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彩虹

作品数:22 被引量:101H指数:7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骤停
  • 8篇膈肌
  • 7篇心肺
  • 7篇心肺复苏
  • 7篇复苏法
  • 6篇心跳
  • 6篇心跳骤停
  • 5篇凋亡
  • 5篇心肌
  • 5篇心肌细胞
  • 5篇心脏
  • 5篇细胞
  • 5篇肌细胞
  • 4篇细胞凋亡
  • 4篇灌注
  • 3篇心肌细胞凋亡
  • 3篇血流
  • 3篇血流动力学
  • 3篇再灌注
  • 3篇再灌注损伤

机构

  • 17篇连云港市第一...
  • 6篇武警总医院
  • 4篇徐州医学院附...
  • 3篇徐州医学院
  • 3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2篇顾彩虹
  • 10篇王立祥
  • 8篇刘克喜
  • 7篇谢永鹏
  • 6篇王言理
  • 5篇石远峰
  • 5篇刘素霞
  • 4篇刘亚华
  • 4篇陈晓兵
  • 4篇孙鲲
  • 3篇康秀文
  • 3篇马立芝
  • 2篇李吉光
  • 2篇郭晓东
  • 2篇丁春侠
  • 1篇梁立武
  • 1篇燕宪亮
  • 1篇许铁
  • 1篇郑慧
  • 1篇李小民

传媒

  • 4篇中国急救复苏...
  • 3篇中华急诊医学...
  • 3篇中华危重病急...
  • 2篇武警医学
  • 2篇中华灾害救援...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华烧伤与创...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5
  • 4篇2012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部超声评分对腹腔感染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结局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1
2020年
目的评价肺部超声评分(LUS)对腹腔感染(IAI)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普外科研究所和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IAI机械通气患者,符合脱机标准者进入脱机流程,脱机过程包括自主呼吸试验(SBT)和拔管。根据SBT是否成功(SBT成功定义为能通过120 min的SBT)分为SBT成功组和SBT失败组,比较两组患者SBT前后的LUS评分;SBT成功组患者给予拔管,根据拔管是否成功(拔管成功定义为拔管后48 h内无需再插管进行有创通气)分为拔管成功组和拔管失败组进行亚组分析,比较拔管前(SBT结束时)和拔管后(拔管成功组为拔管后48 h,拔管失败组为再插管前)LUS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SBT前LUS评分对SBT失败的预测价值,以及拔管前LUS评分对拔管失败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76例IAI机械通气患者,排除机械通气时间不足48 h、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管切开和自动出院者23例,最终53例纳入分析。53例患者中SBT成功44例,失败9例;44例SBT成功患者中拔管成功23例,失败21例。SBT失败组患者SBT前后LUS评分均明显高于SBT成功组(分:SBT前为13.22±1.99比10.79±1.64,t=-3.911,P=0.000;SBT后为19.00±1.12比13.41±1.86,t=-8.665,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SBT前LUS评分预测SBT失败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95%可信区间(95%CI)为0.67~0.98,P=0.002〕;当最佳截断值为12.5分时,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84.1%。亚组分析显示,SBT成功患者中拔管失败组拔管前后LUS评分均明显高于拔管成功组(分:拔管前为14.19±1.60比12.69±1.81,t=-2.881,P=0.006;拔管后为16.42±1.59比12.78±1.54,t=-7.710,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拔管前LUS评分预测拔管失败的AUC为0.81(95%CI为0.69~0.92,P=0.000);当最佳截断值为13.5分时,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65.2%。结论LUS评分可以有效预测IAI机械通气患者的SBT结
顾彩虹顾彩虹谢永鹏任华建王革非任建安
关键词:腹腔感染自主呼吸试验拔管
20%白蛋白与6%羟乙基淀粉对脓毒症患者血管外肺水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ALB组和HES组,ALB组患者每12h输100ml20%人血白蛋白,HES组每6h静滴250ml 130/0.4羟乙基淀粉,比较24、48、72h,两组患者血管外肺水及氧合指数;ALB组患者72h ELWI较HES组明显下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7.6±1.2vs8.4±2.4,P<0.05),氧合指数明显提高,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70±98vs310±56,P<0.05);在严重脓毒症患者治疗中,白蛋白羟乙基淀粉能够更好的降低ELWI,并能够改善氧合功能。
石远峰谢永鹏陈晓兵王言理刘克喜顾彩虹
关键词:血管外肺水白蛋白羟乙基淀粉脓毒症
血管外肺水判断危重患者预后的系统评价
2015年
目的系统评价血管外肺水(extravascular lung water,EVLW)判断危重患者预后的诊断准确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筛选血管外肺水与危重患者预后的相关文献,使用QUIPS(QualityInPrognosisStudies)质量评价量表评价纳入文献的偏移风险,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评价文献和收集数据,采用Revman5.3和Metadiscl.4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符合人选标准文献,纳入研究样本量均不大,共572例研究对象,分布在我国8个省份的ICU病房,数据合并结果提示死亡组血管外肺水明显高于存活组(MD=5.54,95%CI:4.75~6.32),EVLW判断危重患者预后诊断准确性合并数据:敏感性84%(79%~88%);特异性73%(68%~78%);阳性似然比2.92(2.24—3.80);阴性似然比0.24(0.18~0.32);sROC曲线下面积0.8749。结论EVLW是危重患者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可以较好的判断危重患者的预后。
