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祥
- 作品数:17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胚胎7个月视网膜超微结构特点
- 2009年
- 目的探讨胚胎7个月时人视网膜组织结构和视网膜感光细胞、内核层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的发育特征。方法以胚胎7个月(27~28孕周)因外伤自愿终止妊娠的流产人胚胎2例(4只眼球)为研究对象,每只眼球于后极部定位取视网膜组织片4个,常规电镜标本处理程序后分别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人胚胎7个月视网膜分两层。外层为感光细胞层,内含大量线粒体,胞浆远端可见不完整外界膜,偶见纤毛结构,但未见感光细胞外节段。感光细胞层外侧面多见"棘突样"和"圆形"结构,散在"蘑菇状"形结构。部分感光细胞核呈分叶状,多数胞核以常染色质为主,核仁多偏心分布。外网状层疏松成网状,突触联系少见。内核层内可见胞核各异的多种细胞,部分胞核常/异染色质比例接近,核仁偏心分布。内网状层内可见细胞间电子致密带,但数量较少,未见典型的"突触结构"。神经节细胞数量稀少,部分核内异染色质多见,常染色质密度均匀,核膜清晰。神经纤维层内可见成束神经丝和较紧密排列的神经纤维。内界膜菲薄,部分结构呈节段样外观,其间散在直径为2~3μm的微孔。结论胚胎7个月时,人视网膜神经细胞结构幼稚于正常成熟期视网膜,神经细胞间功能联系不完善,提示此期人视网膜处于发育重塑的关键时期。
- 李根林刘月月张湘雷祥王津津
- 关键词:视网膜胚胎超微结构形态学
-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眼荧光素虹膜血管造影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联合检查被引量:17
- 2015年
- 糖尿病虹膜病变(DI)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血管微循环病变的主要眼部并发症。其中,DI发生发展与DR病程较长导致的视网膜缺血相关[1]。目前认为,虹膜血管造影(IFA)是观察DI的金标准[2-3],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是DR无灌注区以及新生血管检查诊断的重要手段。然而,通常FFA检查需要散大瞳孔进行,而IFA检查又不需要散瞳。所以既往IFA、FFA两种检查不能同步进行[1]。除了FFA检查应用的报道较多以外,只有一些单独使用IFA诊断虹膜新生血管的报[4,5]。IFA与FFA联合应用的报道尚少。新型海德堡眼底血管造影仪在检查中不受瞳孔限制,能同步进行IFA和FFA检查[6]。我们对一组PDR患者进行了IFA和FFA联合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李士清王志立雷祥李晓华
- 关键词: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视网膜神经细胞Bcl-2蛋白动态表达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探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新生期小牛视网膜神经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新生小牛视网膜为研究对象,传代培养视网膜神经细胞。培养细胞传至第2代,以加入CNTF和bFGF为加药组,正常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在接种后第3天加药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50μg·L-1的CNTF和bFGF,检测给药后第2天、第4天、第6天,给药组内和正常对照组内不同时间点以及两组间对应时间点Bcl-2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CNTF组Bcl-2蛋白的表达在给药后第2天、第4天、第6天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502±0.029、0.389±0.022、0.320±0.031,不同时间点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6、0.002、0.035)。bFGF组Bcl-2蛋白的表达在给药后第2天、第4天、第6天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481±0.034、0.568±0.068、0.615±0.083,不同时间点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71、0.143、0.521)。正常对照组相应时间点相应灰度值分别为0.314±0.033、0.300±0.004、0.299±0.060,不同时间点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88、0.667、0.976)。在给药后第2天、第4天,CNTF组Bcl-2蛋白的表达强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2),第6天与相应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6)。在给药后第2天、第4天、第6天,bFGF组Bcl-2蛋白的表达强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11、P=0.029)。结论 CNTF和bFGF能够促进体外培养的新生小牛视网膜神经细胞Bcl-2蛋白表达,提高细胞抗凋亡的能力。
- 雷祥张湘刘月月李根林
- 关键词: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CL-2蛋白视网膜神经细胞新生小牛
- 玻璃体后脱离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被引量:2
- 2015年
- 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发展过程、手术治疗和转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部分PVD可以加重DR的病情,完全PVD可以消除新生血管生长支架,减少玻璃体出血,增加氧气浓度,使玻璃体手术简单化等.副作用小的纤溶酶等药物玻璃体内注射可以诱导PVD,其可改变DR的转归和减少玻璃体手术并发症.
