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栋
-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呼吸道病毒感染119例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分析老年呼吸道病毒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以及影响临床结局的可能因素。方法·共入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老年病科确诊为呼吸道病毒感染的119例住院患者(年龄≥65岁),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经过及转归,并比较治愈患者与死亡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入选患者平均年龄(85.61±7.67)岁,男性98例,女性21例;死亡病例12例。其中,流行性感冒病毒A型感染患者最多(41例)。与治愈患者比较,死亡患者年龄更大,合并细菌感染、胸部CT出现双肺炎症的比例更高(均P<0.05);在入院时实验室检查中,治愈患者与死亡患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蛋白、尿素、肌酐水平,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年龄偏大,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偏高,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偏低,肾功能不全,合并有细菌感染可能是老年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
- 黄道韦栋徐志红胡家安
- 关键词:老年人呼吸道病毒感染
- 人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概述被引量:2
- 2020年
- 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属于人冠状病毒(human coronavirus,HCoV)。为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目前紧急启用了多种检测手段。其中核酸检测为实验室诊断的金标准,而血清学检测在现阶段的意义主要在于疾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面对新发传染病,试剂盒开发初期的诊断性能尚不尽如人意。现围绕国内外已有的HCoV相关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性能参数、应用实例等进行综述,望能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实验室方法学选择及优化提供参考。
- 韩悦韦栋张东华张欣欣于德敏
- 关键词: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核酸检测
- 重组溶葡萄球菌素对烧伤创面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评估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评估重组溶葡萄球菌素对烧伤创面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收集烧伤创面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共171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临床烧伤常用药物万古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头孢西丁及磺胺甲噁唑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根据头孢西丁的MIC值区分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根据万古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磺胺甲噁唑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耐药性分析。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重组溶葡萄球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计算50%最低抑菌浓度(MIC50)和90%最低抑菌浓度(MIC90)。结果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收集的17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磺胺甲噁唑、红霉素、克林霉素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9.4%、88.3%、87.1%和0,其中MRSA有146株(占85.4%)。重组溶葡萄球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范围为0.015~0.5 U/mL,MIC50为<0.015 U/mL,MIC90为0.03 U/mL。结论重组溶葡萄球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对于临床烧伤创面感染的预防和治疗,重组溶葡萄球菌素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新药。
- 陈旭王文奎孟志民王雅邵妍妍韦栋樊宁远倪语星韩立中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抗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烧伤
- H3N2亚型流感病毒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分析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分析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检测2014年12月—2015年3月收集的呼吸道感染患者鼻拭子样本,对其中H3N2亚型流感病毒株PCR扩增后直接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其核酸序列特征及氨基酸变异情况。结果与WHO推荐2014—2015流感疫苗株参考病毒株相比,来自不同患者的14个病毒株HA1蛋白抗原决定簇均发生不同程度突变,抗原决定簇结构改变较明显的病毒株其宿主具有更高的体温和更严重的临床表现。全部14个病毒株发生HA1蛋白E190D氨基酸突变。6个病毒株NA蛋白出现1个新增糖基化位点。1个病毒株存在导致金刚烷胺耐药的M2蛋白V27A突变。全部14个病毒株PB1-F2蛋白发生I18T突变。结论 M2蛋白耐药突变的出现和PB1-F2蛋白氨基酸突变提示分离获得的H3N2流感病毒株在进化过程中曾经结合H1N1亚型流感病毒基因片段。HA1蛋白抗原决定簇突变的增加可能引发患者更强的免疫反应。
- 韦栋张博张东华王铭杰于德敏周敏时国朝张欣欣
- 关键词:甲型流感病毒H3N2亚型基因组
- 病毒性肺炎患者外周血干扰素刺激基因15 mRNA表达特征的研究
- 2021年
- 通过分析病毒性肺炎患者外周血干扰素刺激基因15(interferon stimulated gene 15,ISG15)mRNA在感染状态下的特征性表达,探究ISG15与病毒性肺炎发病机制及疾病活动性之间的可能联系,为探索特异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宿主生物标志物提供依据。本研究共收集15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住院患者(CAP组)及4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样本和临床数据。157例CAP患者中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133例,细菌性感染患者24例。采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RT-PCR)对不同病原体感染的CAP患者外周血ISG15 mRNA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同时通过体外病毒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观察病毒载量与ISG15 mRNA之间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ISG15 mRNA在部分呼吸道病毒感染组中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同健康对照组或细菌感染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ISG15 mRNA用于区分CAP组患者呼吸道病毒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达73%(P=0.002);在全部入组的CAP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中用于诊断呼吸道病毒感染ROC曲线下面积达到77.5%(P=0.03)。体外分离的PBMC经病毒感染后,ISG15 mRNA表达基本与病毒RNA复制水平呈正相关变化。本研究证实外周血ISG15 mRNA高水平表达与呼吸道病毒感染密切相关,提示外周血ISG15 mRNA可能在病毒性肺炎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韦栋陈咏妍时国朝张欣欣王颖
- 关键词:病毒性肺炎呼吸道病毒社区获得性肺炎
- 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4年
- 呼吸道病毒感染由于其高致病率及致死率,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各国的一大负担。随着近几年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H5N1、H7N9等病毒相继出现,快速诊断呼吸道病毒感染成为医务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分子诊断技术在过去十几年发展迅速,凭借出色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成为快速诊断呼吸道感染的首选手段。以核酸扩增为主的多种分子诊断技术,大大缩短了呼吸道病毒检测的时间,在许多临床实验室已逐步替代传统技术,成为病毒检测的新一代方法。
- 韦栋张欣欣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病毒性疾病分子诊断技术核酸扩增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