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勇
- 作品数:19 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江苏省科委社会发展基金江苏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房粘液瘤的诊断 附13例分析
- 1989年
- 报告超声心动图诊断心房粘液瘤13例.12例经手术证实,1例超声具典型表现。肿瘤源于左房9例,右房3例,双心房1例。左房粘液瘤的体征酷似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右房粘液瘤酷似三尖瓣狭窄、右心衰竭或心包炎,每致误会。超声心动图对本病的诊断及术后随访最有价值,本组有1例术后二度复发,均据此发现而再手术。文中对心房粘液瘤的有关鉴别诊断及术后复发因素作了讨论。
- 黄宗勤顾勇周家芳
- 关键词:心房粘液瘤超声心动图肿瘤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左房粘液瘤三尖瓣
- 抗人心肌线粒体抗体在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中的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检测病毒性心肌炎 (VMC)和扩张型心肌病 (DCM)患者血清中是否有抗人心肌线粒体抗体存在及其意义。 方法 :以人心肌线粒体作抗原 ,应用免疫点印迹在 2 9例 VMC(VMC组 )、2 4例 DCM(DCM组 )、33例其它心脏病(OCD组 )及 2 0例健康献血者 (HBD组 )进行抗人心肌线粒体抗体检测 ,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其抗原分子量。 结果 :VMC组 (12例 ,41.4% ) DCM组 (10例 ,41.7% )抗人心肌线粒体抗体阳性明显高于 OCD组 (2例 ,6 .1% )及HBD(0 % ) ;2抗体阳性的 VMC和 DCM患者中有 43.8%的心肌肌钙蛋白 T升高 ,抗体阴性者为 12 .0 % (P<0 .0 5 )有显著性差异 ;3人心肌线粒体特异性抗原的分子量为 30 KD。 结论 :1在 VMC和 DCM患者血清中存在抗人心肌线粒体抗体 ,说明部分 VMC及 DCM与自身免疫有关 ,该抗体是引起心肌损伤的因素之一 ,对该抗体的检测可作为 VMC和 DCM的辅助诊断手段之一 ;2该抗体的特异性抗原可能为人心肌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
- 丁建东吴翔顾勇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抗线粒体抗体
- 冠心病患者纤溶激活系统功能改变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3
- 1994年
- 对18例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及6例正常人的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的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心肌梗塞后及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AI-1活性显着增高,tPA活性显著下降,PAI-1/tPA活性比值显着增高;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AI-1活性轻度增高,tPA活性及PAI-1/tPA活性比值变化不明显。全部受检者PAI-1与tPA活性具有显著线性负相关。提示冠心病纤溶激活功能减低,该损害可能具有冠心病不同临床类型的发病学意义。
- 吴翔祝玉成李珍顾勇邹毓斌陆雪华
- 关键词:纤溶酶原激活物冠心病
- 室性早搏临床意义探讨 附198例分析
- 1990年
- 分析198例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和心电图资料,着重验证和讨论器质性与功能性室性早搏多项心电图指标以及预测其危险性。认为判断室性早搏的意义主要取决病因和病理基础,即心肌病变的程度和心功能状况。
- 王祖权顾勇
- 关键词: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心电图指标
- 缬沙坦和卡托普利干预高血压左室心肌肥厚与血中某些活性因子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比较缬沙坦对心肌肥厚和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是否优于卡托普利 ,两者联用是否更为有益 ,并对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79例伴有左室肥厚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 ,随机分为 3组 :缬沙坦组 ,缬沙坦80~ 16 0mgqd ;卡托普利组 ,卡托普利 2 5~ 5 0mgbid ;卡托普利 +缬沙坦组 ,卡托普利 12 .5~ 2 5mgbid +缬沙坦4 0~80mgqd。治疗期为 8个月。另设正常对照组。观测室间隔厚度、左室重量指数、左室相关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晚期血流速度比 (VE/VA)、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醛固酮 (Ald)、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PⅠ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NP)等指标 ,进行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另对各治疗组每组 6例患者 ,观察上述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 各组治疗后反映心肌肥厚和纤维化以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 (P <0 .0 5 ,P <0 .0 1) ,但未达正常。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动态观察卡托普利组AngⅡ及Ald先下降 ,后出现“逃逸”现象 ,但此后血清PⅠCP、PⅢNP及超声心动图改变仍继续好转。结论 ①缬沙坦和卡托普利单用或联用均能抑制和逆转高血压心肌肥厚与纤维化 ,改善舒张功能 ;②缬沙坦组短期治疗的益处未见明显优于卡托普利 ,两者联用未见明显优势 ;
