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雯莉
- 作品数:132 被引量:707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甲醛固定对GFP发光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绿色荧光蛋白(GFP)能够作为报告分子对活体细胞中特定基因的时空表达进行实时追踪,因此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领域。在用GFP对细胞活动进行追踪的实验中,常有无法在取样后及时对样品进行荧光观察的情况,此时需要先将样品进行固定以便对其进行观测。然而,不恰当的细胞固定方法会导致胞内GFP荧光信号强度减弱、位置改变等后果。甲醛是最常用的细胞固定剂,也常被用于固定表达GFP蛋白的细胞样品。但对甲醛固定GFP样品的报道多是针对于真核细胞,且固定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文章系统地探索了甲醛浓度、固定时间、固定缓冲液种类对两种细菌(E.coli及鱼腥蓝细菌Anabaena PCC7120)胞内GFP信号的影响。结果显示,较低浓度(≤1%)的甲醛处理2h后,细胞的荧光强度在1d后仍可保持80%以上,胞内荧光点无弥散现象发生。具有相近pH的几种常见缓冲液对荧光强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随着甲醛浓度的增加、固定时间的延长、溶液pH的增加(中性至偏碱性),细胞中的荧光强度会逐渐降低。
- 刘娣张巨源陈雯莉王莉
- 关键词:甲醛固定
- 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学》系列教材的特点及发展被引量:1
- 2022年
- 优秀教材是高水平课程教学的前提与基础。在此之前针对我国农业微生物学系列教材建设,国内外尚未有学者进行系统的总结和研究。本文对华中农业大学出版的《微生物学》系列教材的建设和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发掘和提炼老一辈微生物学家的教材建设思想,汲取其教学思想和教学改革的精华,以期为高等院校的农业微生物学教育和科研提供理论指导,为今后我国微生物学优秀教材建设工作提供借鉴。
- 陈雯莉
- 关键词:农业微生物学教学改革
- 两株异养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脱氮特性被引量:25
- 2011年
- 【目的】利用异养硝化培养基,从华中农业大学实验猪场污水中筛选得到2株具有较高脱氮效率的细菌。【方法】通过形态学特征及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了鉴定。且对菌株P2和P9降解氨氮的相关特性也作了研究。此外,将菌株单独或混合接种于猪场污水,检测其处理实际污水的脱氮效果。【结果】初步判断菌株P2为副球菌属(Paracoccus sp.),P9为申氏杆菌属(Shinella sp.)。2株细菌能在有机物存在下进行异养硝化作用,经24h培养,菌株P2和P9对氨氮的去除率可达80%左右,同时未发现亚硝酸盐、硝酸盐积累;但菌株P2,P9不能以NO 3-或NO 2-为唯一氮源发生好氧反硝化作用。菌株P2和P9异养硝化的最适碳源为丁二酸钠,最适C/N比为9,且脱氮过程中pH值从6.8到8.9一直呈上升趋势。菌株对小分子碳源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在加入小分子碳源的情况下,其对污水具有较强的脱氮能力,且这两个菌株混合施用较单独作用氨氮去除效果更好。【结论】菌株P2和P9脱氮能力较强,其在污水处理行业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潘丹黄巧云陈雯莉
- 关键词:生物脱氮异养硝化猪场污水氨氮
- 一种高吸附镉的丝状真菌淡紫拟青霉XLA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为一种高吸附镉的丝状真菌淡紫拟青霉XLA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其步骤:A、称取重金属镉含量为50mg/Kg的用于重金属修复的盆栽试验土样于加有玻璃珠的无菌水中,在恒温摇床上振荡、静置后,取上清液进行系列稀释;B、将不同...
- 陈雯莉黄巧云夏璐朱伟徐兴健张哲轶
- 文献传递
- 基于RNA生物标志物的血痕形成时间推断模型构建与验证
- 2023年
- 目的 筛选血痕中与其形成时间(time since deposition,TSD)具有相关性的RNA生物标志物并构建血痕形成时间推断模型。方法 从文献筛选12个候选RNA生物标志物(ALAS2、B2M、HBA、HBB、PPIA、ACTB、GAPDH、SPTB、SNORD24、SNORD38B、5S rRNA、18S rRNA),以let-7g-5p为内参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RCR)技术检测10名健康无关个体在7个时间节点的70份血痕样本,候选RNA生物标志物在0~180 d范围内的相对表达丰度,筛选与形成时间相关性高的RNA生物标志物,以此构建用于血痕形成时间推断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验证。结果 通过GraphPad Prism和SPSS Statistic 22软件对候选RNA生物标志物的?Cq值(?Cq=Cq_(生物标志物)–Cq_(let-7g-5p))进行正态分布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确认PPIA、ACTB、GAPDH、ALAS2、B2M、HBA、18S rRNA和HBB这8个RNA生物标志物与血痕形成时间具有相关性。根据模型构建需要,选择向后回归法分别基于8个、4个、2个RNA生物标志物构建血痕形成时间推断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通过留一法对模型进行验证,选取实验样本和案件样本对模型推断效果进行测试,确定模型平均绝对偏差(Mean absolute deviation,MAD)。结论 本研究构建和验证了用于血痕形成时间推断的基于多个RNA生物标志物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使用案件样本进行了测试,评估了模型的实战应用潜力。
- 郭顺天郑刘霞孙启凡赵一霞季安全叶健陈雯莉胡胜
- 关键词:法庭科学血痕核糖核酸
- 鱼腥蓝细菌2-酮基-肌醇脱氢酶基因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腥蓝细菌2-酮基-肌醇脱氢酶基因、该基因的克隆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鱼腥蓝细菌2-酮基-肌醇脱氢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1所示,所编码的多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
- 陈雯莉汪方奎支遥王莉张巨源
- 一株降解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的泛菌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降解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的泛菌属(Pantoea sp.)PYR16,属于微生物和环境有机污染物修复治理领域,该菌株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6227。本发明所公...
