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贞芳
- 作品数:46 被引量:239H指数:9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急性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被引量:1
- 2004年
- 陈康宁丁宇陈贞芳迟路湘
- 关键词:颈动脉支架心动过缓低血压
-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133例分析被引量:22
- 2004年
- 陈康宁迟路湘丁宇陈贞芳史树贵范文辉
- 关键词:全脑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脑血管疾病股动脉穿刺神经科疾病
-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成功治疗大脑后动脉狭窄1例
- 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狭窄是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卒中和供血不足的重要原因,最常见的血管病变是动脉粥样硬化,其斑块可造成大血管狭窄和闭塞,常常好发于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经皮腔内脑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tra...
- 迟路湘范文辉史树贵陈康宁陈贞芳丁宇胡冬萍
- 关键词:支架植入术血管成形术
- 文献传递
- 匹罗卡品致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后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动态观察被引量:13
- 2007年
-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后海马细胞凋亡的发生及其与caspase-3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匹罗卡品诱发大鼠SE模型,用TUNEL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和caspase-3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未见TUNEL阳性细胞;SE后6 h,开始出现少量TUNEL阳性细胞;SE后72 h,达到高峰;SE后7 d,TUNEL阳性细胞开始减少。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可见少量caspase-3阳性表达;SE后6 h,大鼠海马caspase-3阳性表达增多,主要集中于CA1和CA3区;SE后48 h,caspase-3表达达到高峰;SE后72 h^7 d,caspase-3阳性染色细胞数开始减少;但仍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果显示caspase-3表达分布与TUNEL染色基本一致,caspase-3表达高峰早于TUNEL所示凋亡细胞出现的高峰。结论神经元凋亡参与了SE后海马神经元迟发性死亡过程并与caspase-3的激活有密切的关系。
- 张映琦廖维宏迟路湘陈康宁史树贵范文辉陈贞芳
- 关键词:癫痫持续状态海马CASPASE-3匹罗卡品凋亡
- 支架成形术治疗后循环缺血8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评价支架成形术治疗因大血管病变引起的后循环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3年3月以来开展的支架成形术治疗因大血管病变引起的后循环缺血患者的疗效及随访结果。86例患者进入研究,其中男性58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61±5岁。结果86例患者中2例为左椎动脉V3段夹层动脉瘤所致,1例为左椎动脉开口处夹层所致的狭窄,其余83例患者为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所致;2例手术失败,手术成功率97.7%。平均随访22.5±10.5个月。随访期间发生前循环脑梗死4例;后循环脑梗死3例,TIA2例,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发生率为5.95%;脑出血2例。随访期间死亡3例,占3.57%。结论支架成形术可有效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与夹层动脉瘤,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 史树贵陈康宁范文辉陈贞芳胡冬萍周燕
- 关键词:血管成形后循环缺血椎-基底动脉
-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 0 0 3年 4月至 2 0 0 4年 6月间 ,2 8例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进行了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治疗。结果 2 8例患者 ,18例为优势侧椎动脉狭窄 ,4例为双侧椎动脉狭窄 ,3例为一侧椎动脉狭窄、对侧椎动脉闭塞 ,1例为串联狭窄 ,2例为基底动脉狭窄。狭窄段位于椎动脉开口 7例 ,位于颈部椎动脉 2例 ,位于颅内段 17例。MoriA型病变 2 4例 ,B型病变 3例 ,C型病变 1例。全组技术成功率 10 0 % ,术前2 8例平均狭窄率为 81.3% ,术后残余狭窄率均 <10 % ,(P <0 .0 1)。所有病例在围手术期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本组随访 17例患者 ,时间为 6个月 ,Malek评分为 1分者 15例 ,2分者 2例。DSA脑血管造影复查 3例均未见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预防椎基底动脉系统卒中的安全、有效方法 ;
- 迟路湘史树贵陈康宁范文辉陈贞芳丁宇胡冬萍
- 关键词:椎动脉基底动脉成形术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评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血管结构被引量:24
- 2005年
- 目的:应用数字减影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方法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血管结构异常类型、好发部位,探讨其对血管病变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03-01/2004-12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临床拟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住院患者86例,全部进行数字减影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分析血管结构异常的类型、好发部位以及受累血管数目。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86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49例患者存在颈及颅内血管结构异常:单纯前循环病变10例;后循环病变39例,累及两条或两条以上血管的共20例,以椎动脉合并其他血管狭窄最为常见;其余37例造影未见血管结构异常。②不同血管受累分布情况:颈内动脉受累21例,锁骨下动脉6例,椎动脉31例,基底动脉1例,大脑后动脉4例。结论:各种类型的血管形态异常是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前庭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以椎动脉合并其他血管狭窄的复合病变发生率最高,单纯颈内动脉狭窄也比较常见。
- 罗春霞迟路湘史树贵陈康宁范文辉张艳玲陈贞芳丁宇
- 关键词:椎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
-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疗效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03年4月至2004年6月,对28例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进行了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28例患者,18例为优势侧椎动脉狭窄,4例为双侧椎动脉狭窄,3例为一侧椎动脉狭窄、对侧椎动脉闭塞,1例为串联狭窄,2例为基底动脉狭窄。狭窄段位于椎动脉开口9例,位于颈部椎动脉2例,位于颅内段17例。Mori A型病变24例,B型病变3例,C型病变1例。全组技术成功率100%,术前28例平均狭窄率为81.3%,术后残余狭窄率均<10%。所有病例在围手术期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本组随访17例患者,时间为6个月,M alek评分为1分者15例,2分者2例。其中3例经DSA脑血管造影复查均未见支架内再狭窄。结论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预防椎基底动脉系统卒中的安全和有效方法。
- 迟路湘史树贵陈康宁范文辉张临洪何国厚陈贞芳丁宇胡冬萍
- 关键词:椎动脉基底动脉成形术
- 应用SMART支架治疗颈动脉病变17例临床效果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SMART(shape memory alloy recoverable technologystent)支架治疗颈动脉病变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选择颈动脉狭窄大于 5 0 %或有内膜病变的患者 17例行SMART支架内置入治疗 ,于围手术期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并行全脑血管造影及部分行颈部超声检查。手术采用预扩与不预扩两种操作。结果 17例手术操作顺利 ,影像学评价完全成功。治疗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消失 ,残余狭窄均 <5 0 %。无症状脑梗死 1例 ,无死亡。结论 应用SMART支架内置入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安全。
- 迟路湘陈康宁史树贵范文辉张艳玲陈贞芳丁宇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血管内治疗
- 神经网络对脑梗死偏瘫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偏瘫患者接受神经网络重建仪治疗的效果。方法 2 4 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神经网络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12 0例 ,分别于治疗开始前和治疗结束时 ,按简化Fugl-Meyer评分法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 (ADL)的Barthe指数评分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神经网络治疗组患者简化Fugl-Meyer评分法和日常生活评价 (ADL)的Barthel指数评分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 (P <0 .0 0 1)。 结论 神经网络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屠永华郭彦琼张帆范文辉丁宇陈贞芳郑绘春
- 关键词:脑梗死偏瘫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