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茂华

作品数:36 被引量:26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宜昌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中医
  • 6篇细胞
  • 5篇多糖
  • 5篇通路
  • 5篇肝癌
  • 4篇多糖提取
  • 4篇珠子参
  • 4篇抗肝癌
  • 3篇蛋白
  • 3篇凋亡
  • 3篇毒性
  • 3篇OLAP系统
  • 2篇代谢
  • 2篇心肌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穴位
  • 2篇血脂
  • 2篇血脂代谢
  • 2篇医案

机构

  • 35篇三峡大学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湖北三峡职业...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 1篇湖北恒安芙林...

作者

  • 35篇陈茂华
  • 11篇陈涛
  • 10篇石孟琼
  • 7篇张继红
  • 6篇罗涛
  • 5篇周继刚
  • 4篇梁嵘
  • 4篇胡卫
  • 4篇谈发明
  • 3篇周刚
  • 3篇梅和平
  • 3篇梅君
  • 3篇杨文雁
  • 3篇周创
  • 2篇刘颜
  • 2篇汪鋆植
  • 2篇赵云
  • 2篇蔡三金
  • 2篇叶攀
  • 2篇卢训丛

传媒

  • 6篇中药药理与临...
  • 5篇时珍国医国药
  • 4篇三峡大学学报...
  • 2篇实用中医内科...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新中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河北中医药学...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巴楚医学
  • 1篇《中国中药杂...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木瓜总三萜对幽门螺杆菌诱导小鼠胃炎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22
2021年
观察木瓜总三萜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诱导小鼠胃炎保护作用,探寻其可能作用机制。将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模型制作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木瓜总三萜不同剂量(50、100 mg·kg^(-1))组和三联疗法组,另取未感染Hp 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治疗组小鼠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每日1次,连续4周。然后取血和胃组织进行血液中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角质细胞趋化因子(keratinocyte chemokines,KC)、TNF-α、IL-1β、IL-6、IL-18、IL-4、IL-10含量,胃组织中LDH、MPO、SOD、GSH-Px、CAT和MDA活性和含量及血液、胃组织和溶酶体中β-葡萄糖醛酸酶、β-半乳糖苷酶、组织蛋白酶B和D活性的检测,HE染色法观察胃组织形态学改变;实时定量PCR法测定胃组织中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Bcl-2、Bcl-xl、Bax、Bad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胃组织中TLR4、MyD88、p-IKKβ、p-IκBα、NOD样受体家族3(NOD-like receptor family 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ASC)、pro-caspase-1、caspase-1、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hioredoxin-interacting protein,TXNIP)、pro-IL-1β、pro-IL-18、Bcl-2、Bcl-xl、Bax、Bad、cytochrome C、凋亡酶激活因子(apoptotic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1,Apaf-1)、pro-caspase-9、pro-caspase-3、cleaved-caspase-9、cleaved-caspase-3、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 1,PARP-1]、cleaved-PARP-1及胞浆和胞核中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显示,木瓜总三萜可显著抑制Hp增殖,减轻胃黏膜损伤,改善淋巴细胞浸润和腺体萎缩;降低血液、胃组织中β-葡萄糖醛酸酶、β-半乳糖苷酶、组织蛋白酶B和D活性及溶酶体细胞器胞质中β-葡萄糖醛酸酶、组织蛋白酶D的活性,升高溶酶体细胞器溶酶体�
石孟琼贺君宇王晓舒恒NGWA Adeline Ngeng陈烨韬彭校张继红陈茂华
关键词:胃炎
益贞颗粒对去卵巢大鼠性激素及血脂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益贞颗粒对去卵巢大鼠性激素及血脂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进行腹腔假手术或切除双侧卵巢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雌二醇阳性对照组(1.0mg/kg)、益贞颗粒高剂量组(10.0g/kg)、益贞颗粒中剂量组(5.0g/kg)、益贞颗粒低剂量组(2.5g/kg),每天一次,连续给药8周后,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清雌二醇(E2)及孕酮(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水平;取乳腺组织,匀浆后测定乳腺组织中E2和P水平;解剖称取子宫质量,计算脏器系数.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益贞颗粒治疗组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去卵巢大鼠子宫的脏器系数、血液和乳腺组织中E2和P水平(P<0.05或P<0.01);升高血液中HDL-C水平,降低TG、TC和LDL-C水平(P<0.05或P<0.01).结论:益贞颗粒可改善大鼠因去卵巢而致雌性激素分泌不足和血脂代谢异常.