石远峰谢永鹏李吉光刘素霞王言理刘克喜顾彩虹陈晓兵
关键词:血管外肺水预后死亡率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插入式腹部提压复苏法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复苏效果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插入式腹部提压复苏法(interposed abdominal pulling-press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IAPP-CPR)和常规胸外心脏按压法(standar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S-CPR)对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冠脉灌注压(coronary perfusion pressure,CP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endexpiratory gas,Pet CO2)的影响,以及两组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率的差异。方法 20例CA患者随机分为IAPP-CPR组和S-CPR组,每组10例,监测其有创血压和中心静脉压,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后采用IAPP-CPR或S-CPR进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对比分析两组患者CPP、MAP、Pet CO2、ROSC率等指标的不同。结果 (1)随着CPR时间的推移,两组CPP、MAP、Pet CO2总体都升高,且抢救方法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2)IAPPCPR组的CPP与MAP从复苏2 min或3 min开始升高,Pet CO2从复苏5 min开始升高;S-CPR组的CPP与MAP在复苏期间变化不大,但Pet CO2也是从复苏5 min开始升高;(3)从复苏1 min到结束,IAPP-CPR组的CPP、MAP、Pet CO2均高于S-CPR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IAPP-CPR组的ROSC率为80%,高于S-CPR组的50%,但两组ROSC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98)。结论两种方法复苏均能使CPP、MAP、Pet CO2总体上升高,且IAPP-CPR方法较S-CPR方法能更快升高CPP、MAP、Pet CO2;但两种方法的ROSC率无差异,这可能与本研究复苏人数较少有关。
顾彩虹石远峰王立祥刘克喜王言理
关键词:心跳骤停心肺复苏
插入式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对心搏骤停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插入式腹部提压心肺复苏(IAPP-CPR)与标准心肺复苏(S-CPR)对心搏骤停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以评价IAPP-CPR的救治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的心搏骤停时间<30 min且有S-CPR适应证的心搏骤停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存在IAPP-CPR适应证分为IAPP-CPR组和S-CPR组。S-CPR组按照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AHA)CPR指南操作;IAPP-CPR组在S-CPR基础上,于胸外按压放松期进行腹部提压(幅度4~5 cm、频率100~120次/min、提压时间比1∶1)。记录两组患者复苏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复苏成功患者复苏30 min后血流动力学、氧代谢、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和预后。结果研究期间共入选77例患者,排除中途放弃治疗和退出患者24例,最终53例患者纳入分析,S-CPR组28例、IAPP-CPR组25例。①两组患者复苏期间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冠状动脉灌注压(CPP)均呈上升趋势,以IAPP-CPR组升高更为显著。②复苏成功患者血流动力学:IAPP-CRP组复苏成功患者16例、S-CRP组13例。IAPP-CPR组复苏成功患者复苏30 min后MAP、CPP、全心射血分数(GEF)、每搏量(SV)均明显高于S-CPR组〔MAP(mmHg,1 mmHg=0.133 kPa):52.88±3.11比39.39±4.62,CPP(mmHg):36.56±6.89比29.61±6.92,GEF:0.217±0.036比0.178±0.027,SV(mL):38.43±5.25比32.92±8.28,均P<0.05〕;而两组中心静脉压(CV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复苏成功患者氧代谢:IAPP-CPR组复苏成功患者复苏30 min后心排血量(CO)、动脉血氧含量(CaO2)、氧输送(DO2)、氧消耗(VO2)均明显高于S-CPR组〔CO(L/min):2.23±0.38比1.99±0.29,CaO2(mL/L):158.0±11.8比141.4±8.2,DO2(mL/L):245.8±29.9比209.1±28.0,VO2(mL/L):138.2±24.9比112.8±18.1,均P<0.05〕。④复苏成功患者动脉血气分析:IAPP-CPR组复苏成功患者复苏30 min后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
顾彩虹刘素霞刘克喜谢永鹏王立祥
关键词:心搏骤停血流动力学氧代谢
