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洪

作品数:12 被引量:159H指数:6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电针
  • 5篇足三里
  • 5篇免疫
  • 5篇脑肠肽
  • 5篇肠肽
  • 4篇电针足三里
  • 3篇细胞
  • 2篇亚群
  • 2篇针刺
  • 2篇针刺调节
  • 2篇细胞免疫
  • 2篇细胞亚群
  • 2篇伦理
  • 2篇免疫反应
  • 2篇P物质
  • 2篇垂体
  • 1篇电针治疗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活性
  • 1篇血管活性肠肽

机构

  • 1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2篇陈洪
  • 7篇高巍
  • 6篇黄裕新
  • 6篇王庆莉
  • 4篇张洪新
  • 3篇冯军强
  • 2篇赵宁侠
  • 2篇秦明
  • 2篇高国栋
  • 2篇孙大勇
  • 2篇胡子荣
  • 1篇李维新
  • 1篇郑万松
  • 1篇金桂秋
  • 1篇曹云新
  • 1篇余霞
  • 1篇常崇旺
  • 1篇胡光荣
  • 1篇王玉

传媒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医学伦理...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卫生质量...
  • 1篇解放军医院管...

年份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5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肠肽在针刺调节免疫反应中的作用(英文)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研究电针 (EA)刺激大鼠足三里穴对神经 -内分泌 -免疫网络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足三里组、免疫抑制模型组、非经非穴组、足三里 +免疫抑制组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垂体和外周血 P物质和血管活性肠肽含量的变化 ;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 ,通过微量全血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外周血 T细胞亚群以反映细胞免疫功能 ;应用红细胞 C3b受体 -酵母菌花环试验和红细胞 - IC花环试验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 .结果 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后正常大鼠外周血的 CD4+ ,RBC- C3b RR,RBC- ICR均明显升高 (P<0 .0 1) ,CD8+无显著变化 (P>0 .0 5 ) ;脑垂体和外周血中 SP,VIP的含量增加 (P<0 .0 1) ;且 CD4+与 SP,VIP含量的变化 (r=0 .744 ,P<0 .0 5 ;r=0 .738,P<0 .0 5 ;r=0 .82 2 ,P<0 .0 5 ;r=0 .848,P<0 .0 5 ) ,CD4+ 和 RBC- C3b RR呈显著正相关 (r=0 .719,P<0 .0 5 ) .免疫抑制组大鼠 CD4+ ,RBC- C3bRR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 ,CD8+ 无显著变化 (P>0 .0 5 ) ;脑垂体和外周血中 SP,VIP的含量减少 (P<0 .0 1) .足三里 +免疫抑制组 CD4+ (P<0 .0 1) ,RBC- C3b RR(P<0 .0 1)以及脑垂体和外周血中 SP,VIP的含量 (P<0 .0 1)与免疫抑制组有差异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
高巍黄裕新陈洪曹云新王庆莉张洪新
关键词:脑肠肽电针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学免疫反应
电针足三里对大鼠ir-SP及细胞免疫的影响被引量:17
2001年
目的 研究电针 (EA)刺激大鼠足三里穴对免疫活性 P物质 (ir- SP)及细胞免疫的影响 .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足三里组、免疫抑制模型组、非经非穴组、足三里+免疫抑制组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垂体和外周血 ir- SP含量的变化 ;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 ,通过微量全血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外周血 T细胞亚群以反映细胞免疫功能 ;应用红细胞 C3b受体 -酵母菌花环试验和红细胞 - IC花环试验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 .结果 免疫抑制模型组大鼠脑垂体和外周血中 ir- SP含量、外周血的 CD4+ (P<0 .0 1) ,RBC- C3b RR(P<0 .0 5 )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CD8+ 无显著变化 (P>0 .0 5 ) ,足三里组 +免疫抑制组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 .0 5 ) .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后正常大鼠脑垂体和外周血中 ir- SP含量、外周血的 CD4+、RBC- C3b RR、RBC- ICR均明显升高 (P<0 .0 1) ,CD8+无显著变化 (P>0 .0 5 ) ,且脑垂体和外周血中 ir- SP含量与 CD4+ 、CD4+ 和 RBC- C3b RR呈显著正相关 (r=0 .744 ,P<0 .0 5 ;r=0 .738,P<0 .0 5 ;r=0 .719,P<0 .0 5 ) .非经非穴组的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 .0 5 ) .结论 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可提高正常大鼠及免疫抑制模型大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和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 ,
高巍黄裕新陈洪赵宁侠王庆莉秦明张洪新
关键词:足三里P物质免疫红细胞T细胞亚群
电针足三里对大鼠脑肠肽含量的影响及神经免疫调控作用(英文)被引量:8
2004年
