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兼善

作品数:41 被引量:12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会议论文
  • 1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7篇天文地球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8篇电离层
  • 7篇电离层暴
  • 7篇磁暴
  • 6篇赤道
  • 4篇数值模拟
  • 4篇值模拟
  • 3篇低纬
  • 3篇地球
  • 3篇中高纬
  • 3篇散射
  • 3篇同步高度区
  • 3篇高纬
  • 3篇赤道异常
  • 2篇低纬电离层
  • 2篇地磁
  • 2篇地磁活动
  • 2篇电离层闪烁
  • 2篇亚暴
  • 2篇中低纬
  • 2篇数值模拟研究

机构

  • 41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国家地震局

作者

  • 41篇郭兼善
  • 25篇尚社平
  • 25篇罗熙贵
  • 24篇史建魁
  • 22篇张满莲
  • 11篇郑红
  • 7篇张奇伟
  • 6篇刘振兴
  • 4篇武顺智
  • 4篇徐楚孚
  • 4篇章公亮
  • 3篇甄卫民
  • 2篇王作桂
  • 2篇魏奉思
  • 2篇陈传飞
  • 2篇王霄
  • 2篇王宵
  • 2篇王宵
  • 1篇蒋和荣
  • 1篇刘其俊

传媒

  • 5篇空间科学学报
  • 4篇第九届全国日...
  • 3篇天文研究与技...
  • 3篇1996年中...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科学(A...
  • 1篇地震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电波科学学报
  • 1篇全球定位系统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全国第四届遥...
  • 1篇中国空间科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13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0
  • 1篇1989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南地区电离层闪烁监测及初步统计分析被引量:35
2005年
为开展赤道区的电离层闪烁形态特性及相关物理过程的研究,空间中心海南台站建立了一套 GPS电离层闪烁监测系统.该系统是利用 Plessey GPS Builder-2 系统开发的,对软件的源码进行了修改,使其能以高采样率(50/s)同时并行记录11个通道 GPS 信号强度数据.对2003年7—12月间 L-波段电离层闪烁事件的初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电离层闪烁主要发生在日落后到午夜附近,其中9—11月较7—8月闪烁发生和结束的时间明显提前;电离层闪烁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在9—11月较其他月份明显增强,其中10月达到最大;电离层闪烁的逐日变化具有很强的随机性,闪烁的发生在秋分附近9月底到10月中旬的磁静日期间达到最大;太阳和地磁活动的增强通常会抑制电离层闪烁的发生,这种情形在秋分附近尤为明显.
尚社平史建魁郭兼善罗熙贵P.M.Kintner甄卫民武顺智张满莲王霄
关键词:电离层磁静日地磁活动台站赤道L-波段
电离层中非线性扰动的一个物理模型
<正>人造卫星在电离层中观测到了非线性扰动,如S—33卫星和Freja卫星等.特别是Freja卫星在顶部电离层中观测到场和磁场扰动的离子密度非线性扰动,其形态表现为密度隆起和下凹的孤立波.顶部电离层中的非线形扰动可对上行...
史建魁刘振兴郭兼善张满连尚社平罗熙贵
文献传递
电离层异常能否作为地震前兆的研究被引量:28
1998年