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对全麻胃肠手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氧疗效果及预后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4
2020年
目的观察高流量氧疗(HFNC)对全麻胃肠手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氧疗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1至2019.06入住本院ICU全麻胃肠手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07例,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HFNC组57例和无创正压通气(NIV)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氧疗前、氧疗后2h、6h、12h的pH、PaO2、PaCO2,SaO2,氧合指数(PaO2/FiO2)心率(HR)、呼吸频率(RR)、腹内压(IAP)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在氧疗过程中患者舒适度、氧疗时间、再次插管率、48h肺部感染率、吻合口痿发生率、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花费,28 d病死率的差别。正态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r检验。非正态数据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分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护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在氧疗0、2h PaO2、PaCO2、PaO2/FiO2、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氧疗后6h HFNC组pH低于对照组(7.39±0.04 vs.7.42±0.03),PaO2、PaCO2、PaO2/FiO2,SpO2高于NIV组[(89.22±8.70 vs.84.99±9.76)mmHg,(41.3±3.43 vs.39.34±4.21)mmHg,(250.07±18.34 vs.237.89±19.38)mmHg,(96.14±2.19 vs.94.7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疗后12 h,HFNC组pH、PaO2、PaCO2、PaO2/FiO2、SpO2高于NIV组[(7.39±0.04 vs.7.36±0.04),(97.2±12.45 vs.93.82±12.54)mmHg,(40.84±5.22 vs.45.10±6.40)mmHg,(277.16±13.98 vs.248.86±12.81)mmHg,(98.14±1.64 vs.95.48±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FNC组在氧疗2、6、12h HR、RR、IAP均低于NI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FNC组氧疗时间少于NIV组(32.01±7.57 vs.40.88±8.89)h,再插管率低于NIV组(1.75 vs.12)%,氧疗后48 h内肺部感染率低于NIV组(8.78 vs.30)%,ICU住院时间少于NIV组,(5.61±1.73 vs.7.60±2.31)d,住院花费低于NI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22,P<0.05);结论HFNC能显著提高全麻胃肠手术后急性低氧血症患者的PaO2、PaO2/FiO2、SpO2,减少氧疗时间,降低再插管率,降低48 h内肺部感染率,对腹内压无影响,改善预后。
顾彩虹刘素霞刘克喜谢永鹏陈晓兵徐采云康秀文王婉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胃肠手术急性呼吸衰竭
经膈肌下抬挤心脏复苏法对心脏骤停兔心肌细胞Fas/FasL、Caspase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比较两种复苏方法对心搏骤停兔心肌细胞Fas、FasL、Caspase3表达及凋亡的影响,为开腹手术中发生的心跳骤停选择更合适的复苏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采用经膈肌下抬挤心脏复苏法与标准心肺复苏法(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对开腹手术中窒息致心搏骤停兔进行复苏,计算6 h存活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复苏成功6 h后心肌细胞Fas、FasL、Caspase3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经膈肌下抬挤心脏复苏组6 h存活率显著高于标准心肺复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细胞Fas、FasL、Caspase3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标准心肺复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手术发生心搏骤停时,膈肌下抬挤心脏复苏法较标准心肺复苏法复苏成功率高,可能与前者能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
王立祥顾彩虹孙鲲刘亚华马立芝郭晓东
关键词:膈肌FASLCASPASE3
死亡受体通路在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中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9年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缺血缺氧的心肌组织在恢复血液供应后,损伤加重,甚至产生更大范围的损伤;临床表现为在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梗死区血液灌流重建后,发生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等一系列病情恶化的现象。研究表明,细胞凋亡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之一,细胞凋亡加重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细胞凋亡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可由多种因素启动,但凋亡的信号转导通路却相对保守:线粒体通路为经典的内源性凋亡通路;死亡受体通路为重要的外源性凋亡通路之一,细胞表面特定的死亡受体接受胞外的死亡信号而激活细胞内的凋亡通路,启动细胞凋亡程序。笔者就死亡受体通路在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顾彩虹王立祥
