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奎
- 作品数:25 被引量:99H指数:7
- 供职机构: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CT、MRI技术在肝内胆管癌诊断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探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肝内胆管癌诊断中CT联合MRI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选择2014年8月—2017年8月间在我院治疗的60例肝内胆管癌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平扫、CT增强扫面以及MRI检查,把患者进行CT检查设为乙组,把患者CT联合MRI检查设为甲组,总结甲乙两组的诊断结果。检查设为甲组,总结甲乙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乙组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特异度分别是100.0%、86.67%、50.0%,甲组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特异度分别是100.0%、100.0%、100.0%。甲组诊断的准确度大于乙组诊断的准确度,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71,P=0.003)。结论:在肝内胆管癌患者的诊断中,MRI技术同CT技术联合应用的准确度高,诊断价值很好。
- 吴锟陈希奎叶敏
- 关键词:肝内胆管癌MRICT
- 动态MRI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动态MRI扫描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影像学特点及其对女性盆低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2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组,30名产后正常女性为对照组,分别进行盆底动态MRI扫描,比较两组静态及动态MRI扫描盆底肌面积、肛提肌裂孔宽度及盆底标志线长度等参数差异。结果:研究组静态及动态MRI扫描髂尾肌、耻尾肌和耻直肌面积小于对照组,研究组动态MRI扫描髂尾肌、耻尾肌、耻直肌面积小于静态MRI扫描;研究组静态及动态MRI扫描肛提肌裂孔宽度大于对照组,研究组动态MRI扫描肛提肌裂孔宽度大于静态扫描;研究组静态及动态MRI扫描H线及M线长度大于对照组,研究组动态MRI扫描H线及M线长度大于静态扫描。结论:动态MRI扫描能够反映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盆底功能及形态变化,有助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筛选及诊断。
- 廖林森唐贵超陈希奎杨玉琼贺君建
- 关键词:动态MRI
-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护理干预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近年来,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r tomography,MSCT)技术飞速发展,其扫描速度快、时间及空间分辨率高,为冠状动脉病变无创性检查提供了新的方法。MSCT在心脏冠状动脉成像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评价支架术后再狭窄和搭桥血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检查能否成功与患者的配合有着密切的关系,检查前及检查中的正确护理可确保患者配合检查,从而成功的完成检查并获得最佳图像。
- 梁自君唐贵超陈希奎吴锟
- 关键词:128层螺旋CT护理干预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 螺旋CT靶扫描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08年
- 唐贵超贺君陈希奎廖林森
-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
- 肺结节早筛,首选低剂量螺旋CT
- 2020年
- 近年来肺癌患者越来越多。肺癌早期有一部分表现为结节(结节也可能是良性病变,恶性结节约占30%~40%),这时患者往往没有任何不适。如果在这时就能发现结节,因结节越小,治疗的手段越多,治疗的效果就越好。所以定期体检就有必要了,有相当大一部分早期肺癌患者就是在体检中被发现的。
- 陈希奎
- 关键词:早期肺癌定期体检低剂量螺旋CT恶性结节肺结节良性病变
- 128层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评价128层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60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分别进行128层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对照手术或介入栓塞治疗结果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 DSACTA共发现58例66个动脉瘤,其中52例为单个动脉瘤,4例为两个动脉瘤,2例多发动脉瘤。动脉瘤直径最小2 mm,最大30 mm。DSA检出60例68个动脉瘤,以DSA检出结果为金标准,128层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诊断符合率97.1%,2例2个小动脉瘤漏诊,漏诊率2.9%。结论 DSACTA诊断颅内动脉瘤有较高准确性,可部分取代DSA造影检查。
- 唐贵超陈希奎贺君刘丛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颅内动脉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MRI动态对比增强及DWI对脊柱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探讨MRI动态对比增强及DWI对脊柱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临床资料完整的椎体骨折患者64例,分析其MRI常规、动态对比增强及DWI成像特点。结果:良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4例(良性组),共计40个病变椎体,31个在T2WI上呈等高混杂信号,T1WI为部分低信号,9个在T2WI上呈混杂高信号,T1WI上呈低信号;Ⅰ度7个、Ⅱ度8个、Ⅲ度15个和Ⅳ度10个。恶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0例(恶性组),43个病变椎体,35个T2WI呈混杂高信号,7个呈低信号,T1WI上均呈低信号;Ⅰ度20个、Ⅱ度11个、Ⅲ度7个和Ⅳ度5个。良性组ADC值高于恶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椎体压缩性骨折动态对比增强Emax、ES显著高于良性组,而TTP低于正常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常规检查、动态对比增强及DWI成像有利于脊柱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为二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希奎唐贵超廖林森贺君
- 关键词:椎骨骨折动态对比增强弥散加权成像
- 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上拟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及DWI检查。回顾性分析60例在T2WI、T1WI、DWI、表现弥散系数(ADC)图上信号强度的变化。结果发病3h内(6例)在T2WI上呈稍高信号2例,等信号4例,T1WI上均为等信号,DWI上均为高信号,ADC图上均为明显低信号;发病4~15h(30例)在T2WI、DWI上均为稍高到高信号,在T1WI、ADC图上均为低信号;发病16。24h(12例)T2WI、DWI上均为高信号,在TIWI上11例为低信号,1例为等低信号,ADC图上,9例为低信号,3例为等低信号;发病24h上(12例)在T2WI上均为稍高信号;DWI上10例为稍高信号,2例为等信号,T1wI上10例为稍低信号,2例为等低信号,ADC图上,5例为稍低信号,3例为等信号,4例为等低信号。结论弥散加权成像能早期显示急性脑梗死的病灶,对急性脑梗死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 唐贵超陈希奎贺君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弥散脑梗死
- 做MRI检查,为什么要去除所有金属附属物
- 2020年
- MRI即为磁共振检查,现阶段,它已经成为临床检查中常用的方式之一。虽然磁共振检查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但是在做之前,医生还是会交待很多注意事项,比如去除身上所有金属附属物,这是为什么呢?MRI是一块巨大的磁铁,其周围5米内具有强大磁场,能吸引一切铁磁体。当有铁磁性的物体,如钥匙、钢笔、轮椅、氧气罐等被带入在高速运转的MRI高磁场中可能出现抛射伤害。通俗说就是各种铁磁性物体以直线路程高速飞奔向磁共振机器,砸中、切割直线上的一切物体,包括机器上的患者,最后砸上机器。
- 陈希奎
- 关键词:铁磁体磁共振
- 肝癌微血管浸润术前多层螺旋CT评估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究肝癌微血管浸润术前多层螺旋CT(MSCT)评估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18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结果检查分为微血管侵犯组和无微血管侵犯组。观察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肝炎类型、肝功能分级、甲胎蛋白(AFP)值、Edmondson Steiner分级、肿瘤大小、肿瘤边缘情况、肿瘤包膜情况、动脉期CT值、门静脉期CT值、延迟期CT值、晕征。结果根据病例结果分为微血管侵犯组58例,无微血管侵犯组6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肝炎类型、肝功能分级、AFP值、动脉期及延迟期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血管侵犯组Edmondson Steiner分级、肿瘤大小、肿瘤边缘不光滑、肿瘤无包膜、门静脉期CT值、晕征与无微血管侵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微血管浸润术前行MSCT检查能够预测肝癌微血管侵犯。
- 陈希奎贺君邢小明李雯怡吴锟
- 关键词:肝癌多层螺旋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