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0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营口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跃国
作品数:
8
被引量:109
H指数:5
供职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朱秀安
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齐虹
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张惠蓉
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夏英杰
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8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8篇
医药卫生
主题
6篇
激光
5篇
近视
4篇
角膜
3篇
术后
3篇
磨镶术
3篇
角膜磨镶术
3篇
LASIK
2篇
低度
2篇
低度近视
2篇
眼外科
2篇
眼外科手术
2篇
原位
2篇
原位角膜磨镶...
2篇
圆锥角膜
2篇
中低度近视
2篇
手术
2篇
切开术
2篇
准分子
2篇
准分子激光
2篇
准分子激光原...
机构
8篇
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8篇
陈跃国
6篇
朱秀安
2篇
齐虹
2篇
张惠蓉
1篇
夏英杰
传媒
3篇
中国实用眼科...
2篇
眼外伤职业眼...
1篇
眼科
1篇
中华眼科杂志
1篇
眼科研究
年份
1篇
2002
1篇
1999
2篇
1998
3篇
1997
1篇
1994
共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LASIK术后继发性圆锥角膜
被引量:52
2002年
本文回顾分析了近视LASIK术后随访 1年以上的病例 16 11人 ,32 10只眼。术后形成继发性圆锥角膜的 5人 6只眼 ,占0 18%。形成圆锥角膜的时间为术后 8~ 36月 ,平均 2 2 3± 10 6月。预测 6眼LASIK术后角膜瓣下所保留的基质床厚度分别为16 0 μm、 16 2 μm、 15 9μm、 2 32 μm、 2 0 6 μm及 2 86 μm。结论 :LASIK术后继发性圆锥角膜与角膜瓣下保留基质厚度过薄有关 ,也可能与患者的角膜组织存在生物力学差异有关。
陈跃国
夏英杰
朱秀安
关键词:
近视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圆锥角膜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中低度近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997年
目的评估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中低度近视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及预测性。方法采用SCMD气动式角膜切割刀及SCHWINDKERATOM-F型准分子激光系统,对中低度近视(等值球镜-2.00D~6.00D,平均-4.61±0.98D)41例74只眼行LASIK手术,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以上。结果术后自觉症状轻微,无角膜雾状混浊及眼压升高。术后第1天即可获良好的裸眼视力,屈光度在术后1个月基本趋于稳定。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1.0者达94.6%,屈光度在±1.00D以内的达89.2%.在±0.50D以内的达62.2%,所有术眼的矫正视力均≥1.0。结论LASIK对于治疗中低度近视有很好的疗效,无明显并发症,对于远期结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陈跃国
朱秀安
吕玉环
张志红
王欣
齐虹
关键词:
近视
激光手术
眼外科手术
准分子激光
LASIK与PRK治疗中低度近视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比较LASIK及PRK治疗中低度近视的疗效。方法LASIK手术152眼,等值球镜-2.00D~-6.00D平均-4.97±0.90D;PRK手术230眼,等值球镜-1.00D~6.00D,平均-4.11±1.03D。术后随访12月以上,比较两种方法的可预测性、有效性、安全性及稳定性。结果LASIK及PRK术后12月裸眼视力≥1.0者分别达95.4%及96.5%;屈光度在±1.00D以内的分别达94.7%及94.8%;各有1眼矫正视力较术前下降超过2行以上;各有2眼及13眼眼压较术前升高超过1.07kPa。结论LASIK术和PRK治疗中、低度近视的疗效基本一致。
陈跃国
朱秀安
刘素金
关键词:
激光疗法
PRK
近视
中低度近视
LASIK
LASIK治疗近视术后光学切削区偏中心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997年
