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龙
- 作品数:27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厦门市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卫生厅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颅内压监测及脑室引流在动脉癌破裂夹闭术后临床应用
- 龙建武陈锋龙郑巽陈金龙张弋郭之通
- 关键词:血管痉挛脑积水颅内压监测脑室外引流
- 超早期支架辅助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超早期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超早期采用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1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Hunt-Hess分级:Ⅰ-Ⅱ级7例,Ⅲ级4例,Ⅳ级2例。在动脉瘤破裂发病24 h内,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对患者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按Raymond分级标准评估术后栓塞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以及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术后1-6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恢复良好11例,术后偏瘫1例,术后出血1例;无死亡病例。随访期内,无再出血病例,复发1例行再次栓塞后2个月,DSA示动脉瘤完全栓塞。结论超早期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方法可行,可提高破裂动脉瘤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
- 龙建武陈金龙何雪阳张鸿祺郭之通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超早期治疗
- 超时间窗支架取栓治疗颈内动脉闭塞6例效果分析
- 目的探讨6例超时间窗取栓患者术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入院的6例超时间窗行支架取栓患者术后3个月肌力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合文献进行分析。6例超时间窗支架取栓患者均为一侧颈内动脉...
- 陈锋龙陈金龙龙建武张弋郭之通
- 文献传递
- 复合手术在脑动静脉畸形破裂急诊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复合手术在脑动静脉畸形破裂急诊手术的优越性、安全性及改善患者的预后性。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7月复合手术急诊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共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在复合手术室完成手术治疗,其中2例根据术前评估仅接受开颅切除术及术中脑血管造影,根据造影情况分次切除残余畸形团;4例接受动静脉畸形栓塞加开颅切除术,先行血管内介入栓塞,然后行动静脉畸形切除加脑内血肿清除;2例接受动静脉畸形栓塞,加脑室外引流术,术后分别于2周复查头颅MRA+MRV,6个月复查头颅CTA或DSA。结果术前GCS评分:≥8分5例,<8分3例;手术中判断病灶Spetzler分级:Ⅰ级1例,Ⅱ级2例,Ⅲ级3例,Ⅳ级1例,Ⅴ级1例。大部分栓塞5例(62.5%)。无手术死亡病例,未发生与造影相关并发症。无术后颅内出血、手术相关切口感染或颅内感染。随访6个月,复查DSA或CTA均证实畸形血管团完整切除6例,残余2例;术后发生偏瘫1例,失语1例;迟发性癫痫1例,脑积水1例。结论利用复合手术平台治疗脑AVM,明显节省手术时间、增加手术全切率、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社会及家庭经济负担。
- 陈金龙陈锋龙王帆郭之通
- 关键词:血管内栓塞脑动静脉畸形
- 75岁以上人群破裂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早期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 探讨75岁以上人群破裂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影响患者早期预后的重要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收集从2016年1月到2022年1月在厦门市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所有病例均超过75岁,且均行栓塞治疗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性别、体重、吸烟史、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房颤、脑血管病史、动脉瘤位置、Hunt-Hess分级、WFNSS分级、CT Fisher分级等;预后结果使用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量表,将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结局分为结局良好组(mRS评分Ⅰ~Ⅱ级)和结局不良组(mRS评分Ⅲ~V级);将上述临床资料统计学分析,筛选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统计学单因素分析,相对于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的GCS分级、WFNSS分级、Hunt-Hess分级越高,相对预后越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CS分级(OR=1.024,95%CI:0.214~4.914,P=0.976)、WFNSS分级(OR=9.021,95%CI:2.557~31.824,P=0.001)和Hunt-Hess分级(OR=6.848,95%CI:1.435~32.682,P=0.016)是预后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Hunt-Hess分级和WFNSS分级可作为神经功能恢复的重要影响因素(AUC=0.855),取最佳分界点时敏感性89.6%,特异性70.0%。结论 对于75岁以上人群破裂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近期预后,联合Hunt-Hess分级和WFNSS分级较其他因素更具评估价值,是临床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评估手段,具有更科学的临床价值。
- 陈锋龙陈金龙张弋
- 关键词:颅内破裂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
- ONYX在颌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致鼻口腔大出血的治疗体会
- 目的探讨ONYX在颅底骨折致颌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并破裂导致鼻口腔大出血栓塞的临床意义。方法 8例患者颅脑外伤致颅底骨折引起鼻口腔大出血,经鼻腔填塞后仍活动出血不止,予患者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颈外动脉及颌内动脉选择...
- 陈金龙王帆龙建武陈锋龙
- 关键词:ONYXSELDINGER技术
- 文献传递
- 巴佛洛霉素A1抑制胶质瘤迁移、侵袭及血管生成拟态的生物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研究巴佛洛霉素A1(Baflomycin A1,BAF-A1)对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讨。方法(1)利用巴佛洛霉素A1(10nmol/mL)处理胶质瘤细胞系U87和U251后,检测各组液泡-ATP酶(vacular-ATPases,V-ATPases)活性及培养液PH值,利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2)利用三维培养技术和Transwell小室观察各组细胞VM形成状态和侵袭能力。(3)采用western-blot法探究各组细胞中PI3K/AKT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使用巴佛洛霉素A1处理后,U87和U251细胞的V-ATPase活性受到抑制(P<0.05);细胞外培养液的PH值升高(P<0.05);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被抑制(P<0.05);血管生成拟态能力减弱(P<0.05)。(2)与对照组相比,使用巴佛洛霉素A1处理后,U87和U251细胞的PI3K、AKT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巴佛洛霉素A1通过抑制V-ATPase的活性来改变肿瘤的迁移、侵袭和血管生成拟态,其可能与PI3K/AKT等相关信号通路相关。
- 陈锋龙陈金龙张弋
- 关键词:胶质瘤血管生成拟态
- 轻微头颈部外伤后脑梗死12例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轻微头颈部外伤后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轻微头颈部外伤后脑梗死患者的发病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按GOS恢复标准评定治疗结果:恢复良好9例。中残2例。死亡1例。结论外伤性脑梗死是多因素;...
- 蓝佛琳郭之通张弋陈金龙何雪阳龙建武吕冲
- 关键词:外伤性脑梗死发病机制
- 文献传递
- 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及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08年
- 采用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及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共8例,7例支架成功释放于靶动脉,动脉瘤或瘘消失,并保持载瘤(瘘)动脉畅通,1例支架未能置入。术后6个月造影,除1例颈内动脉闭塞,余病例载瘤(瘘)动脉畅通。认为覆膜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及CCF的有效手段。
- 燕景锋陈金龙支兴龙张鸿祺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覆膜支架
- miR-126对人胶质瘤细胞U87和U251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 陈金龙王帆张弋郭之通龙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