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霍军帅

作品数:8 被引量:132H指数: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基坑
  • 4篇基坑工程
  • 2篇坑中坑
  • 2篇坑中坑基坑
  • 2篇红砂岩
  • 2篇承压水
  • 1篇地表沉降
  • 1篇地基
  • 1篇地基加固
  • 1篇地铁
  • 1篇地铁盾构
  • 1篇地铁盾构隧道
  • 1篇地铁施工
  • 1篇地下空间
  • 1篇盾构
  • 1篇盾构隧道
  • 1篇应力
  • 1篇应力释放
  • 1篇应力释放率
  • 1篇水位降深

机构

  • 7篇同济大学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作者

  • 8篇霍军帅
  • 5篇周顺华
  • 3篇宫全美
  • 2篇陈焘
  • 1篇王炳龙
  • 1篇陈娟
  • 1篇李岩松
  • 1篇邹吉聪
  • 1篇于志强

传媒

  • 1篇岩土力学
  • 1篇华东交通大学...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都市快轨交通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EN-1土壤固化剂改良红砂岩优化路面结构静力分析计算
中铁二局拟建的四川绵阳—遂宁高速公路(绵遂高速)大量穿越红砂岩,该土质具有风化崩解、遇水软化、强度骤降的土质特性,工程性质较差,不宜作为绵遂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层的建筑材料。若按绵遂高速公路拟定的路面结构进行修建,则需要大量...
霍军帅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面结构路用性能静力分析
文献传递
复杂周边条件下异形基坑承压水抽水试验研究
以上海自然博物馆深大异形基坑为背景,为了保护周边环境,针对日益突出的承压水问题,降压前进行了承压水抽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地下连续墙插入承压含水层的深度小于承压含水层厚度的1/3时,可以忽略地下连续墙的阻隔效果;用水头...
霍军帅陈焘宫全美周顺华
关键词:基坑工程承压水
坑中坑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特性分析被引量:28
2011年
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与地铁13号线共建深大异形坑中坑基坑为背景,分析了内、外坑开挖的相互影响;通过离心模型试验对比研究了三种不同内、外坑间距下内、外坑地下连续墙的变形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基坑平面尺度效应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研究了不同外坑开挖宽度对内、外坑地下连续墙变形的影响,得出了内、外坑开挖相互影响的临界间距介于22m与24m之间,并据此确定了上海自然博物馆坑中坑基坑开挖过程中不利于基坑稳定的影响范围。
霍军帅宫全美陈娟
关键词:基坑工程坑中坑离心模型试验
基于单元体剪切面的坑中坑基坑临界间距判别方法被引量:2
2014年
坑中坑基坑的开挖包含外坑的竖向开挖卸载和内坑的侧向开挖卸载,存在着对内、外坑围护结构间"中间土体"的双向开挖应力释放问题,内、外坑开挖的相互影响又使得开挖应力释放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导致对围护结构上土压力的控制难度增加。针对坑中坑基坑的内、外坑开挖相互影响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在单元体加载试验破坏面为剪切面的基础上,提出坑中坑基坑内、外坑开挖相互影响的临界间距判别方法,建立考虑土体强度的临界间距计算公式。通过离心机试验,验证基于单元体剪切面的内、外坑开挖相互影响临界间距判别方法的适用性。
霍军帅周顺华
降水井流量调节器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施工领域,涉及一种降水井流量调节器,其包括流量控制阀(1)、水表(2)、封装箱(3)、连接器套件(4)和水管(51,52),所述的流量控制阀(1)和水表(2)连接,位于封装箱(3)内。采用本发明的装置能...
邹吉聪周顺华霍军帅李岩松
文献传递
路邦土壤固化剂固化红砂岩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路邦土壤固化剂对四川遂宁地区红砂岩进行了固化试验研究,根据不同固化剂掺入比和不同龄期时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结合施工便易性,分析了不同掺入比、龄期对红砂岩固化土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路邦土壤固化剂固化红砂岩的最优掺入比为0.014%,最优掺入比下28龄期固化土的强度约为素土强度的3.49倍。对最优掺入比下的固化土进行水稳定性试验,发现固化土的水稳系数由素土的0提高为0.87,具有了很好的水稳定性。
霍军帅于志强
关键词:红砂岩无侧限抗压强度水稳定性
复杂周边条件下异形基坑承压水抽水试验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以上海自然博物馆深大异形基坑为背景,为了保护周边环境,针对日益突出的承压水问题,降压前进行了承压水抽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地下连续墙插入承压含水层的深度小于承压含水层厚度的1/3时,可以忽略地下连续墙的阻隔效果;用水头恢复比δi表征抽水试验结束后的水位恢复情况,发现停抽10 minδi可达到10%,水位稳定时δi只能达到94.5%;单井抽水能够达到的降压效果是有限的,与降压前的承压水头埋深无关;群井的降压效果随着抽水井数量的增大而增大,但是随着承压水头埋深的加大,增加相同数量的降压井产生的效率降低。
霍军帅陈焘宫全美周顺华
关键词:基坑工程承压水降压
地铁盾构隧道下穿城际铁路地基加固方案安全性分析被引量:91
2011年
苏州某地铁盾构隧道下穿沪宁城际铁路施工时,原有铁路地基加固方案产生的沉降量不能满足高速铁路的要求,因此,结合原加固措施,采用板+桩组合结构的形式对地基进行加固。对此方案,采用二维有限元法分析不同应力释放率下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当应力释放率为30%时,盾构下穿处板+桩组合结构的沉降量为3.9mm,满足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对工后沉降的要求,但此时板+桩组合结构中的加固板将与其下方土体脱离。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高速铁路轨道结构进行静、动应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当加固板与其下部土体脱离时,在自重应力作用下,钢轨轨面的最大变形为0.582mm,满足轨道不平顺的要求;在最大列车动荷载作用下,轨道板和加固板的最大拉应力分别为0.93和1.02MPa,均小于规范中所要求的疲劳强度修正值。由此可知,在盾构隧道下穿施工时,城际铁路地基采用板+桩组合结构形式的加固方案,是能够保证运营安全的。
霍军帅王炳龙周顺华
关键词:地铁施工盾构隧道应力释放率地表沉降地基加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