的名节观,批判了老庄不加分析地否定一切“名”的极端立场,主张把个人名利与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相结合。以此名节观为指导,以范仲淹为代表的庆历一代新型士人“大厉名节”,敢于“直言谠论”和“感激论天下事”,这对于培育宋代士大夫所具有的忠义之风,对于北宋儒学的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 魏福明李娴
- 关键词:范仲淹
- 北宋的集权与分权
- 2003年
- 北宋最高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而采取了一系列集权与分权措施,主要有:(1)打击藩镇势力,将地方的兵权、财权和赏罚刑政之权等收归中央;(2)加强中央集权,按“分割事权”的原则设置各级政府;(3)为加强中央集权,不仅分割事权,还分散军权。分析这些措施的利弊得出如下结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的集权与分权的思想和实践,并不具有现代的意义,与西方社会自近代以来形成的集权分权理论具有本质的区别。
- 魏福明
- 关键词:北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分权兵权财权
- 道家技艺观视域下的元宇宙技术治理
- 2024年
- 元宇宙是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的与现实世界平行的数字虚拟世界,是人为构造的“玄境”,同时又可能是人类未来切身体验的生活世界。本文以道家技艺观为基本视角,揭露元宇宙在资本和权力的掌控之下可能存在的风险,同时又发掘元宇宙“技近乎道”的超越向度和技术潜力,探讨了元宇宙由高科技转化为“适生”科技的可能性,并进一步阐释了元宇宙作为适生性技术在运用过程中应秉持的治理原则。
- 缪书豪魏福明
- 儒家“贤能”治国及其现代价值
- 儒家的治国方式从根本上来讲,便是一种"贤能"治国,所谓的"贤"是和"德"紧密联系的,而"能"则是指以一种治国的能力,而且儒家在某种程度上认为"德"便是一种最大的"能",因此儒家的"贤能"治国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德治"...
- 魏福明
- 关键词:儒家德治
- 儒家的贤能政治及其现代困境被引量:4
- 2019年
- 儒家的治国模式从根本上来讲,是一种贤能政治。所谓的"贤"是和"德"紧密联系的,主要是指人的道德品格,而"能"则是指一种治国的才干。在贤、能关系上,儒家未做严格的区分,甚至认为"德"便是一种最大的"能",因此儒家的贤能政治本质上就是"德治"。儒家的贤能政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维持了社会的基本稳定,显示了其作为治国理念和治国方式的独特优势,然而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其与时代发展的不适应性也越发凸显,从而我们又不得不重新审视儒家贤能政治的理论困境并思考其应对之策,进而实现其现代转化。
- 魏福明
- 关键词:德治法治民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