关键词: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凋亡
呼气末阻断试验联合左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判断脓毒性休克并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意义
2023年
目的:评估呼气末阻断试验(end-expiratory occlusions, EEO)对左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velocity-time integral, VTI)的影响是否可以预测脓毒性休克并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1月入住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的脓毒性休克并机械通气患者60例,入组后行右侧颈内静脉或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测量中心静脉压力(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记录基线CVP,通过超声测量基线VTI,首先给予15 s呼气末阻塞,在呼气末阻塞的最后5 s期间记录VTI,取5次均值,并记录CVP、心率(heart rate, HR)、平均动脉压力(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EEO 5 min后进行容量负荷试验(VE),生理盐水500 mL于10 min中内静脉滴注,然后测量VTI,取5次均值,并记录CVP、HR、MAP。计算EEO前与EEO期间VTI变异率(ΔVTIEEO)、CVP变异率(ΔCVPEEO)、HR变异率(ΔHREEO)、MAP变异率(ΔMAPEEO),VE前后VTI变异率(ΔVTIVE)、CVP变异率(ΔCVPVE)、HR变异率(ΔHRVE)、MAP变异率(ΔMAPVE),根据ΔVTIVE上升10%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比较两组之间统计学差异,对ΔVTIEEO与ΔVTIVE、ΔCVPEEO与ΔVTIVE、ΔCVPVE与ΔVTIVE、EEO期间CVP与ΔVTIVE、VE后CVP与ΔVTIVE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ΔVTIEEO、ΔCVPEEO、ΔCVPVE、EEO期间CVP、VE后CV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EEO期间VTI变异率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意义。结果:两组患者ΔHREEO、ΔMAPEE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EO期间HR、MAP、VT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ΔCVPEEO、ΔVTIEEO、EEO期间CV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ΔHRVE、ΔMAPV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E后HR、MAP、VT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ΔVTIVE、ΔCVPVE、VE后CV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ΔVTIEEO与ΔVTIVE变化呈显著正相�
王婉谢永鹏康秀文顾彩虹郑慧刘素霞
关键词:容量反应性脓毒性休克
插入式腹部提压复苏法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插入式腹部提压复苏法(interposed abdominal pulling-press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和常规胸外心脏按压法(standar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S-CPR)对心跳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CA至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时间、血流动力学、ROSC率、24hE存率的影响,探讨插入式腹部提压复苏法的复苏机制,为发生的CA选择更合适的复苏方法提供参考。方法20例CA患者随机分为:插入式腹部提压复苏组、常规胸外心脏按压组,每组10例,所有患者都监测有创血压和中心静脉压,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后采用插入式腹部提压复苏法或常规胸外心脏按压法进行心肺复苏,观察二种复苏方法的复苏效果,对比二组患者CA至ROSC的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ROSC率及24h生存率的不同。结果①CA至ROSC时间:插入式腹部提压复苏法组显著低于常规胸外心脏按压;②CPR15min内冠脉灌注压(coronary perfusion pressure,CP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变化:插入式腹部提压复苏法组组cPP、MAP明显高于常规胸外心脏按压(P〈0.05)。③ROSC后SBP、DBP变化:插入式腹部提压复苏组明显高于常规胸外心脏按压(P〈0.05)。④ROSC率:插入式腹部提压复苏组组的ROSC率高于S—CPR组80%vs50%(P〉0.05)。⑤24h存活率:插入式腹部提压复苏组组24h存活率明显高于常规胸外心脏按压组70%vs30%(P〈0.05)。结论①插入式腹部提压复苏组较常规胸外心脏按压产生更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显著提高CPP、MAP,提高ROSC率及24h生存率;②插入式腹部提压复苏组有较高的ROSC率及24hE存率可能与其缩短CA至ROSC的时间有关。
顾彩虹石远峰王立祥刘克喜王言理
关键词:心跳骤停血流动力学心肺复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