王海燕周继刚贺海波汪鋆植罗友成罗涛穆怡陈茂华
关键词:性激素血脂代谢
益贞颗粒急性毒性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以益贞颗粒对小鼠灌胃,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来评价其安全性.通过半数致死量实验分别以不同浓度的益贞颗粒对小鼠灌胃,观察7d未见小鼠死亡,无法测出半数致死量;进行最大耐受量实验,实验小鼠以益贞颗粒最大混悬浓度和可承受的最大体积1d内灌胃2次,连续观察14d,每天记录小鼠的一般状况、体质量、进食量和饮水量.14d后处死动物,观察并记录脑、心、肝、脾、肺、肾、睾丸/卵巢等主要脏器的病变情况,若肉眼可见病理变化则即刻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14d内小鼠活动正常,无1只小鼠死亡.益贞颗粒组实验小鼠的体质量、进食量和饮水量与空白对照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肉眼观察脑、心、肝、脾、肺、肾、睾丸/卵巢等主要脏器未发现有明显异常.实验小鼠灌胃益贞颗粒的量相当于成人临床日用量的93倍,说明益贞颗粒无明显毒性,临床常用量是安全可靠的.
周继刚贺海波周创王海燕罗涛陈茂华潘经媛
关键词:急性毒性试验半数致死量最大耐受量
珠子参多糖提取及抗肝癌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珠子参多糖(panax japlcus var polysaccharide,PJPS)对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效应及其机制。 方法:水提醇沉法提取珠子参粗多糖,经活性炭脱色、链霉蛋白酶-Se...
陈茂华
关键词:肝癌免疫功能VEGF表达
文献传递
地连二心颗粒对H_2O_2致小鼠成纤维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地连二心颗粒对H_2O_2致小鼠成纤维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用H_2O_2诱导L929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地连二心颗粒对L929细胞增殖的影响,荧光酶标仪和Hoechst33258染色检测地连二心颗粒对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凋亡及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的影响,比色法测定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用Griess法和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含量,比色法测定L929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L929细胞中Bcl-2、Bcl-x L和Bax、Bad蛋白表达。结果:当地连二心颗粒浓度低于100μg/ml时,无论单用地连二心颗粒还是与H_2O_2联用均对L929细胞增殖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当其浓度大于400μg/ml或与H_2O_2联用大于200μg/ml时,均对其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地连二心颗粒(25、50、100μg/ml)可抑制L929细胞凋亡,降低细胞内ROS含量;升高上清液中SOD、CAT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降低上清液中促炎因子i NOS、NO、TNF-α、IL-1β、IL-6含量,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Bcl-x L蛋白表达,下调促凋亡蛋白Bax、Bad蛋白表达,降低Caspase-3和Caspase-9的活性。结论:地连二心颗粒对H_2O_2致L929细胞氧化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它主要通过抑制损伤的L929细胞过量产生ROS,增强内源性抗氧化酶GSH-Px、SOD、CAT的活性,降低MDA含量,抑制其分泌i NOS、NO、TNF-α、IL-1β和IL-6等促炎因子,促进其分泌IL-4、IL-10抗炎因子,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Bcl-x L表达,下调促凋亡蛋白Bax、Bad蛋白表达及降低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进而提高L929细胞存活率,来发挥对受损L929细胞的保护作用。
梅和平石孟琼陈茂华梅君李浩然梅金桥张兴中罗涛
关键词:L929细胞过氧化氢氧化应激细胞因子细胞凋亡
上皮-间质转化在肝癌中的作用及中药干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简称肝癌)是常见的转移侵袭性高、耐药性强、复发及致死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HCC早期无明显特异性症状,常在中晚期或者多部位转移后才被发现,约80%的HCC患者在被诊断时已发生远端转移,因此预后较差。尽管近几十年来在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方面不断取得进步,但都不能完全解决其转移复发的问题。目前研究发现,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在增强肝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耐药性及导致肝癌不良预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靶向抑制EMT有望成为肝癌治疗的新方向。中药可通过调节EMT的诱导因子及其上游通路来抑制肝癌的转移复发和耐药。本文就EMT的调节机制及其在肝癌中的作用以及中药通过逆转EMT干预治疗肝癌的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肝癌的研究治疗积累理论资料。
