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李萍

作品数:40 被引量:47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农业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天文地球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3篇土壤
  • 9篇氮肥
  • 9篇温室气体
  • 8篇菜地
  • 7篇玉米
  • 7篇N2O排放
  • 6篇农田
  • 6篇小麦
  • 5篇冬小麦
  • 5篇气候
  • 5篇气体排放
  • 5篇温室气体排放
  • 5篇硝化抑制
  • 5篇硝化抑制剂
  • 4篇施肥
  • 4篇农作
  • 4篇气候变化
  • 4篇菜地土壤
  • 3篇脲酶
  • 3篇脲酶抑制剂

机构

  • 34篇中国农业科学...
  • 18篇沈阳农业大学
  • 7篇山西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辽宁省人工影...

作者

  • 40篇郭李萍
  • 17篇谢立勇
  • 12篇李迎春
  • 7篇韩雪
  • 6篇林而达
  • 5篇郝兴宇
  • 4篇张贺
  • 4篇赵洪亮
  • 4篇林淼
  • 4篇赵迅
  • 3篇彭正萍
  • 3篇叶丹丹
  • 3篇孙雪
  • 3篇徐玉秀
  • 3篇王艳群
  • 3篇李阔
  • 3篇张璇
  • 3篇阎宏亮
  • 3篇许婧
  • 2篇毛达如

