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静
- 作品数:22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2例老年严重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 2008年
- 随着人口老龄化,心力衰竭的发病率近年也柯所升高。下面我们对2例老年严蘑心力衰竭患者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 马静王凯华崔春燕宋延峰董燕玉王静
- 关键词:心力衰竭老年护理
- 室性心动过速导致心肌坏死1例报告
- 2011年
- 患者男,53岁。因心悸、气短6个月,加重2h入院。患者半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胸闷、乏力,诊断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拒绝安装起搏器,持续服用提升心率药物。2h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持续不见缓解。
- 李舒承马静张一达
- 关键词:室性心动过速心肌坏死安装起搏器心悸诱因
-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在60岁以上人群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10年
- 马静张一达霍明艳王峥崔向宇赵洁张英
- 关键词:血压测定
- 不同程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 2010年
-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及其形成机制。方法105例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确诊的SAS患者,将患者分为轻、中、重度SAS三组,对三组间血压状况进行比较,对病变程度与高血压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睡后收缩压、舒张压较睡前均显著升高,重度SAS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高于轻度SAS患者,并且患者血压随SAS加重,存在明显上升趋势。轻、中、重度SAS中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9%,10.8%,35.3%,三组之间合并高血压比例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SAS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随着SAS程度加重血压增高,缺氧可能是SAS形成高血压的重要机制。
- 王凯华金凤表马静庞桂芬侯瑞田
-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血压
- 24h动态血压监测辅助血压达标的临床效益研究
- 2009年
- 马静张一达丁振江于健黄贤胜郝志敏王峥
- 关键词:血压测定
- 不同体位动态血压监测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了解不同体位对动态血压测量值的影响。方法对120例动态血压监测的患者,选用右上肢肱动脉测压法,分别测量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坐位、站立位时的血压,比较不同体位动态血压测量值的差异。结果与仰卧位时动态血压测量结果比较,左侧卧位时收缩压平均低17.07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平均低13.3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右侧卧位时收缩压平均低1.22mmHg,舒张压平均低0.24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用右上肢肱动脉动态血压监测时,右侧卧位、坐位、站立位时与仰卧位时动态血压测量的结果无明显变化,左侧卧位时动态血压测量的结果低于仰卧位时动态血压测量的结果。
- 马静俞晓微丁振江张一达
- 关键词:血压动态血压肱动脉
-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药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 2012年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模式的改善、工作节奏的加快、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发病率逐年增加,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故而冠心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 张一达马静王凯华金湘辉王珠秀
- 关键词: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 心理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增加,高血压病是诱发脑卒中、冠心病的重要原因。1991年全国高血压病普查资料显示:高血压病患病服药率城市为17.4%,农村为5.4%,控制率城市为4.2%,农村为1.2%。若患者坚持服用适当的药物,使血压维持在理想水平,可显著降低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生率,减少致残率、致死率,提高生活质量。但由于患者的文化程度等原因,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有限,加之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长期应用可有一定的副作用,以致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差,不坚持服药,使血压不能稳定的维持在理想的范围之内,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本文对心理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马静王凯华宋延峰
- 关键词:心理护理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依从性
- 替罗非班预防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给予替罗非班对于无复流高危病变无复流发生率及术后临床事件的影响。方法入选临床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后考虑存在致无复流的高危病变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替罗非班组,在行介入治疗前先给予替罗非班,而后行介入治疗;常规组,介入治疗前不予替罗非班应用。观察2组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的发生情况,并比较介入后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发生无复流1例,术后6个月出现缺血性胸痛3例,无再次血运重建患者,常规组发生无复流现象7例,术后6个月出现缺血性胸痛11例,行再次血运重建5例。结论提前应用替罗非班可减少无复流高危病变无复流发生率及PCI术后临床事件。
- 张一达马静李春华王虹侯瑞田王文丰李舒承
- 关键词:替罗非班冠状动脉无复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主动脉有创血压测量与肱动脉无创血压测量的对比研究
- 丁振江李春华赵洁闫宏伟刘佳梅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