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浩

作品数:58 被引量:163H指数:8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内镜
  • 11篇基因
  • 10篇综合征
  • 9篇易激综合征
  • 9篇肿瘤
  • 9篇溃疡
  • 9篇肠易激
  • 9篇肠易激综合征
  • 9篇大肠
  • 7篇易感性
  • 6篇多态
  • 6篇多态性
  • 6篇消化道
  • 6篇镜检
  • 5篇幽门螺
  • 5篇幽门螺杆菌
  • 5篇预后
  • 5篇螺杆菌
  • 5篇教育
  • 5篇结肠

机构

  • 50篇温州医学院附...
  • 8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58篇陈浩
  • 36篇林李淼
  • 24篇夏宣平
  • 22篇王文星
  • 17篇薛战雄
  • 16篇张定亮
  • 14篇郑君杰
  • 8篇蒋益
  • 6篇王建嶂
  • 6篇闵小彦
  • 6篇郑波
  • 5篇陈碧红
  • 4篇李昌崇
  • 4篇胡云良
  • 4篇闫峻
  • 4篇林秀清
  • 3篇谢丽微
  • 3篇郑志强
  • 3篇周素梅
  • 3篇蔡振寨

传媒

  • 6篇实用医学杂志
  • 5篇温州医学院学...
  • 4篇胃肠病学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安徽医药
  • 2篇国际消化病杂...
  • 2篇浙江医学教育
  • 2篇2007年浙...
  • 2篇全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年份

