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巽坤
- 作品数:14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三组蛋白解离液提取变链球菌抗原的实验研究
- 1993年
- 本文对三组不同组分的蛋白解离液在不同温度和时间对变链球菌细胞表面蛋白抗原的提取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1组提取的蛋白抗原浓度最高,2组次之,3组最低。100℃水浴10min、20min提取的蛋白浓度最高,放置37℃、4℃各24h的提取效果较差。统计学分析各组间相差显著(P<0.05)。SDS-PAGE分析,各组蛋白条带位置均一致。但37℃,4℃的蛋白条带不清晰。本研究认为,将巯基试剂,脲素和SDS按一定比例浓度混合使用,其提取蛋白抗原的效果最佳;此外,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也是获得较高蛋白抗原浓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 文立亚岳松龄蔡美英高巽坤张传彬
- 关键词:蛋白抗原抗原
- 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化学发光免疫快速检验被引量:4
- 1991年
- 本文筛选出聚氯乙烯平片作载片固定细菌,再与一抗及 HRP 标记二抗温育,以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了食品中沙门氏菌。以 P/N≥3作为阳性标准,测定了62份食品样品,结果与常规培养法相比,符合率为85.5%。如均不考虑增菌时间,用本法测定沙门氏菌仅需8~4h,约为传统方法所需时间的1/10。
- 杨秀岑伍莉萍李军陈达进高巽坤顾淑君张传彬张再蓉骆世银赵晋欧章玉薛晴
- 关键词:食品沙门氏菌化学发光免疫
- 封存真菌玻片培养的一种改良方法
- 1987年
- 真菌形态的比较研究,较为困难,真菌玻片培养封存一直不令人满意。本法可在封片前全部去除培养基、显示真菌真实结构。标本染色或不染色形态均清晰、立体感强。所用封片剂为芳香族异氰酸酯、粘着力强、固化快、固化后可经3%盐酸酒精和0.1%的新洁尔灭浸泡30分。
- 张传彬顾淑君高巽坤林志靖
- 关键词:真菌琼脂
- 能长期保存染色片的新型封片剂——芳香族异氰酸酯
- 1987年
- 在微生物学教学和科研中,需长期保存一些染色片以供学生观察和科研存档。目前我国常用的封片剂为加拿大胶,封存的染色片久后往往会出现变色、脱色和菌体模糊不清的现象,不封片的染色标本经多次油镜观察,二甲苯去油退色更快。
- 张传彬高巽坤顾淑君曹国玉
- 关键词:异氰酸异氰化物树胶盖玻片白色葡萄球菌
- 四川省甲3型流感病毒抗原性及其它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 1999年
- 对四川省1989 ~1991 年10 株甲型流感病毒的HA 和NA 变异作了初步探讨,通过HI抗原比较分析及病毒自鸡血球表面游离动态等实验,发现目前在四川省流行的甲3 型流感病毒类似于A3/ 广东/44/89 ,但抗原性已有了漂移,1990 年毒株抗原性与89 年已有所不同;10 株病毒NA 也可能了发生了漂移,其自红细胞表面游离动态明显不同。在此基础上,对在HI及抑制素敏感性实验中存在交叉反应的四川/057/89 作NI,证实其为N2 亚型,从而确证该毒株为H1N2 。
- 杨春张晓王君陈立礼许凤琴高巽坤蔡美英
- 关键词:甲型流感病毒
- 牙菌斑内韦永氏菌的分离及其对致龋产酸菌的影响被引量:2
- 1991年
- 本研究自人牙菌斑内成功地分离出小韦永氏球菌,将它与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唾液链球菌、干酪乳杆菌、粘性放线菌分别或混合一齐培养,结果使这些致龋菌培养液的pH值上升(唾液链球菌除外),培养液内的乳酸含量大为减少,乙酸、丙酸含量增多。
- 李杰岳松龄高巽坤张传彬
- 关键词:菌斑乳酸丙酸
- 小熊猫出血性肠炎的病原初探
- 1995年
- 小熊猫出血性肠炎的病原初探张传彬,高巽坤,顾淑君,张再容,李光汉,钟顺隆,张安居,余建秋,李绍昌,陈立礼,柯红,秦光明华西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组成都610041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动物园四川省卫生防疫站1993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饲养的小...
- 张传彬高巽坤顾淑君张再容李光汉钟顺隆张安居余建秋李绍昌陈立礼柯红秦光明
- 关键词:熊猫小熊猫出血性肠炎病原
- 大熊猫出血性肠炎的研究被引量:2
- 1995年
- 1986年以来,成都、卧龙等地的大熊猫相继发生一种临床主要表现为便血、体温正常、白细胞总数偏低,病理变化以肠粘膜充血、出血、坏死脱落为主的疾病。其发病突然,病情重,死亡率高。取急性期粪、血及死亡尸体各种标本,采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猴肾及地鼠肾传代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电镜观察,均未发现可疑病毒;同时进行厌氧、微需氧及需氧细菌培养,通过形态学、生理学、血清学、动物试验及毒力检测,13例标本中,有9例分离出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O152)25株,几乎呈纯培养生长。经药物敏感试验,筛选出一系列敏感抗菌药,选用先锋必为主药治疗20头病例(轻、中度便血14例、重度便血6例)全部治愈。用犊牛、鸡等动物作动物模型,复制出类似症状,细菌回收,仍为原菌。通过上述系列研究,证明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O152)是成都地区大熊猫出血性肠炎的病原。提出临床抢救综合措施,收到良好效果。
- 李光汉钟顺隆张安居余建秋李绍昌高巽坤顾淑君张传彬陈立礼柯红秦光明
- 关键词:大熊猫出血性肠炎大肠杆菌
- 变形链球菌细胞表面及培养上清液中抗原提取的比较被引量:1
- 1993年
- 对变形链球菌中的远源链球菌(S·Sobrinus)的菌细胞表面抗原及培养上清液中抗原的提取在质与量上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二者的中抗原总浓度相近似,SDS—PAGE 中的高、低分子量的蛋白条带均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故认为二者均为提取抗原的重要来源,但利用菌细胞表面提取抗原则更具有省时、省力、节约经费之优点。
- 文立亚岳松龄蔡美英高巽坤张传彬
- 关键词:培养上清液抗原
- 三种药物对大熊猫出血性肠炎致病菌的MIC、MBC测定
- 1994年
- 三种药物对大熊猫出血性肠炎致病菌的MIC、MBC测定张传彬,高巽坤,顾淑君,张再蓉,李光汉,钟顺隆,张安居,余建秋,李绍昌,陈立礼,柯红,秦光明华西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组成都610041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动物园四川省卫生防疫站本文对13株侵...
- 张传彬高巽坤顾淑君张再蓉李光汉钟顺隆张安居余建秋李绍昌陈立礼柯红秦光明
- 关键词:致病菌MBCMIC侵袭性大肠杆菌大熊猫出血性肠炎病
- 全文增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