分析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光学切削区偏中心情况,探讨偏中心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在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及术后,采用计算机辅助角膜地形图分析系统对其中的155只眼进行检查,在术前后差异图上,测定光学切削区偏中心数值及方位。并分组进行比较。结果低、中度及高度近视组,术后光学切削区偏中心值分别为0.45±0.22mm及0.45±0.25mm;超高度及极高度近视组,术后光学切削区偏中心值则分别为0.61±0.27mm及0.88±0.37mm。偏中心方位各组间无明显差异,而且右眼与左眼一致,多数位于鼻上象限。结论超高度和极高度近视(屈光度>-10.00D)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光学切削区偏中心程度大于低、中度及高度近视组,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术中角膜基质透明度下降,影响术者对位及患者注视指示灯光所致。
陈跃国
朱秀安
吕玉环
关键词:
近视
激光
偏中心
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虹膜切开术后房角结构改变及眼压变化
被引量:3
1997年
对16只青紫蓝兔32只眼行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虹膜切开术,借助光镜、电镜观察术后即刻至8个月房角结构的改变。同时,临床观察术前后眼压的变化。结果显示,Nd:YAG激光虹膜切开术后,房角被纤维蛋白渗出物、组织碎屑、色素颗粒及红细胞吞噬时间推移通过房水引流即小梁滤过及细胞吞噬消化得以逐渐清除。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可能与房角小梁网机械性堵塞有关,而非激光能量直接损伤小梁网所致。
陈跃国
张惠蓉
关键词:
激光疗法
房角结构
眼压
虹膜切开术
Nd:YAG激光及其联合氩激光虹膜切开术后虹膜病理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8
1994年
对25只青紫蓝兔42只眼行激光虹膜切开术(Nd:YAG激光、氩激光及Nd:YAG激光联合氩激光虹膜切开),借助光镜、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观察比较术后即刻至8个月击射位虹膜的组织结构改变。结果表明:(1)Nd:YAG激光作用的靶组织的内部张力较组织厚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更大。(2)兔眼<200μm的Nd:YAG激光孔及<450μm的氟激光、Nd:YAG激光联合氩激光孔均在术后1周内关闭。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氩激光孔的色素上皮增殖、迁移征象更为明显。(3)氩激光热凝虹膜如不充分,基质血管扩张充血,后继Nd:YAG激光击射时有加重出血程度的可能。
陈跃国
张惠蓉
关键词:
ND:YAG激光
虹膜
眼外科手术
病理组织学
角膜地形图对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筛选的作用
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介绍用Holaday角膜地形图诊断软件(HDS)在角膜屈光性手术中对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筛选的作用。方法对1996年3月至1997年10月来我院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欲进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的1200例术前病人2400只眼行角膜地形图检查,用HDS软件进行判别,以筛选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结果共筛选出2人2眼亚临床期圆锥角膜(占0.078%)。结论HDS软件筛选亚临床期圆锥角膜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优点,为临床上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
齐虹
陈跃国
朱秀安
关键词:
角膜地形图
角膜切削术
圆锥角膜
非球面切削LASIK治疗-10D以上高度近视
被引量:15
1998年
为评估非球面切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10D以上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采用SCMD气动式角膜切割刀及SCHWINDKERATOM—F型准分子激光系统,利用Ultravision非球面切削程序对-10D以上高度近视(等值球镜-10.25~-30.00D)117例180只眼行LASIK手术,其中屈光度-10.25D~-15.00D(A组,超高度近视)78只眼,平均-12.62±1.52D;屈光度-15.50D~-30.00D(B组,极高度近视)102只眼,平均-19.18±3.38D。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以上。结果: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1.0者A、B二组分别达57.7%及25.5%,裸眼视力≥0.5者分别达94.9%及76.5%;屈光度在±1.00D以内的分别达41.0%及19.6%,在±3.00D以内的分别达83.3%及51.0%。A、B二组各有1眼(分别占1.3%及1.0%)术后3个月有黄斑出血,6个月时的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低于2行以上。结论:非球面切削LASIK手术对于矫治-10D以上高度近视有很好的疗效,影响手术安全性的主要因素为视网膜并发症。
陈跃国
朱秀安
刘素金
关键词:
非球面切削
角膜磨镶术
高度近视
LASIK
近视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