传媒

  • 10篇中国农业气象
  • 4篇中国土壤与肥...
  • 4篇中国生态农业...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农业环境保护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Agricu...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未来升温1.5℃与2.0℃背景下中国水稻产量可能变化趋势被引量:13
2021年
基于ISI-MIP的5个气候模式在4种RCP情景下模拟输出未来气候数据,筛选未来升温1.5℃和2.0℃的情景数据,依托CERES-Rice水稻模型,模拟升温1.5℃和2.0℃的背景下中国各区水稻产量变化趋势,综合分析未来气候变化特征与水稻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5℃和2.0℃升温背景下,中国平均温度相对于基准时段分别升高1.19℃和1.87℃,平均降水量相对于基准时段分别增加3.07%和6.17%。1.5℃升温背景下中国水稻单产平均减幅7.49%,减产面积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68.6%,严重减产面积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10.3%,其中华南双季稻区单产减幅最大,而东北单季稻区单产增幅最大;2.0℃升温背景下中国水稻单产平均减幅12.02%,减产面积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70.6%,严重减产面积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18.7%,其中华南双季稻区单产减幅仍然最大,而西北单季稻区单产增幅最大。
李鸣钰高西宁潘婕熊伟郭李萍林而达李阔
关键词:水稻产量
菜地土壤CO_2与N_2O排放特征及其规律被引量:11
2012年
为了解不同集约化类型菜地土壤CO2和N2O排放特征及影响因子,选取京郊20年露地老菜地(OV20)、3年菜地种植历史的露地新菜地(OV3)、3年大棚菜地(GV3),以及相邻的当地典型粮田玉米地(Maize)4个类型地块,研究了春黄瓜生育期间土壤CO2和N2O排放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春黄瓜生育期间的土壤CO2排放通量主要受土壤5 cm处温度(指数关系)和土壤水分(对数关系或二次抛物线关系)影响;期间玉米地土壤CO2平均排放通量为(346.8±56.5)mg.m-2.h-1,20年露地菜地、3年露地菜地有机肥处理、3年露地菜地配施处理、3年大棚菜地的土壤CO2平均排放通量分别是玉米地的1.38、1.21、1.39和1.56倍。2)土壤N2O排放通量与施肥活动密切相关,排放高峰都出现在氮肥施用后,并受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影响。基肥后土壤温度低(15~20℃),排放峰出现在第5 d,排放峰持续时间(长达20 d)与施肥量相关;追肥后土壤温度高(>20℃),排放高峰发生早(追肥后第3 d),但因追肥用量低,因此持续时间短(仅一周)。3)黄瓜生长期内玉米地N2O累积排放量为N(1.95±0.10)kg.hm-2,20年老菜地、3年大棚菜地和3年新菜地N2O累积排放量分别是同期大田玉米地的1.67、1.95和1.99倍。4)本实验中春黄瓜生长季菜地土壤化肥氮N2O排放系数在1.86%~4.71%之间,显著高于IPCC旱地排放缺省值1%。其中,新菜地排放系数高于老菜地,设施菜地排放系数高于露地菜地;但有机肥氮的N2O排放系数则远远低于化肥氮的排放系数,仅为0.11%。
林淼郭李萍谢立勇林佳张贺阎宏亮
关键词:温室气体菜地土壤N2OCO2
不同褐土区菜地与相邻粮田土壤性状比对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选取不同褐土区的菜地和相邻粮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取样分析相结合,研究了不同区域土壤的主要物理和化学养分性状。结果表明:各区域菜地比相邻粮田pH降低、电导率提高,而且前者的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效Fe、Mn、Cu、Zn的含量明显高于后者,主要是由于菜地施肥量明显高于粮田。各区域土壤养分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有不同程度降低。土壤有效磷变异系数最大,pH值变异系数最小。不同区域种植作物种类不同,土壤养分供应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建议根据区域土壤养分供应特征、种植目标作物产量和需肥特性,实行合理施肥,减少养分在环境中的损失。
刘洋彭正萍王艳群马阳门杰李迎春郭李萍刘淑桥门明新
关键词:菜地粮田施肥现状施肥建议
大气CO2浓度升高与氮肥互作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20年
为阐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和氮肥交互作用对C4作物玉米光合生理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利用自由大气CO2富集(FACE)平台,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施氮量[常氮180 kg(N)·hm^-2、低氮72 kg(N)·hm^-2]下比较大气CO2浓度[(400±15)μmol·mol^-1]和高CO2浓度[(550±15)μmol·mol^-1]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气CO2浓度升高使玉米苗期叶片叶绿素浓度显著(P=0.025)增加9.5%,抽雄期净光合速率显著(P=0.009)增加9.0%;低氮和常氮下,高CO2浓度使玉米各主要生育期胞间CO2浓度分别显著增加34.8%~48.5%和40.0%~49.4%,气孔导度在大口期和抽雄期分别显著下降21.6%(P=0.015)和22.1%(P=0.010),玉米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在大口期、抽雄期和灌浆期分别显著增加12.9%(P=0.002)、9.8%(P=0.019)和18.8%(P=0.001);高CO2浓度使玉米非光化学淬灭呈降低趋势、PSII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有增加趋势;相同氮水平下,高CO2浓度对玉米产量没有显著影响。2)高CO2浓度和合理施氮交互作用对玉米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增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在大口期和抽雄期,常氮+高CO2浓度处理叶绿素含量比低氮+大气CO2浓度处理增加17.3%和10.7%,高CO2浓度和合理施氮量交互作用有增加玉米产量的潜力,合理增加施氮量促进了CO2肥效的发挥。在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合理施氮对C4作物玉米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牛晓光杨荣全李明段碧华刁田田马芬郭李萍
