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英
- 作品数:14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儿童血液灌流器Ⅲ度凝血影响因素分析
- 翟松会陈秀英孙小妹
- 血液净化治疗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1例
-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MAS)是由T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过度活化及增殖引起的,以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轻至重度肝功能损害,DIC及神经系统受累为特征...
- 郭妍南陈秀英董丽群陶于洪王峥
- 关键词:风湿性关节炎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儿童患者血液净化
- 文献传递
- 枸橼酸钠抗凝在脓毒症伴急性肾损伤患儿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枸橼酸钠抗凝在脓毒症伴急性肾损伤患儿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6年4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并拟行CVVH治疗的51例脓毒症伴急性肾损伤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在CVVH治疗中采用枸橼酸钠抗凝。检测不同观察时间点及滤器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清Ca^(2+)浓度。观察本组患儿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滤器凝血情况及治疗不良反应。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本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0.5h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P>0.05);治疗2、4、8h时,患儿滤器后APTT水平均显著高于滤器前,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0、-7.14、-26.11,P<0.001)。②本组患儿治疗结束后0.5h血清Ca^(2+)浓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P<0.05);治疗2、4、8h时,患儿滤器后血清Ca^(2+)浓度显著低于滤器前,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6.00、7.47、13.90,P<0.05)。③治疗后患儿血清肌酐、尿素氮及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4.10、3.16,P<0.05)。④本研究无1例患儿发生3级滤器凝血和治疗不良反应。结论枸橼酸抗凝技术在儿童CVVH治疗中能有效发挥抗凝作用,治疗不良反应小,临床使用较安全。
- 郭妍南明华陈秀英王峥
- 关键词:抗凝药肾替代疗法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 儿童血液净化进修护士带教方法及体会
- 陈秀英
- 446例儿童胃镜检查存在的特殊问题及护理对策
- 2007年
- 目的调查分析儿童胃镜检查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和临床特征及不同年龄组发生意外的情况,为护士进行胃镜检查术前后的护理提供支持和帮助。方法通过交谈了解患儿及家长的心理问题,分析不同年龄组发生意外的情况及χ2检验有无差异、儿童胃肠道疾病的临床特殊性。结果94.83%患儿及家长有焦虑和恐惧心理,各年龄组的意外情况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0,P<0.0001),≤6岁组意外发生率高于其他组,慢性腹痛儿童临床以慢性胃炎为主[1]。结论儿童胃镜检查有其特殊的护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 马桂芬彭丽娟陈秀英
- 关键词:儿童胃镜护理对策
- 护理实习生临床适应不良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采用临床实习适应不良量表便利选取8所院校的250名护理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约半数的护理实习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临床适应不良,护理教育工作者可结合相关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护理实习生临床适应不良的情况。
- 张胜华杨敏刘莉莉杨敏刘莉莉
- 关键词:护理实习生影响因素
- 结构性授权与护生临床实习适应不良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了解护生对临床实习环境的适应性与结构性授权现况,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临床学习效能条件问卷和临床实习适应不良量表对234名专科、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结构性授权得分86.38±18.09,临床实习适应不良得分97.82±18.67;两者呈正相关(r=0.561,P<0.01)。结论护生的结构性授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临床适应能力一般;有待学校与教学医院共同发力进一步提高结构性授权水平,从而提高护生对临床环境的适应性。
- 张胜华刘莉莉刘春娟杨敏陈秀英
- 关键词:护生专科本科临床环境
- 儿童血液灌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观察儿童血液灌流中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观察500例患儿1500例次在行血液灌流治疗中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原因及对策。结果共有273例次(18.20%)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压、过敏反应、灌流器凝血及术后出血,其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最高,达13.0%,经积极的对症处理,只有2例患者终止治疗,其他患者均能顺利完成。结论血液灌流治疗安全性较好,密切观察灌流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可提高灌流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 陈秀英
- 改良肝素抗凝方案在儿童血液灌流治疗中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观察改良后的肝素抗凝方案和标准肝素抗凝方案在血液灌流治疗中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为优化血液灌流治疗的抗凝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小儿肾脏科接受血液灌流治疗的23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行41例次治疗.按肝素抗凝方案不同将患儿分为标准抗凝方案组和改良抗凝方案组.标准抗凝方案组11例患儿行19例次治疗,使用标准的肝素抗凝方案,即血液灌流治疗前静脉使用首剂肝素0.5~1.0 mg/kg,于上机前5~10 min给予,继以0.2~0.5 mg·kg^(-1)·h^(-1)持续静脉输注,预计结束前30 min停止.改良抗凝方案组12例患儿行22例次治疗,实施改良后的肝素抗凝方案,即治疗开始前静脉推注肝素1 mg/kg,后不再追加.观察两组患儿治疗30、60、90 min及治疗结束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变化和两组管路、滤器凝血以及患儿出血情况,并比较治疗结束后1h两组APTT的恢复情况和血小板计数(PLT)水平.结果治疗30、60、90 min及治疗结束时两种抗凝方案均能达到抗凝效果,但改良抗凝方案较标准抗凝方案APTT值超过300 s的概率低68.8%[β=-1.166,优势比(OR)=0.312,95%可信区间(95%CI)为0.125~0.775,P=0.012],更加安全;肝素对患儿的抗凝效果不受性别(P=0.179)及年龄(P=0.821)的影响;治疗结束后1h改良抗凝方案组APTT的恢复比例明显高于标准抗凝方案组(11/22比3/19,P<0.05).两种抗凝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管路和滤器凝血,治疗结束24h内患儿均无活动性出血.结论改良后的抗凝方案能达到与标准方案相当的抗凝效果,且更安全,同时简化了操作流程,可降低血源性感染风险.
- 张胜华郭慧郭慧
- 关键词:血液灌流血液净化肝素抗凝
-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液灌流治疗中的并发症及对策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液灌流急性并发症的相关因素,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对1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在血液灌流治疗中出现的护理问题、检测指标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95%患儿出现并发症,各年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岁组发生率高于其他组。结论:血液灌流急性并发症发生率高,早发现、早处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陈秀英郑鸿
- 关键词:血液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