- 高永峰雷祥
- 关键词:玻璃体后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神经营养素家族因子对视网膜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8年
- 现有大量研究表明神经营养素家族因子对视网膜神经细胞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在所有家族成员中,神经生长因子能够有效保护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阻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神经生长因子与受体p75的结合,可以抑制神经节细胞的凋亡。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以防止光感受器细胞变性,增强光感受器细胞损伤后的修复。在刺激神经节细胞轴突生长和突触形成方面,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素-3及神经营养素-4/5均具有显著效应。通过对神经营养素家族因子的研究,了解其作用机制,以期能够应用于视网膜神经细胞变性及损伤性疾病的治疗中。
- 雷祥李根林
- 关键词:神经营养素视网膜神经细胞
- 红外自发荧光与相干光断层扫描在后极部脉络膜裂伤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近红外自发荧光(NIA)联合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在视网膜后极部脉络膜裂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9年2月至2014年4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确诊为视网膜后极部脉络膜裂伤11例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NIA和OCT检查,并统计FFA和NIA测量脉络膜裂伤程度结果.结果 8例视网膜后极部脉络膜裂伤未合并视网膜下出血患者FFA与NIA均能从平面显示脉络膜裂伤长度,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06,P=0.31>0.05).OCT从切面显示脉络膜裂伤及与黄斑中心凹距离.3例视网膜后极部脉络膜裂伤合并视网膜下出血患者NIA和OCT能立体评估和随访视网膜下出血位置及隆起高度的变化.NIA联合OCT检查所需时间约为FFA的35.56%,所需费用为FFA的38.64%.结论 NIA和OCT为无创性检查,两者联合能更简单和经济评估后极部脉络膜裂伤及合并视网膜下出血的患者.
- 李士清牛超王志立雷祥郭慧丽李晓华
- 关键词:眼底血管造影
- 人胚胎九个月视网膜组织超微形态学观察
- 2009年
- 目的观察人胚胎9个月时视网膜组织结构,探讨出生前期视网膜内神经元发育特征及意义。方法取因外伤自愿终止妊娠的9个月人胚胎2例4个眼球,1例孕周为35周,1例为36周。胎龄根据孕妇的末次月经及测量胚胎坐高而确定。每只眼球于后极部定位取材视网膜组织片4个,常规电子显微镜标本处理程序后进行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共观察视网膜样本8个。结果胚胎9个月时,外核层内含有5~6层感光细胞,外界膜外侧散在分布直径为2~3μm的球形膜性结构。感光细胞内节段排列紧密,其间可见含粘连小带的外界膜,内含线粒体,其外侧可见纤毛。外节段较小,其内可见少量排列欠整的盘膜结构。感光细胞为多形核,常和(或)异染色质比例接近。感光细胞轴突分支少而细,与内核层细胞间联系较少,未见典型的“突触”结构。视网膜内核层含4~5层胞体,多种胞核常和(或)异染色质密度不均,部分为分叶核,核膜清晰。内网状层内各神经细胞分枝细小,神经突起间联系较少,少见典型的“突触”结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数量较少,胞膜完整,胞浆内可见大的细胞核和粗面内质网,核膜为连续的双层膜性结构,核内以常染色质为主。视网膜内界膜为双层膜性结构,其内侧可见排列整齐的神经纤维层,表面分布直径2~3μm的微孔,其间散在4~5μm的较大孔隙。结论胚胎9个月时,人视网膜组织各层结构已经形成,但部分细胞结构和细胞联系尚未成熟,提示此期人视网膜发育仍处于发育重塑的重要时期。
- 李根林刘月月张湘雷祥
- 关键词:显微镜检查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活性的影响
- 张湘雷祥刘月月李根林
- 干燥综合征合并视神经炎七例被引量:1
- 2015年
-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慢性、进展缓慢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泪腺及唾液腺为主的外分泌腺淋巴细胞浸润和B淋巴细胞高反应性为特征,表现为口干、眼干、皮肤干燥等症状。1/3的患者可出现关节炎、雷诺现象、肺损害、淋巴瘤、神经系统损害等腺体外表现。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周围神经病变、癫痫、脊髓炎等。其中,视神经亦可受累,表现为急性视神经炎发作。目前国内外有关SS合并视神经炎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回顾分析了7例SS合并视神经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分析其临床特征和治疗预后。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范珂雷祥
- 关键词:疾病特征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视网膜神经细胞bcl-2蛋白动态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对新生小牛视网膜神经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新生小牛视网膜为研究对象,传代培养视网膜神经细胞。培养细胞传至第2代,以加入BDNF为BDNF组,不加任何药物为正常对照组。在接种后第3天BDNF组加入终浓度为50μg.L-1的BDNF,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给药后第2天、第4天、第6天BDNF组和正常对照组不同时间点以及两组间对应时间点bcl-2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BDNF组bcl-2蛋白的表达在给药后第2天、第4天、第6天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447±0.052、0.355±0.039、0.287±0.031,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第2天与第4天(t=2.788,P=0.016)、第2天与第6天(t=4.844,P=0.0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第4天与第6天(t=2.056,P=0.06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314±0.033、0.300±0.004、0.299±0.060,第2天与第4天(t=0.411,P=0.688)、第2天与第6天(t=0.441,P=0.667)、第4天与第6天(t=0.030,P=0.976)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给药后第2天,BDNF组bcl-2蛋白的表达强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22,P=0.002),第4天(t=1.645,P=0.126)、第6天(t=0.381,P=0.710)与相应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DNF能在短期内促进视网膜神经细胞bcl-2蛋白表达,提高细胞抗凋亡的能力,对延缓退行性视网膜疾病中的凋亡形成,开展视网膜神经细胞的神经保护具有一定作用。
- 雷祥张湘刘月月李根林
-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视网膜神经细胞新生小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