关键词:大气CO2浓度升高玉米施氮量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
生物炭对棕壤玉米田CO_2与N_2O排放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在棕壤区玉米田开展对比试验,以当地常规施肥量为基础,以不施生物炭为对照CK,设3个生物炭施量处理,分别为C1(3000kg·hm^(-2))、C2(5000kg·hm^(-2))、C3(7000kg·hm^(-2)),均以基肥形式一次性施入,玉米播种-成熟收获期内定期测定土壤CO_2与N_2O排放量,以探讨不同生物炭施量对棕壤区玉米田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C1、C2处理的CO_2排放量小于对照CK,分别比CK减少9.9%和8.0%,但差异不显著。在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表现为拔节-开花阶段最高,达到800~1200mg·m^(-2)·h-1,苗期和成熟阶段排放最低。玉米全生育期内不同处理的CO_2排放量均与土壤5cm处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施用生物炭对土壤N_2O排放有抑制作用,且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N_2O排放与玉米氮肥施用关系密切,两个排放高峰分别出现在施入底肥和追肥之后。C1、C2、C3处理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比CK减少24.7%、35.2%、37.0%。研究表明,生物炭抑制了棕壤区土壤呼吸,从而抑制土壤CO_2与N_2O的排放,并与氮肥用量关系密切。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对CO_2排放的抑制作用减弱,而对N_2O排放的抑制作用增加。总体而言,土壤中施加生物炭对抑制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和固碳减排有积极作用,而生物炭的施用量需要综合考虑土壤条件和施肥量等多种因素。
谢立勇许婧郭李萍孙雪赵洪亮郑益旻
关键词:温室气体玉米生物炭氧化亚氮
大气氮化物的源汇及气候与环境效应被引量:20
1999年
对大气中气相氮化合物的源汇状况及其引起的气候和环境效应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综述: 分析了大气温室气体N2 O 及影响大气质量和环境的含氮化合物NOx 的源汇种类及强度;对含氮化合物在大气中的各种化学反应过程作了综合剖析;针对与农业过程密切相关的生物源- 土壤中由微生物参与的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过程与机制及其产生气相氮化物的可能路径和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详细分析; 并提出了减少排放与控制的措施和途径。
郭李萍林而达李少杰
关键词:环境效应气候变化
大气CO_(2)浓度升高和氮肥互作对玉米花后功能叶碳氮同化物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在常规大气CO_(2)浓度(aCO_(2),400±15μmol·mol^(−1))和高CO_(2)浓度(eCO_(2),550±20μmol·mol^(−1))下分别设置无氮(ZN)和施氮(CN,180kg N·hm^(−2))2个氮水平的交互处理,以夏玉米品种郑单958为供试材料开展田间试验,测定花后功能叶碳同化物(可溶性糖和淀粉、总碳)动态和氮吸收及同化物组分(硝态氮、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非溶性氮化合物细胞壁氮素和类囊体氮素、总氮)动态以及碳氮比动态的变化及玉米产量,以探究CO_(2)浓度升高和氮肥交互作用下,以玉米为代表的C4作物花后功能叶不同组分碳氮同化物质量分数及动态和产量的变化,以期为全球气候变化下玉米生理过程的变化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为玉米作物模型调参提供实证数据。结果表明:(1)本试验条件下,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夏玉米生物量及产量的作用不显著。(2)eCO_(2)下夏玉米花后功能叶主要碳同化产物(可溶性糖和淀粉)和总碳的质量分数显著(P<0.05)增加,功能叶中氮同化物中简单组分(硝态氮、游离氨基酸及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和碳氮比、地上部生物量、产量也有一定增加,但未达显著水平;而氮同化物中的结构氮组分(如细胞壁氮和类囊体氮)质量分数显著降低,总氮也有一定降低趋势,显示出后期结构氮组分合成有一定不足。(3)氮肥施用显著增加了花后功能叶碳同化物(如可溶性糖和大部分时期淀粉)及各种氮同化物的质量分数和生物量及产量,对总碳的增加作用不显著。(4)eCO_(2)下合理施用氮肥,会使地上部生物量、产量、功能叶中简单碳同化物可溶性糖、简单氮同化物指标(硝态氮、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和总碳质量分数达到较优。因此,在未来大气CO_(2)浓度升高为特征之一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氮素合成的生理调控管理对促进碳氮代谢及玉米高产优质有积极作用。
李明李迎春韩雪牛晓光马芬魏娜何雨桐郭李萍
关键词:玉米氮肥碳氮代谢
Effects of Reduced Nitrogen Fertilization and Biochar Application on CO_2 and N_2O Emissions from a Summer Maize-Winter Wheat Rotation Field in North China被引量:1
2016年
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Xinxiang, Henan 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4. Total four treatments were designed including farmers ’ common practice (F, 250 kg/hm^2), 80% F (LF, 200 kg/hm^2), 80% F+biochar (LFC) and no fertilizer (CK) to measure the dynamic emissions of CO2 and N2O from a summer maize-winter wheat field by static chamber-gas chromatography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CO2 emission was 21.8-1 022.7 mg/(m^2·h), and was mainly influenced by soil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content. During