张丽瑾罗梦珺陈涛陈茂华
关键词:肝癌上皮-间质转化中药
珍斛颗粒抗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珍斛颗粒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2只清洁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8只,先适应性喂养7天。低、高剂量组予珍斛颗粒按大鼠体表面积换算量药液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同容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14天。末次灌胃30 min后,麻醉各组大鼠记录Ⅱ导联心电图,模型组,低、高剂量组皮下注射ISO复制心肌缺血模型,空白组给予同容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2天,分别记录30 min和末次皮下注射ISO后12 h的心电图,观察心电图J点变化。描记心电图后,将各组大鼠从腹主动脉取血,离心后检测血清中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并取各组大鼠心尖部心肌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心肌缺血损伤程度。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注射ISO 30 min后及末次皮下注射ISO 12 h后,心电图J点位移程度显著升高(P <0.05);血清CK、CK-MB、LDH均显著增加(P <0.05)。与模型组比较,珍斛颗粒高、低剂量组注射ISO30 min后及末次皮下注射ISO12 h后心电图J点位移程度显著降低(P <0.05);血清CK、CK-MB、LDH均明显降低(P <0.05);低、高剂量组间无显著性差异。HE染色显示模型组心肌细胞明显损伤,低、高剂量组心肌细胞损伤较模型组减轻。结论:ISO可引起大鼠心电图出现缺血改变,心肌酶谱升高,导致心肌缺血损伤,珍斛颗粒对缺血心肌有明显保护作用。
叶攀杨丹蔡三金陈茂华敖杰男
关键词:心肌缺血心肌酶谱动物实验
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中医文献管理和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综述了近年来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应用于中医病案的存储和检索、古籍原文的浏览和检索、方剂的组方研究、辨证论治规律的探讨以及舌脉象标准化研究等方面。由此可见,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中医文献管理和研究中应用,是加速实现中医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陈涛李克乾陈茂华梁嵘
关键词:数据库方剂舌象脉象
金头蜈蚣多糖抗肝癌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体内、体外实验研究金头蜈蚣多糖抗肝癌的作用机制,为其抗肝癌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也为地方道地中药材的现代开发与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湖北省宜昌地区所产赤头金足多棘蜈蚣(即金头蜈蚣)为原料,提取分离得到蜈蚣多糖,并开展体内、体外实验研究。体外实验中将金头蜈蚣多糖作用于人肝癌Hep G2细胞株后,MTT法检测其对Hep G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体内实验采用小鼠H22肝癌模型,予以金头蜈蚣多糖灌胃2周后,称量小鼠的脾重、瘤重并计算抑瘤率;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IL-2、IL-10、TGF-β的表达情况。结果金头蜈蚣多糖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够抑制Hep G2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并使Hep G2细胞停留在S期。体内实验:金头蜈蚣多糖能明显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并增加脾脏重量;该药还能使荷瘤小鼠血清IL-2含量增加,而使IL-10、TGF-β含量降低。结论金头蜈蚣多糖能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并有一定的调节实验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此研究对于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及地道中药材的开发具有积极意义。
陈茂华李艳华赵云杜虎城胡卫
关键词:多糖肝癌免疫功能细胞周期
雷公藤内酯醇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完全弗氏佐剂复制AA大鼠模型,并选取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内酯醇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100,200,300μg·kg-1的雷公藤内酯醇,灌胃给药14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魏氏法检测血沉水平,观察踝关节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内酯醇组各剂量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和血沉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下降水平呈明显的剂量相关性,其中雷公藤内酯醇高剂量组(300μg·kg-1)降低最显著。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对AA具有良好治疗作用,作用机制与其下调AA大鼠外周血中1L-1β、TNF-α水平有关。
谈发明刘颜陈茂华胡卫
关键词:雷公藤内酯醇佐剂性关节炎细胞因子抗炎作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