分析日本 4次地震前 5个电离层垂测站资料 ,发现地震前后震中附近夜间电离层偶发 E层的临界频率 f0 ES值多数呈下降趋势 ,少数呈增加趋势。分析国际地球物理年 ( IGY)期间多个地震震中附近电离层垂测站资料 ,得出 f0 F2 参数变异的统计特性是震前有正扰趋势。本文对震源电场影响电离层的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 。
杜品仁蒋和荣郭兼善
关键词:地震前兆电离层异常地震预报
磁暴期间中纬度电离层剖面结构变化的数值模拟被引量:8
1994年
利用电离层理论模型模拟了磁暴期间热层大气温度、成分、中性风和电场扰动对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结构,特别是峰值密度和峰值高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层大气温度变化所引起光化反应系数的改变对电离层剖面结构影响不大;热层大气成分特别是N2/O的变化能有效地引起密度剖面变化,N2增加足以使峰值密度产生所观测到的负相暴;由中性风和电场引起等离子体漂移是峰值高度hmF2变化的主要原因,但对电子密度的影响不足以抵消成分变化的效应.模拟结果进一步表明利用f0F2和hmF2参数分析中低纬电离层扰动形态及其物理机制。
张奇伟郭兼善章公亮
关键词:电离层暴数值模拟
峰年期间北京数字测高仪观测(英文)
1989年
电离层数字式测高仪DGS—256在北京海淀小牛房地区进行试验观测。本文初步分析1988—89年冬季观测的几例,说明峰年期间北京上空电离层的某些特点。 1、电离层吸收变化与太阳耀斑活动的联系。 DGS—256频高图反映的是E区、F区回波幅度的变化。1989年1月12日、13日的回波幅度变化曲线与耀斑活动相对照表明:12日0417(UT)至0500小耀斑,几乎同时回波幅度发生5—7db下降,延续时间约二小时。13日发生四次耀斑,一次较大的开始于0829(UT),结束于1223(UT) 其整个平均值(虚线所示)较12日低约8db,夜间形态差别也较大。大约从1100(UT)开始,回波幅度明显下降,并持续几个小时。这次下降滞后耀斑三小时。12日和13日吸收变化与耀斑时间差的不同,可能与耀斑在太阳面上的位置有关。 2、冬季中纬地区扩展F现象:扩展F与太阳活动高年为负相关,这是由于黑子最大值时,电离层不均匀结构多发生在F层峰值以上区域,不能在底部频高图上产生扩展效应。北京磁纬近30°,1988年11月连续两天出现中纬地区少见的扩展F。10日的一次开始于本地时间21时,延续至清晨5时;11日开始于午夜后1时,也延续至5时。其形态既不同于常见的赤道型的高程扩展;也不同于极光区型的频率扩展,而是混合型。这似乎是北京地区的一种特别形态。 3、电离层扰动演变:12?
徐楚孚陈传飞郭兼善
关键词:电离层吸收太阳活动中纬LATITUDEWINTERSOLAR
电离大气的短波反射探测技术
郭兼善郑红
关键词:大气遥感遥感数据电波反射大气探测
中高纬电离层模式的构造和对电离层暴的模拟
为了研究中、高纬地区磁暴期间电离层的扰动机理,我们从离子的连续方程和动量方程出发,着重考虑了对高纬电离层有重要影响的对流电场和极光粒子沉降电离及加热等因素的影响后,构造了一个适用于从中纬到高纬极区的电离层模式.由于电离层...
张满莲尚社平郭兼善史建魁罗熙贵
文献传递
离散和连续随机媒质的散射类似性
<正> 本文提出一个适用于统计均匀、各向同性的随机媒质体散射截面的数学模型.这个模型可用于计算大气或电离层探测雷达天线视场中的Bragg散射体的分布.数字模拟得到的结果显示了连续随机媒质体散射场的离散特性.我们由此认为填...
郭兼善尚社平张满莲罗熙贵郑红史建魁张清毅
文献传递
2000年7月扰动事件期间中高纬电离层扰动形态分析
2000年7月太阳活动剧烈,从行星际—地磁观测结果来看,7月15~16日之间一股极高速流(≈900km/s)强负磁云在共转高速流(≈700km/s)运动,引发了极为强烈的地磁暴.Dst最大达-300nT,并持续大约两个K...
尚社平郭兼善张满莲史建魁罗熙贵
文献传递
连续随机媒质散射的离散特性
<正> 本文提出一个适用于统计均匀、各向同性的随机媒质体散射截面的数学模型.这个模型可用于计算大气或电离层探测雷达天线视场中的Bragg散射体的分布.数字模拟得到的结果显示了连续随机媒质体散射场的离散特性.我们由此认为填...
郭兼善尚社平张满莲史建奎罗熙贵郑红张清毅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