the growth of summer maize, the soil CO2 emission was mo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soil moisture con-tent; and in winter wheat growing season, it was mo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soil temperature in the top 5 cm. The LF and LFC 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soil cumulative CO2 emission, especial y during the growth of winter wheat. Fertiliza-tion and irrigation were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oil N2O emission. The soil N2O emission during the fertilization period accounted for 73.9%-74.5% and 40.5%-43.6% of the soil cumulative N2O emission during the summer maize-and winter wheat-growing season, respectively. The peak of emission fluxes was determined by fertilization amount, while the occurrence time of emission peak and emission re-duction effect were influenced by irrigation. The LF treatment reduced the soil cu-mulative N2O emission by 15.7%-16.8% and 18.1%-18.5% during the growth period of summer maize and winter wheat, respectively. Reduced nitrogen fertiliz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for reducing N2O emission in intensive high-yielding farmland. Under a suitable nitrogen level (200 kg/hm^2), the application of biochar showe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oil N2O emission in a short term. The N2O emission factors of the L and LF treatments were 0.60% and 0.56%, respectively. ln the intensive high-yield-ing farmland of North China, reducing the nitrogen application amount is an appro-priate measure to mitigat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without crop yield lo
韩雪范靖尉白晋华任寰宇李迎春刁田田郭李萍
关键词:BIOCHAR
水肥管理对稻田CH4 排放及其全球增温潜势影响的评估被引量:28
2017年
甲烷(CH_4)是主要温室气体之一,对全球增温的作用仅次于二氧化碳(CO_2)。稻田是CH_4的重要排放源,减少稻田CH_4排放对减缓气候变暖具有直接效应。为此,掌握稻田CH_4排放的规律和特征对控制和减少稻田CH_4排放尤为重要。为了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影响程度,估算稻田温室气体全球增温潜势,寻求农田减排措施,我们通过收集已发表的文献建立了稻田CH_4排放的数据库,采用析因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对稻田CH_4日排放量和全球增温潜势特征和可能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稻田CH_4日排放量和增温潜势均随土壤有机质背景含量的升高而增加,不同类型稻田CH_4日排放量大小依次为:双季稻晚稻>双季稻早稻>单季稻>稻麦轮作晚稻;晚稻田CH_4的增温潜势大于早稻田。不同肥料处理条件下,稻田CH_4日排放量表现为: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化学氮肥≈生物炭。控制灌溉水量可降低稻田CH_4的综合增温潜势,表现为:持续淹水>晒田>干湿交替>控制灌溉。研究结果说明,稻田CH_4的产生与排放过程受土壤有机质含量、肥料管理和水分管理以及轮作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应依据不同土壤条件和种植制度,适当调整肥水管理,以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其增温潜势。
谢立勇许婧郭李萍徐玉秀孙雪赵洪亮郭飞赵迅
关键词:稻田甲烷排放水肥管理栽培制度
菜地土壤施用铵态氮肥后N_2O排放来源及其动态被引量:12
2014年
氧化亚氮(N2O)是重要的农业源温室气体,菜地土壤施肥量高、施肥次数多,且肥水同期,是重要的N2O排放源.采用室内培养实验,测定在70%田间持水量条件下菜地土壤施用铵态氮肥后3周内N2O排放动态,利用不同气体抑制剂(低浓度乙炔、纯氧、纯氦、纯氧+乙炔)对N2O排放过程抑制效果各不相同的特点,经合理组合计算得出自养硝化、硝化细菌的反硝化、生物反硝化等主要过程对土壤N2O排放的相对贡献及其动态,以探索菜地土壤施用铵态氮肥后土壤N2O排放的来源及动态.结果表明,(1)在70%田间持水量条件下,菜地土壤施用铵态氮肥后2d内(48h内)的N2O排放通量最高,为314.4ng&#183;g-1&#183;d-1,到第4天时N2O排放通量已迅速降至前两天的1/6,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其排放通量不断降低.(2)自养硝化作用是菜地施用铵态氮肥后N2O排放的主要来源,施肥培养后2周内的贡献率在50%以上,2周后其贡献率降至40%左右.(3)硝化细菌的反硝化作用对N2O排放的贡献主要在施铵氮后2d内,其贡献率达44%,之后其贡献率一直保持在14%~27%.反硝化作用对N2O排放的贡献随着土壤中铵态氮含量的下降和硝态氮含量的升高而逐渐从开始时不到1%增至30%,但由于施肥培养2周后N2O的排放通量绝对数值很低(仅为施肥后2d内排放高峰的1/20),故其对N2O排放的贡献有限.土壤N2O排放通量及其来源与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施用铵态氮肥后土壤短期内呈现酸化趋势.因此,合理控制硝化作用是有效控制菜地土壤N2O排放的关键措施.
阎宏亮张璇谢立勇何翠翠任寰宇张贺范靖尉林淼郭李萍
关键词:菜地土壤铵态氮肥温室气体硝化作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