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云 作品数:20 被引量:114 H指数:7 供职机构: 佛山市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 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金匮肾气丸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肾阳虚证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肾阳虚证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肾阳虚证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金匮肾气丸联合穴位敷贴治疗。采用6分钟步行距离(6MWD)检测患者运动耐力情况。采用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问卷(mMRC)检测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变化。检测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检测2组治疗前后CD3^+、CD4^+、CD4^+/CD8^+的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的mMRC指数明显降低,6MWD明显升高(t=16.284、9.213、10.826、6.058,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MRC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6MW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12、2.194,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D3^+、CD4^+、CD4^+/CD8^+明显升高(t=9.780、6.178、10.544,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52、5.068、7.402,P〈0.05);2组治疗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t—11.177、24.593、13.319、12.483、6.146、15.641、9.494、5.457,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VC、MVV、FEV1%pred升高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39、9.758、3.906、6.735,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肾阳虚证型COPD稳定期的疗效确切及改善免疫功能。 陈伟云 梁炳辉 詹伟杰关键词:金匮肾气丸 肾阳虚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中药治疗化疗致呕吐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99年 恶性肿瘤病人化疗时常产生恶心呕吐的副反应,可造成营养消耗、体力下降和电解质失衡,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以致不能继续化疗,对完成治疗方案、抑制肿瘤的生长和延长患者生命是很不利的。我们在临床中辨证使用自拟止呕方,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所选... 田华琴 梁贵文 陈伟云关键词:病因学 化疗 呕吐 中医药疗法 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痰热郁肺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比较两组的疗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hs-CRP、WBC、PC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hs-CRP、WBC、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麻杏石甘汤可以提高痰热郁肺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降低hs-CRP、WBC、PCT等炎症指标水平。 邹鹏 袁康 蔡海荣 简小云 赖昕 陈伟云 江荣斌 李家春 梁炳辉 詹伟杰 王敬民关键词:加味麻杏石甘汤 社区获得性肺炎 临床疗效 炎症指标 定喘汤对哮喘发作患者TNF-α及IL-6的影响 被引量:12 2002年 目的:探讨定喘汤对哮喘发作期患者TNF-α,IL-6的影响。方法:选择哮喘发作期患者48例,观察23例对照组(常规西医疗法)、25例观察组(常规西医疗法加定喘汤)治疗前后TNF-α,IL-6的变化水平。结果:观察组哮喘缓解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哮喘发作期患者加用定喘汤治疗能明显降低TNF-α,IL-6分泌水平,缓解气道炎性反应。 简小云 黄兆祺 赖昕 陈伟云关键词:哮喘发作 哮喘 定喘汤 TNF-Α IL-6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平喘胶囊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平喘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吸入爱全乐气雾剂,治疗组在吸入爱全乐气雾剂的基础上加用平喘胶囊治疗,疗程共6个月,采用蔡氏生存质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评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生存质量总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社会活动能力评分及抑郁心理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比较变化不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平喘胶囊可通过有效治疗稳定COPD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简小云 黄兆祺 赖昕 陈伟云关键词:平喘胶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为AECOPD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纳入AECOPD患者320例,判定其中医辨证,检测降钙素原(PCT)、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肺功能、血气、白蛋白(ALB)等客观指标的水平,分析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中医证型中以痰热壅肺证(38.75%)最常见;证型分布比率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痰热壅肺证、肺肾两虚证、痰浊阻肺证、痰瘀阻肺证;痰瘀阻肺证和肺肾两虚证的FEV1/FVC(%)、FEV1Pred、PO2明显低于痰浊阻肺证和痰热壅肺证,而PCO2明显升高;痰热壅肺证PCT、WBC、hs-CRP最高;痰瘀阻肺证PLT、Fib最高;肺肾两虚证Hb、ALB最低。结论 AECOPD与血气、肺功能、炎症指标、血常规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AECOPD中医证型判定具有一定的意义。 邹鹏 蔡海荣 袁康 赖昕 陈伟云 江荣斌 李家春 简小云 梁炳辉 詹伟杰 王敬民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医证型 痰消颗粒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2013年 [目的]观察痰消颗粒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27例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扩张支气管、营养支持等治疗。祛痰颗粒组28例祛痰颗粒,10g/次,3次/d,口服。常规治疗同对照组。沐舒坦组25例沐舒坦片,30mg/次,3次/d,口服。常规治疗同对照组。三组均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气分析、肺功能及BODE评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痰消颗粒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3%。沐舒坦片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6.67%。临床疗效痰消颗粒组优于沐舒坦片组、对照组(P<0.05)。痰消颗粒组、沐舒坦片组与对照组相比,BOD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消颗粒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陈伟云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抗感染 扩张支气管 BODE评分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肺癌患者应用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治疗的临床效果 2019年 目的探讨分析肺癌患者应用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和研究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肺功能影响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第1秒呼气容积(FEV1)、FEV1百分比(FEV1%)和FEV1与肺活量(FVC)之间的比值(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肝功能损害、脱发、骨髓抑制、周围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应用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对患者的肺功能影响较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使用。 古广恩 陈伟云 钟丽兰关键词:吉西他滨 紫杉醇 肺癌 肺功能 黄芪注射液对重度COPD患者血气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重度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气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重度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2组患者均予持续中流量吸氧,生理盐水3ml+爱全乐混悬液2ml+万托林混悬液1ml雾化吸入;对照组在以上处置基础上予以常规化痰止咳、平喘、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应用黄芪注射液。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59%,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可缓解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临床使用无明显毒副作用,可广泛使用于临床。 陈伟云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黄芪注射液 动脉血气 肺功能 探析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接收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该次实验研究的时间范围为2017年7月—2019年7月,将这些患者分为中医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每组30例,中医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西药治疗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血气分析指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进行比较。结果①中医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3.30%优于西药治疗组患者66.67%,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7,P=0.010)。②中医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90.00%优于西药治疗组患者66.67%,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2,P=0.028)。③中医治疗组的相关血气分析指标优于西药治疗组患者,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4、3.006,P=0.043、0.004)。④经治疗后,中医治疗组的APACHE相关评分(4.44±1.19)分优于西药治疗组(5.97±1.23)分,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96,P=0.000)。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治疗效果良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让患者早日康复。 詹伟杰 梁炳辉 陈伟云 简小云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