  • 2篇2012
  • 6篇2010
  • 4篇2009
  • 21篇2008
  • 14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3
  • 2篇2001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消化道穿孔的应用
目的:探讨金属钛夹治疗急性消化道穿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2年2月至2006年7 月我院内镜检查或治疗过程中发现11例各种消化道穿孔患者,采用 Olyrnpus HX-600-135型金属钛夹,进行内镜下穿孔部位...
王文星薛战雄夏宣平林李淼陈浩蒋益张定亮
关键词:消化道穿孔手术修补
文献传递
检测p53和nm23基因表达对大肠肿瘤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通过检测大肠肿瘤中p53和nm23基因表达,探讨其在大肠肿瘤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大肠癌及57例大肠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p53和nm23基因表达,分析其免疫组化特点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p53基因在大肠癌中高表达,而在大肠腺瘤中低表达;腺瘤伴低或中级别上皮内瘤变组p53的表达阳性率25.93%(7/27)与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65.22%(15/23)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6,P<0.05);腺癌伴转移组nm23表达阳性率31.25%(5/16)与腺癌无转移组(包括腺瘤体高级男性皮内瘤变和腺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P<0.05);nm23的阳性表达率在DukeC期为70.00%(15/20),与A、B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P<0.05)。结论p53和nm23基因表达可能影响大肠癌发生发展,联合检测p53和nm23基因表达对大肠癌临床分级、分期有辅助意义;p53检测有助于大肠肿瘤早期诊断;nm23可作为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王文星夏宣平薛战雄郑志强谢丽微陈浩林李淼张定亮
关键词:大肠肿瘤大肠癌P53NM23
小肠疾病的胶囊内镜检查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 A 组52例隐源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和 B 组16例慢性腹痛腹泻患者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资料。68例患者中男44例,女24例,至少经胃镜、肠镜检查无阳性发现。并将 A 组...
夏宣平陈浩王文星
关键词:胶囊内镜检查小肠疾病慢性腹痛
文献传递
无痛胃镜在老年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无痛胃镜在老年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将45例行无痛胃镜检查(氯胺酮联合异丙酚麻醉)和50例行普通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组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以及术后感受。结果无痛胃镜组较普通胃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生命体征更平稳(P<0.01),患者术后感受明显改善(P<0.01)。结论无痛胃镜检查应用于老年患者安全、舒适、有效。
陈浩林李淼郑君杰
关键词:老年胃镜检查麻醉
短期医学留学生教育工作的体会与思考
开展留学生教育是中外医学教育交流不断深入的必然趋势。留学生教育给医学院校提供了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的良好机遇,也是医学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培养一流人才的需要。温州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于1999年开始开展留学生教育工...
陈浩李昌崇胡云良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医学教育带教老师
文献传递
利用压力-容积曲线选择呼气末正压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利用压力 容积曲线选择呼气末正压 (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肺力学、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参数的影响 ,并选择最佳PEEP范围。方法 :选择 16例确诊为ARDS患者 ,根据压力 容积曲线 ,设下拐点压力为PLIP,设上拐点压力为PUIP。分别选择PEEP为 0、PLIP/ 2、PLIP、(PLIP+PUIP) / 2和PUIP,测量肺力学、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参数的变化。结果 :当PEEP为PLIP/ 2时 ,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比 (PaO2 /FiO2 )及Cst虽然较未加用PEEP时有改善 (P <0 .0 5及P <0 .0 1) ,但尚未达到正常水平 ;当PEEP为PLIP时 ,PaO2 /FiO2 及Cst较PLIP/ 2时有显著提高 (P <0 .0 1) ,接近正常范围 ;当PEEP为PUIP时 ,PaO2 /FiO2 较(PLIP+PUIP) / 2时显著增高 (P <0 .0 1) ,但Cst较PLIP时反而有所降低 (P <0 .0 1) ,MAP下降 (P <0 .0 1) ,CVP升高 (P <0 .0 1) ,同时Pip增高 (P <0 .0 1)。结论 :ARDS患者行呼吸机治疗时 ,在PLIP~PUIP之间可有效纠正低氧血症 ,而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可获得满意疗效。
庄荣应斌宇陈浩
关键词:呼气末正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EEP压力-容积曲线
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体会与思考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了研究生教育规模跨跃式发展,在这个大环境下我校的研究生教育规模也飞速发展,在校研究生人数由2000年的8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近1600人,迫使学校将管理职能、重点由校级向二级学院下移。我们第...
胡云良李昌崇陈浩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型研究生出科考核临床实践技能研究生培养工作医德医风教育
文献传递
肝硬化患者血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itrogen oxide,NO)、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在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血中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73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其中Child-PughA、B、C级分别为27、28、18例)和4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分别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及放射免疫法检测ET-1水平。结果:肝硬化各组(Child-PugA、B、C级)血清NO、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硬化各组患者血NO、ET-1水平随肝功能恶化逐渐升高,ET-1水平在各级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O水平在A级和B、C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B级和C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NO/ET-1值较对照组升高(P<0.05)。NO/ET-1在Child-PughA、B级间及B、C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Child-PughA、C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中NO和ET-1水平可反映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对肝功能预测有重要意义。NO、ET-1在肝硬化门脉血流动力学紊乱的形成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并非唯一影响因素。
夏宣平倪莉施正超陈浩
关键词:肝硬化一氧化氮内皮素
CD44v6在大肠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CD44v6在大肠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以不同程度异型增生的大肠腺瘤(110例)、大肠癌(68例)组织为研究对象,正常大肠黏膜(30例)为对照,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测定各标本的CD44v6阳性率。结果: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的CD44v6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41%vs3%和56%vs3%,P<0.01),大肠腺瘤CD44v6阳性率与异型增生程度有关(轻度、中度、重度异型增生分别为22%、42%、67%),大肠癌CD44v6阳性率与Dukes分期、有无淋巴转移及分化程度有关。结论:CD44v6参与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可作为早期预测及转移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夏宣平周素梅陈浩王文星
关键词:肠肿瘤CD44V6预后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行为干预治疗被引量:7
2010年
背景:胃食管反流病(GERD)为临床常见病,部分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影响GERD的发病.目前关于药物联合行为干预治疗GERD的研究报道尚少。目的:评估行为干预辅助治疗GERD患者胃食管反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予埃索美拉唑20mgbid联合行为干预治疗,对照组仅予埃索美拉唑,疗程均为8周。治疗期间记录烧心、反酸、胸痛症状并分级,根据症状总体改善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59例、对照组58例患者完成治疗方案。治疗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6.3%和91.5%.对照组分别为58.6%和77.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行为干预对GERD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症状有明显疗效。
陈小燕闫峻王文星陈浩郑君杰薛战雄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行为疗法埃索美拉唑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