- 黄巧云陈雯莉汪豪杰汪方奎李偲胡甜杨阳
- 文献传递
- 影响PVDF膜对蛋白吸附效率的主要因素被引量:3
- 2015年
- 通过结合有抗原的PVDF膜进行亲和纯化是小规模快速获取特异性抗体的一种重要手段。该方法的关键步骤之一是将抗原蛋白有效地吸附到PVDF膜上。尽管人们广泛使用PVDF膜亲和纯化抗体,但对影响PVDF膜吸附抗原蛋白的因素至今仍缺乏系统研究。以BSA为模型蛋白,检测在不同蛋白浓度、不同孵育时间、不同溶质溶液和不同pH值的情况下,PVDF膜吸附蛋白的效率。当蛋白溶液为PBS时,1cm2 PVDF膜与2mg·mL-1 BSA溶液孵育1h可达到其最大吸附率。常见的蛋白质缓冲液组分对PVDF膜的蛋白吸附率影响不一。其中,咪唑、Tris-HCl、NaCl、KCl在广泛的浓度范围内对PVDF膜吸附蛋白没有明显影响,而较高浓度的SDS、Triton-X 100、Tween-20、乙二醇、甘油、盐酸胍、尿素等可显著降低PVDF膜对蛋白的吸附效率,在pH为6.5~9.5的Tris-HCl中,随着pH的增高而吸附效率降低。
- 袁玉琦张巨源王莉陈雯莉
- 关键词:PVDF膜蛋白吸附
- 基于微生物标记物鉴别唾液、阴道分泌物的多重荧光标记复合扩增检测体系构建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构建基于微生物标记物的荧光复合检测体系,实现对唾液斑迹、阴道分泌物斑迹的区分鉴别。方法经文献检索结合本实验室前期工作,根据特异性和丰度筛选唾液和阴道分泌物微生物标记物;制备唾液斑迹、阴道分泌物斑迹样本,提取总DNA,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构建基于微生物标记物鉴别唾液、阴道分泌物的多重荧光标记复合扩增检测体系,并使用体液斑迹样本对体系特异性、灵敏度进行检验。结果本研究筛选出5个唾液微生物标记物(微黄奈瑟氏菌Neisseria subflava、非典型韦荣氏菌Veillonella atypica、唾液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livarius、口腔链球菌Streptococcus oralis、凯托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catoniae)和3个阴道分泌物微生物标记物(卷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rispatus、加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构建了8重微生物荧光标记复合扩增检测体系,并使用140份样本对体系特异性进行验证;测试结果显示,唾液和阴道分泌物的微生物标记物特异性良好。体系对唾液斑迹检测灵敏度为0.065 ng总DNA,对阴道分泌物斑迹检测灵敏度为0.125 ng总DNA。本体系检测过程中提取的总DNA能够同时满足法医DNA检验中通过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分型进行个体识别的需求。结论本研究构建的8重微生物荧光标记复合扩增检测体系可以实现唾液和阴道分泌物斑迹样本的有效区分,为犯罪现场体液斑迹组织属性推断鉴定技术方法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 郑刘霞胡胜孙启凡郭顺天赵一霞季安全叶健陈雯莉
- 关键词:法医物证唾液阴道分泌物毛细管电泳
- 原生动物-病原菌互作与土壤健康综述
- 2023年
- 土壤健康是维持植物、动物和人类生命系统及陆地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保证。原生动物在土壤中分布广泛,可调控土壤微生物组、养分循环、污染物去除等众多生态过程,在维持土壤生态系统功能及土壤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土壤原生动物捕食及杀菌机制与哺乳动物巨噬细胞免疫机制类似,其与细菌的相互作用,尤其是与病原菌的胞内共生关系,是影响病原菌毒力、扩散传播及感染风险的重要环境选择压力。本文总结了原生动物对病原菌毒力、进化、传播扩散的影响,以及病原菌在原生动物胞内的存活和进化机制,为预防环境病原菌富集、扩散和传播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对维持土壤健康有重要意义。
- 石妮马斯琳陈雯莉黄巧云朱永官朱永官
- 关键词:土壤健康原生动物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