背景:针刺对红细胞免疫和T细胞亚群均有正向调节作用,但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的:探讨免疫系统在针刺治疗相关疾病中的调控作用及可能的机制。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消化内科实验室。将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非经非穴组、免疫抑制组、足三里组、足三里+免疫抑制组(n=8)。干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垂体和外周血P物质放免活性(ir-SP)和血管活性肠肽放免活性(ir-VIP)含量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通过微量全血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以反映细胞免疫功能;应用红细胞C3b受体-酵母菌花环试验和红细胞-IC花环试验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的ir-SP和ir-VIP含量;T细胞亚群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足三里组大鼠外周血和脑垂体中P物质(substanceP,S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intestinalpeptide,VIP)含量犤外周血SP:(591.83±142.59)pg/L,VIP(92.05±22.11)pg/L;脑垂体SP:(47.00±9.12)pg/L,VIP(308.36±34.16)pg/L、T4(CD4+)细胞百分率犤(65.55±8.42)%犦、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犤(15.88±2.99)%犦、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犤(12.14±1.22)%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犤(569.36±8.04)pg/L,(20.45?
高巍黄裕新陈洪王庆莉
关键词:足三里脑垂体百分率RBC-C3BRR
脑肠肽在针刺调节免疫反应中的作用被引量:24
2001年
目的 :研究电针 (EA)刺激足三里穴时脑肠肽对大鼠神经 内分泌 免疫网络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足三里组、免疫抑制组、非经非穴组、足三里 +免疫抑制组。同步观察电针后某些脑肠肽及免疫功能的变化。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垂体和外周血P物质 (SP)、血管活性肠肽 (VIP)的含量 ;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以反映细胞免疫功能 ;应用红细胞C3b受体 酵母菌花环试验和红细胞 IC花环试验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 :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后大鼠外周血的CD4+ 、RBC C3bRR、RBC ICR均明显升高 (P均 <0 0 1) ,CD8+ 无显著变化 (P >0 0 5 ) ;脑垂体和外周血中SP、VIP的含量增加 (P均 <0 0 1) ;且CD4+ 与SP、VIP含量的变化 (r =0 744 ,P <0 0 5 ;r =0 738,P <0 0 5 ;r =0 82 2 ,P <0 0 5 ;r=0 848,P <0 0 5 )、CD4+ 和RBC C3bRR呈显著正相关 (r =0 719,P <0 0 5 )。非经非穴组的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在调控胃肠功能的同时可引起多种脑肠肽的变化 ,这些脑肠肽又作为调节因子 ,对全身免疫系统发生影响 ,同时免疫网络之间、调节因子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调节和制约 ,形成一个复杂、有机的网络体系 。
高巍黄裕新陈洪孙大勇王庆莉
关键词:足三里脑肠肽T淋巴细胞亚群电针治疗
关于克隆人的伦理学新思考被引量:4
2003年
陈洪余霞胡光荣冯军强
关键词:克隆人伦理学社会问题
人工神经网络诊断帕金森病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0
2003年
目的:探讨人工神经网络模拟医学专家诊断帕金森病的应用价值。方法:以人工神经网络作为诊断预测手段,将帕金森病的诊断成立与否作为实际输出,以误差反向传播网通过对样本的一般情况、危险因素、病史、症状、体征、检验结果、药物治疗情况7大类共59项特征指标进行拟合获得预测结果。结果:网络训练误差指标0.03;检测样本与专家诊断对照χ2=0.03,P>0.975;网络诊断误诊率6.4%,漏诊率8.3%,准确度92.9%。结论:人工神经网络能够模拟医学专家进行临床诊断,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帕金森病诊断方法。
常崇旺高国栋陈洪李维新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帕金森病药物治疗
浅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纠纷形成的内、外因
2000年
本文重点分析了市场经济务件下医疗纠纷形成的内因、外因。
陈洪胡子荣冯军强
关键词:医疗纠纷
计算机在军人免费医疗管理中的应用
2001年
利用计算机对军人免费医疗进行有效管理 ,可使有限的卫生经费合理支出 ,减少浪费 ,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现代化。本文详细介绍了我院正在使用的门诊免费医疗磁卡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运行环境 ,系统具有的功能与特点 。
金桂秋陈洪冯军强胡子荣郑万松
关键词:计算机管理
电针足三里对大鼠垂体和外周血中脑肠肽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1
2001年
目的 研究电针 (EA)刺激足三里穴对大鼠中枢和外周血中多种脑肠肽含量的影响及其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 ,并对其中可能的病理生理意义进行了探讨 .方法 将大鼠 2 4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非经非穴组及足三里组 ,同步观察电针后某些脑肠肽含量的变化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垂体和外周血中 P物质 (SP)、血管活性肠肽 (VIP)、β-内啡肽 (β- EP)的含量 .结果 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后大鼠脑垂体和外周血中 SP(P<0 .0 1) ,VIP(P<0 .0 1) ,β- EP(P<0 .0 1)的含量增加 ;非经非穴组的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0 .0 5 ) .中枢和外周血中各种激素的变化均呈显著正相关 (r=0 .82 8,P<0 .0 5 ;r=0 .90 7,P<0 .0 1;r=0 .85 9,P<0 .0 5 ) .同时结果显示 ,外周血中β- EP与 SP及 SP与 VIP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r=- 0 .936 ,P<0 .0 1;r=- 0 .6 2 3,P<0 .0 5 ) ;β- EP与 VIP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r=0 .783,P<0 .0 5 ) .结论 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在调控胃肠功能的同时可使脑垂体中合成和释放 SP,VIP,β- EP增多 ,从而使外周血中多种脑肠肽的含量发生变化 。
高巍黄裕新陈洪赵宁侠王庆莉秦明张洪新
关键词:电针足三里脑肠肽垂体外周血
慢性吗啡给药诱导大鼠地点偏好和被盖腹侧区酪氨酸羟化酶同步变化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药物依赖行为和酪氨酸羟化酶在成瘾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方法 :建立大鼠条件性地点偏好模型 ,使用免疫印迹法在整个成瘾过程中对腹侧被盖区和伏隔核内的酪氨酸羟化酶免疫反应性进行监测 .结果 :大鼠地点偏好和腹侧被盖区酪氨酸羟化酶水平均在实验第 3日发生剧烈变化 ,之后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 .结论 :动物成瘾行为与酪氨酸羟化酶的变化密切相关 。
陈洪高国栋
关键词:酪氨酸羟化酶吗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