- 潘海燕朱健华顾勇钮红音吴伟民
- 关键词:卡托普利干预活性因子
- 缬沙坦和卡托普利干预高血压大鼠左室心肌纤维化及超微结构改变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比较缬沙坦和卡托普利对心肌纤维化及超微结构改变的干预作用。方法:14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25只随机分为5组:缬沙坦组(SHRv)、卡托普利组(SHRc)、卡托普利组+缬沙坦组(SHRc+v)、假治对照组(SHR_(20))和高血压基础对照组(SHR_(14))。同周龄SD大鼠5只设为正常对照组(SD_(20))。疗程为6周。处死后测算左室重量/体重比(LVM/BW)、光镜观察心肌胶原分布,测算胶原容积分数(CVF)、血管周围胶原面积/管腔面积比(PVCA/LA)和组织匀浆胶原浓度,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三个治疗组反映心肌纤维化的多项指标均较SHR_(20)和SHR_(14)组显著改善(P<0.01&0.05)。SHRv与SHR_(c+v)组的改善相似,均优于SHRc组(P<0.05),但仍差于SD_(20)组(P<0.05)。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均较SHR_(20)组显著好转。结论:缬沙坦和卡托普利均能抑制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及超微结构改变,但短期治疗不能恢复正常。缬沙坦的作用优于卡托普利,两者联用优于单用卡托普利,但并不显著优于单用缬沙坦。
- 朱健华潘海燕顾勇张天一
- 关键词:高血压卡托普利心肌纤维化
- 运动试验PTFv_1异常与超声心动图A/E的关系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3
- 1995年
- 通过对148例运动试验PTFv_1改变与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A/E关系的对照研究,了解运动试验中出现PTFv_1异常的临床意义.结果在运动试验诱发PTFv_1异常合并ST异常组(n=19)及单纯PTFv_1异常组(n=31)中,超声心动图发生A/E异常者高达94.7%及90.3%,发生率均非常显著高于运动试验正常组(n=50)(P<0.001)及单纯ST异常组(n=48)(P<0.001).提示运动诱发PTFv_1异常与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有关,可作为早期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的心电图指标.
- 顾勇俞静云祝玉成周家劳蒋金荣吴卫民
- 关键词:心电图PTFV1心室功能超声心动图
- 房间隔瘤的临床和超声心动图表现——附12例分析被引量:4
- 1992年
- 报告12例房间隔瘤的临床和超声心动图表现。二维超声取心尖四腔切面和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房间隔瘤显示房间隔中部呈局限性膨隆凸向一侧心房(9例)或随心动周期摆动于左右心房之间(3例);超声造影可更清晰显示瘤体的边缘,并有助于确定有无心房水平的分流。单纯的房间隔瘤多无症状,合并有其它心脏病变者可有相应临床表现。本组合并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二尖瓣脱垂和右上肺静脉畸形引流入右房者各1例。二维超声心动图是诊断本病最有价值的无创性技术。
- 黄宗勤瞿玲谦钮红音顾勇
- 关键词:房间隔瘤超声心动图
- 免疫点印迹法检测抗人心肌线粒体抗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 :为研究病毒性心肌炎 ( VMC)和扩张性心肌病 ( DCM)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抗人心肌线粒体抗体 ,以及对其简便有效的检测方法。方法 :以人心肌线粒体作为抗原 ,应用免疫点印迹方法对 2 9例 VMC、2 4例 DCM、3 3例其它心脏病 ( OCD)及 2 0例健康人 ( HBD)进行抗人心肌线粒体抗体检测 ,用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其抗原分子量。结果 :VMC和 DCM患者中该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 41.4%和 41.7% ,明显高于 OCD组 ( 6 .1% )和 HBD组 ( 0 % )。其心肌线粒体抗原分子量为 3 0 k D。结论 :免疫点印迹法能够有效、方便地检出病人血清中抗人心肌线粒体抗体 ,该抗体很可能为人心肌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抗体 ,在 VMC和 DCM患者中这种抗体的存在支持其发病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 ,该抗体的检测可作为 VMC和
- 吴翔丁建东顾勇祝玉成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扩张性心肌病
- 心室前向电力增大218例分析探讨被引量:1
- 1989年
- 通过对218例心室前向电力增大者的分析表明,水平面QRS环移向右前或最大向量>+90°,均有右室肥大等明确病变;而移向左前且最大向量<+90°者,无明确病变,对有心血管病症状者,考虑多由中隔支阻滞所致。QRS主体环前移与左室或右室前方游离壁传导障碍或右束支阻滞无明确关系。中隔支阻滞时水平而QRS环多呈逆钟向运行,可能由于传导延缓的加重,少数改作“8”字形或顺钟向运行,而当中隔支完全阻滞时则可无前向移位。中隔支阻滞并不增加更严重的心室内传导阻滞出现的可能性。
- 顾勇黄宗勤周家芳吴伟民
- 关键词:心电向量图心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